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邵耘[1]2003年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异型增生、肠化组织中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观察MSI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索这一早期分子异常事件在胃癌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为寻找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提供重要线索。 方法:收集100例石蜡标本,其中胃癌30例、不伴癌的异型增生和肠化分别为30例、40例,提取病变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的DNA,采用1997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推荐的5个微卫星位点(Bat-25、Bat-26、D5S346、D17S250和D5S123),应用银染PCR-SSCP技术来检测5个位点的不稳定性。根据实验结果将肿瘤分为叁类:第一类:高频微卫星不稳定(high frequency MSI,MSI-H),即突变的微卫星位点数目≥30%~40%;第二类:低频微卫星不稳定(low frequency MSI,MSI-L):突变的微卫星位点数目低于30%;第叁类: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无突变的微卫星位点。 结果:胃癌组织MSI的发生率为23.3%,其中3例表现MSI-H;4例表现MSI-L;其余23例为MSS。MSI现象在BAT-26位点的发生率最高,为13.3%,但各位点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性。MSI胃癌与MSS胃癌在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胃窦癌MSI的发生率显着高于贲门癌(P=0.044)。异型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增生组织的MSI发生率为30o,其中7例为MSI-L,2例为MSI-H。2级以上异型增生组织的 MSI阳性率高于 l级异型增生门.3OVS 25O),但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意义。MSI与MSS的异型增生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亦无显着性。肠化组织 MSI发生率 20o,除 1例 MSI-H外,其余7例均表现MSI工。男性的MSI发生率5o门a0),女性的MSI发生率35o门o 0,性别差异性显着(P=0.044)。17例轻度肠化均表现为MSS,中度肠化生的MSI阳性率达3牛8%,两组之间MS互发生率差异性显着(P刃.013)。 结论:MSI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分子机制,与某种临床病理特征相关;MSI在慢性胃炎驹上的胃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存在,提示MSI可能是胃癌的多步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而重要的分子事件;对表现为MSI的胃癌癌前病变患者加强随访观察,将可能有助于早期胃癌诊断率的提高。

刘平, 张小勇, 邵耘, 赵志泉[2]2004年在《胃黏膜异型增生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及其意义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胃黏膜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胃癌的发生可能是胃黏膜异型增生过程中的一系列基因变异累积引起胃黏膜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所致.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DNA 基因组不稳定的重要标志,研究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MSI 的存在情况,有助于从基因组不稳定的角度探讨胃癌可能的发生机制以及MSI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胃癌30例、异型增生组织30例分别提取病变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的DNA,应用银染:PCR-SSCP技术检测5个微卫星位点不稳定性的存在状况. 结果:胃癌组织MSI的发生率23.3%,胃窦癌MSI的发生率显着高于贲门癌(10%vs 3.3%,P=0.044).胃黏膜异型增生组织的MSI发生率30%,MSI与异型增生的程度无明显关系. 结论:MSI是胃癌多步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对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肖桂珍[3]2007年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检测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hMLH1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揭示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以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V-6000二步法检测40例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各20例)、8例胃腺瘤性息肉、58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的hMLH1蛋白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和Pearson’s相关性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hMLH1蛋白主要表达于粘膜上皮的细胞质内,少量表达于细胞核。在慢性胃炎、胃腺瘤性息肉、胃癌旁组织上皮细胞及胃癌组织中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0%、62.5%、62.1%和72.4%,差异有显着性(P<0.05);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慢性胃炎分别高于胃腺瘤性息肉、癌旁组织以及胃癌组织,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而后叁者hNLH1蛋白阳性表达率相近,差异无显着性(P>0.05)。在58例胃癌旁组织中,21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37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二者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和64.9%,差异无显着性(P>0.05)。非肿瘤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9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慢性浅表性胃炎,非肿瘤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9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差别均有显着性(P<0.05)。hMLH1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缺失无明显相关(P>0.05)。hMLH1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hMLH1表达缺失可能是胃癌的早期分子事件,是胃癌发生的基础,对h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访、监测,可能有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张伟[4]2004年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胃癌的分子标志物,进一步研究胃癌的多方面发病机制。 方法: 1、构建包含正常胃组织、肠化、异型增生、胃癌组织的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多个分子标志物从正常-胃癌的变化趋势。 