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初探论文_刘青青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初探论文_刘青青

桂林市东江苗圃 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民开始追求包括感官、环境在内的精神品质的提高。因此,城市化的目标不再是满足人民基本生活诉求,而是综合各方面因素协调发展,带来人与城市的共同进步。其中,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变得愈发重要,对于社会文明、人文和环境建设起着重要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园林绿化工程,为日后的整体园林环境打下优良的基础,使得园林功能能够更好地凸显。这样将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美化城市环境。所以,本文将从施工和养护这两个方面开展探讨分析,来寻求整体绿化水平的提升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引言

完善合理的绿化建设不仅能契合城市发展方向,增强社会风貌,而且还可以结合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园林景观。这样一方面能增强当地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政府与相关企业可以加大投资与宣传力度,将当地优美的园林景观打造成旅游产业,从而带动经济繁荣发展。本文针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并探讨完善养护技术,力求有效提高园林绿化质量。

一、园林绿化的概念

如今,各种灾害频发,环境危机显现,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已经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总体布局规划,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园林绿化工程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庞大的力量。在这股力量下,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都将得到极大提升。针对园林绿化,我们具体将它分成三个阶段——设计、施工、养护。准确的设计将保证绿化建设的顺利实施。而施工与养护的执行情况也决定着最后成果能否达到最初的设计目标。

二、园林绿化工程特点

1.全局性。在理论设计和具体施工阶段,既要着眼于细节,保证施工的精准性,更要综合规划整体布局,将各方因素比如气候、供水、地形等都纳入考虑,达到绿化景观与整体环境的最大契合。再配合以科学完善的养护管理,如此才有可能使得景观展现出预期的优良效果。

2.周期长。施工完成不代表园林绿化工程就已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对景观进行修剪、清洁,并根据各种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维护。同时也要结合全局性,在景观成熟的情况下,再次考察它与整体环境是否协调统一,进行相关的移植补栽措施,

3.普遍性。为了满足人民需求或者达到吸引目的,学校、公园、小区、广场等都有绿化工程。它们普遍存在于城市各处,一方面极大地美化了城市,为人民的业余活动提供了合适的场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给后期管理维护带来不便性。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也是城市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施工管理的不足

1.施工的随意性。设计方案不够完善具体,设计者、监理和具体施工人员之间沟通交流不充分,都会导致施工的随意性,将使得最后的绿化景观无法达到设计人员预期的展示效果。

2.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目前,我国各种施工队伍大多都是临时组建,往往无法确定每个人员的专业能力,施工过程中也不够默契。这样一来既影响了项目进度,又为绿化工程最后的成果埋下了隐患。

3.此外,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也还存在着其它问题:没有考虑到绿化植物的生长条件包括气候、土质等;还有施工时间与植物生长周期之间存在的矛盾,如果单纯地为了赶工期而忽视植物生长情况,必然会造成植物无法完全发育甚至无法成活,最后得不偿失。

四、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1.做好施工准备。我们既要严格遵循城市发展方向,采用科学、前瞻的设计思想来进行方案设计,又要时刻考虑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因为植物生长受各种自然条件影响。施工前必须尽可能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结果达标。

2.严格筛选绿化植被并保证质量。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地域环境和植物自身特点来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绿化景观植物,另一方面考虑树苗本身的质量,尽量选择外形健壮,没有虫害侵扰的高质量树苗,使得绿化植物能够顺利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注意,植被质量问题将极大影响景观效果。

3.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和质量检测力度,使每一个环节都能遵循标准,保障园林绿化的高品质。

4.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严格审查,确保其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并在培训过程中进行磨合,使之更好的互相协调配合。

五、养护管理

作为整体园林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也作为城市规划中影响深远的一部分,园林绿化,不容忽视。其中,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种种不足,这是一项复杂、费时、细节多的长远工程。需要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综合各方面因素提高养护技术,以此来加强园林景观工程的总体质量。

1.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

(1)结合当地气候温度,适时适量浇水,保证苗木栽种之后能够正常生长。

(2)合理定期施肥。在充分了解植物习性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植物,保证其不同的营养需求。其中,要注意土壤结构对施肥效果的影响,在树木生长周期的不同时间内,其对具体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不同植物应该制定各自适宜的追肥计划。

(3)定期修剪除草。针对不同的植被如乔木、灌木、花卉、绿篱、草坪等,采用正确合理的修剪方法。修剪不只是控制植被的造型,保持绿化工程的观赏性,还是一种良好的保养方法。在修剪过程中,去掉不协调的部分还在其次,更主要还在于剪掉坏死的、折断的、有病虫害的部分,促进其自我更新,增强植物的生命力。此外,作为城市景观,如果毫无节制的生长,必然会影响到人民的正常出行,并对一些安全设备造成遮挡,所以也需要定期修剪。

(4)注意防治各种植物疾病、虫害。首先,我们要确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方面,在绿化工程之初引进景观苗木时,便要严格筛选苗木质量,加强虫害检查,将有病、有虫的植物及时清理掉,避免病害、虫害蔓延;另一方面,在后续养护过程中,可以综合生物、化学、物理等多方面手段进行治理。除此之外,景观植物的种类越丰富,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会越强。

(5)注意防寒,避免景观植被被冻死,否则会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损失。在冬季严寒时期,将草绳或者其它保温材料缠绕在数目的主干部位,会起到很好的抗旱保暖作用,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防冻液或者喷洒有关化学试剂。如果有大雪,要注意及时清理积雪,以免压坏树木,破坏造型。

2.管理方法

(1)首先要保证充足的养护经费以及合理使用经费。

(2)关于经费的使用,可以采取包干下发的方法。将绿化工程合理分区,对具体各区域的养护工作进行支出预估,然后签订管理责任书,将养护任务分配到各绿化大队,在此基础下发经费。定期对养护工作进行考察,如果综合效果长期不达标,有必要终止承包合作。

(3)当绿化大队承担养护任务之后,要进行更加细致地任务划分,将辖区内的养护工作责任到人,除了需要制定日常考勤记录,还需要实地考察养护工作的效果,并按此确定工作人员具体酬劳,制定的统一的管理制度和一定的惩罚措施,保证不留一丝疏漏。

(4)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通报处理。将养护管理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范围之内,确保经费的正常使用,落实养护管理责任与效果。

(5)接受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广泛听取意见,使他们也参与到绿化工程的养护工作中来。并加大宣传,提高人民环保意识,减少人为的对园林工程的破坏行为。

(6)结合信息化新技术,使得可以时刻监控园林绿化情况。同时运用机械化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更多地开展养护工作。

六、目前养护工作的不足

1.政府和相关企业不够重视绿化景观的保养维护,则随着植被的生长,终会打破与城市的协调,无法再展示出应有的景观效果。

2.经费不足,则无法正常对园林绿化进行养护,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无法体现城市特色与价值,会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3.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先进、有效的养护技术。

七、结束语

优秀的园林绿化工程意义非凡,这是政府、社会以及人民的共同需求。我们需要提高施工和养护水平,科学合理的进行高品质的园林绿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佳金.浅谈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J].现代园艺,2019,(05):189-190.

[2]周志亮.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24):25-26.

[3]陈广银,吴洁.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04):180-181.

[4]黄子惠.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147.

作者简介:刘青青(1985-03-),女,汉族,广西桂林市人,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工程与养护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刘青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初探论文_刘青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