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栏:慈善家:尽力而为,尽力而为_慈善论文

第4栏:慈善家:尽力而为,尽力而为_慈善论文

专栏4:慈善者:尽善且尽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慈善论文,专栏论文,尽善论文,尽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几年,慈善这个词越来越时尚,它就像橱窗里闪耀的施华洛世奇水晶,光彩夺目、价格不菲,且由里到外散发着纯正的“洋”味。

谈到什么是慈善,卡耐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绝对是最佳注解;谈到慈善先锋,比尔·盖茨、巴菲特当仁不让地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谈到如何行善,那就要像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富翁那样,衣着靓丽地参加各个慈善晚宴,在闪烁不停的镁光灯中亮出自己的巨额支票。

然而,如此舶来、高调,真的是慈善的全部吗?

答案当然是不!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我们对于外面的世界看得越来越清楚,而对于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血脉未断的自己,却看得越来越模糊了。想一想,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怎能没有慈善的足迹?

中国的慈善文化脱胎于老子的“上善若水”,发育于孟子的“兼善天下”,茁壮于佛家的“慈悲为怀”,正是这三种文化基因的交汇通融,才形成了内敛、含蓄的中国慈善之风。在这种风潮引领下的中国传统慈善,毫无功利之心,尽显仁爱本色。

曾经帮助越王勾践复国雪耻的政治家范蠡,千百年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他还是一位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成功的商人,散尽家财救助贫苦的善人,这一点恐怕鲜有人知。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描述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也就是说范蠡在十九年间三次获得千金之富,但又三次把这些钱财接济给他周围的穷朋友与困难兄弟。秉笔直书的司马迁用“富行其德”来称颂范蠡,足以确立其华人慈善鼻祖的地位。

而在距今70年前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据统计,在整个大撤退运输中,民生公司损失轮船16艘,116名公司职员牺牲,61人受伤致残。在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这大概是一个商人能做到的最大的慈善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乐善好施的人和事就像一颗颗细胞沉淀在我们的血液中,生命里。不用随时想起,永远不会忘记,这就是慈善的基因,它会在一个时间点爆发,释放出无穷的力量。

一年前,汶川大地震使全中国13亿人在悲痛中自强,危难中自救。没有人能忘记捐款栏中飞涨的数字,血库里充盈的血液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在这个时候,慈善不再是有钱人的游戏、不再是明星作秀的工具、更不再是老百姓望尘莫及的奢侈品。无数普通人的慈善行为更令人感动。

例如,震后,一个小男孩把五块钱给了采访他的记者,他说:“请把它交给更需要的人。”记者当时的表情很复杂,忍不住还是问:“你自己也受灾了, 留着自己用吧!”小男孩很认真地说:“我还有五块钱,够我自己用了,这个请给更需要的人!”

这一幕,震撼了很多人。尤其在人们质疑某些企业家借慈善进行炒作,甚至赖捐时,这个小男孩的形象就更加深入人心。慈善不分先后,不论多少,只要是真诚的奉献,每一个行善者都是美丽的天使。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在洗尽铅华,回归本色。我们的先人已经为我们播下了慈善之种,让我们给它时间,待其成长。就像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其名作《基督山伯爵》中写道的那样: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那就是“等待和希望!”

标签:;  

第4栏:慈善家:尽力而为,尽力而为_慈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