2、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等方法进行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微卫星不稳定研究。 3,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分离胃癌组织及其切缘正常组织,检测胃癌线粒体突变及线粒体不稳定。 结果: 1、构建一包含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完整组织芯片,其中正常胃黏膜组织17例、肠化19例、异型增生33例、胃癌48例。组织芯片结构完整,每个点具有典型的组织形态。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对组织芯片的标本进行一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P53、P73、P27、MDM2、DPC4、FHIT)、凋亡及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相关基因(Survivin、PCNA、cyclinD1、COX-2、TGF-β RⅡ、VEGF)、黏附分子及错配修复基因(E-cadherin、β-catenin、ICAM-1、MSH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一部分基因从正常至癌变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趋势(P<0.05)。 2、肠化组织、异型增生、胃癌的微卫星不稳定(MSI)发生率分别为10.5%、21.12%、43.75%,从癌前到癌MSI逐步增加(P<0.05)。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博士论文 3、胃癌组织中线粒体的D一100p调控区D一loop(CA)n、电子传递链复合体I的NDI和ND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0.8%、39.3ry0和21.3%,相对应正常组织未检测到突变。61例胃癌组织中共检测出17个线粒体突变位点,其中n个位点为同义突变,6个位点为错义突变。mtDNA突变类型主要为碱基替代(76.5%,13/17)。有12例胃癌组织mtDNA同时存在2个位点的碱基突变。D一loop调控区514位点有29.5%(18/61)胃癌组织发生重复序列(CA)n的线粒体不稳定(mtMSI),而且此18例中有8例(44.4%)同时存在高度核基因不稳定(nMSI一H)。结论: 1、组织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实验误差小、节约经费、省时、省力等优点,可大规模进行临床组织标本的检测,该技术为高通量筛查胃癌不同病变阶段基因表达的改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 2、多基因变异的长期蓄积及协同作用在胃癌的多阶段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胃癌癌前高危病变的演进和胃癌的发病机理提供了依据。 3、胃癌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均与遗传学不稳定密切相关,从癌前到癌MS工逐步增加,表明在胃勃膜细胞MSI的早期参与和积累参加了胃癌的多步骤通路。MSI检测可充当胃癌危险性的标志物,通过确定癌前病变的MSI有助于辨认高危病人。 4、胃癌线粒体的D一loop调控区、NDI和NDS基因有较高的突变频率,提示线粒体突变参与胃癌的发生。胃癌mtDNA突变以点突变为主要特征且突变可能具有累积性。另外线粒体突变、线粒体不稳定及核基因组不稳定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5、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保证样本的纯度和精确,有效地解决了异质性问题。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能高效、快速、准确检测微卫星不稳定及突变。

陆以霞[5]2007年在《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和APC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突变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联合检测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胃黏膜组织和胃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用RT-PCR及DNA直接测序法检测胃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APC基因的突变情况。通过以上研究,我们探讨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探讨APC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APC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APC基因的失活,bcl-2和c-met基因的过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进行APC、bcl-2和c-met基因免疫组化联合检测,将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APC基因表达缺失在胃腺瘤发生中起重要促进作用。APC基因突变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但其突变率较低,所以APC基因突变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有限。

张道富[6]2004年在《胃癌、癌前病变、增生性息肉中TGF-β RⅡ、IGFⅡR、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胃癌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各类癌症死亡的首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特别是在癌前状态及癌前病变即开始进行诊治对于胃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胃癌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由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造成,代表一种新型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能够增加一些基因的突变率。国内外关于散发性胃癌和胃腺瘤的研究中发现同样具有MSI现象,同时一些研究者证实部分基因(包括R Ⅱ、IGF ⅡR、Bax、E2F4、hMSH3、hMSH6等)在编码区的重复序列处发生插入或缺失突变,但是研究资料的数量仍显不足,同时在不典型增生、肠化生及增生性息肉阶段关于MSI与基因突变的报道很少见,不能全面反应胃癌发生过程中这些分子事件。本研究同时检测了胃癌、癌前病变、胃增生性息肉组织中R Ⅱ、IGF ⅡR和Bax基因突变与MSI发生情况,以了解其相关性,进一步探讨MSI在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途径和胃增生性息肉中的作用。 方法:胃镜下活检胃癌组织及远离肿瘤边缘5cm以外正常胃粘膜36例,均经病理证实,上述活检组织液氮快速冷冻,转至-80℃保存。胃增生性息肉内镜套切术后组织标本及正常胃粘膜组织23例取材及保存方法同胃癌。采用酚与氯仿法抽提以上新鲜冷冻组织的基因组DNA。病理室收集41例胃不典型增生和51例肠化生石蜡组织标本,每例均设有自身相对正常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组织对照。采用二甲苯与蛋白酶K法提取所有石蜡组织的基因组DNA。非变性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银染PCR一SSCP方法同时检测上述组织基因组DNA中BAT一25、BAT一26、D55346、D175250、D25123五个微卫星位点MSI的发生情况和Rll基因(A)小IGFllR基因(G):、Bax基因(G):等位点有无突变。被检测组织与自身正常组织相比,若出现条带增加或迁徒即记作MSI或基因突变。 结果:胃癌组织中MSI发生率达58.3%,其中MSI一H占19.4%,MSI一L占38.9%,MSI一H、MSI一L与MSS型胃癌在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生长方式以及HP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ll、IGF llR和Bax基因分别有7例、6例和6例发生突变,突变者与正常者在年龄、性别、部位、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及HP感染差异亦未见统计学意义,但突变多发生于中度以上分化的胃癌。所有基因突变均见于MSI阳性的胃癌,尤其是MSI一H型胃癌,MSI一H型胃癌与MSI一L型胃癌相比Rll或IGF nR基因突变发生率具有显着性差异(P分别为0.017、0.006)。而不典型增生MSI发生率为26.8%(11/41),其中MSI一H型3例,MSI与MSS型不典型增生在年龄、性别、部位和分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有2例中度分化的MSI一L型不典型增生组织见到Bax基因发生突变。肠化生组织MSI发生率为17.6%(9/ 51),仅有1例为MSI一H型,秋和检验显示MSI多发生于中度肠化生(了月.630,尸一0.000)。胃增生性息肉组织MSI发生率为21.7%,均呈MSI一L型,MSI一L与MSS型息肉在年龄、性别、位置、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有1例BAT一26位点不稳定的MSI一L型息肉发生Rll基因突变。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MSI在肠化生一不典型增生一胃癌途径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且具有累积现象。它的存在代表一定程度的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可能增加其它基因突变率,特别是部分抑癌基因突变,促进了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胃癌组织中Rll、IGFllR和Bax基因可发生突变,且突变多发生于简单重复序列处。这些突变与MSI特别是MSI一H关系密切,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较晚期事件。胃增生性息肉中存在MSI现象,对于息肉的癌变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徐雪[7]2014年在《胃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基因表达谱和组织蛋白表达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胃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胃癌及癌前病变相关的临床和生物学研究将有助于改善病人整体预后。目的:本研究从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的表达谱特征入手,寻找它们的生物学联系和差异,分析胃癌变早期的分子功能变化、筛选胃早期癌变可能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并在组织蛋白水平探索其诊断标志物价值。将有助于揭示胃早期癌变的相关生物学事件,为分子诊断和标志物研究提供线索,为临床处理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实验对19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20例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19例早期胃癌(EGC)和19例慢性胃炎的组织mRNA表达特征进行分析,运用G0富集分析探索胃癌变早期的生物学规律,并筛选出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基因,GOS2基因和OSM基因;其次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对GOS2基因和OSM基因在独立的26例LGIN、15例HGIN、14例EGC和20例慢性胃炎组织样本中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验证;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在65处慢性胃炎,45处肠上皮化生,24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6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3处早期胃癌和18处进展期胃癌组织中,检测GOS2基因和OSM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GIN与HGIN、 LGIN与胃早期癌mRNA表达特征的差异显着,生物学功能主要为代谢、防御反应和NF-kB通路相关。HGIN和胃早期癌mRNA表达特征的差异并不显着,与免疫功能关系密切。GOS2和OSM基因的组织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HGIN和EGC中呈明显的高表达水平;而随着病变发展,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LGIN和HGIN基因表达特征的差异显着;相比于LGIN, HGIN和胃早期癌间的生物学联系更紧密。在胃癌变早期,起重要作用的基因随着LGIN→HGIN→EGC进展,表达水平不断升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能量代谢、免疫反应、NF-kB信号通路,可能是胃癌变早期的重要生物学事件。筛选出的基因在胃癌变早期的表达改变显着,可能具一定分子诊断价值。

马歆花[8]2013年在《KLF5和KLF6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胃癌占所有新发癌病例的10%。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90%,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10-15%,但目前临床上首次就诊的胃癌80%为中晚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多,包括早期无明显症状及胃镜检查未普及等,而缺乏特异、敏感、经济的高危人群预警及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和方法为最主要的原因。KLF家族中KLF5和KLF6在以往研究中被证实为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但与胃癌及癌前病变关系尚不明确。基于此本课题主要研究KLF5和KLF6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胃癌临床参数的关系,并在蛋白质水平上进行KLF5和KLF6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明确KLF5和KLF6可做为预测导致III型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向癌方向发展的关键基因,以期利于高危人群预警及早期癌的诊断,对提高胃癌生存率并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RT-PCR标本收集自2011-10/2012-05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和胸外科切除的手术标本60例,其中胃癌组织30例,与其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至少距肿瘤边缘5cm)30例,取新鲜标本置于装有RNA保护液的EP管中,4℃过夜,而后冻存于-80℃超低温冰箱备用。另同期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蜡块111例,肠上皮化生45例,异型增生16例,胃癌30例,对照组选取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58岁,所有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术前未做任何放疗和化疗,并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临床TNM分期。分期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7版胃癌TNM分期;2、方法采用黏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KLF5和KLF6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3、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组化评分参考IRS评分法。统计KLF5和KLF6在不同病变胃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及胃癌组织阳性表达与其临床参数间的差异用四格表X2检验,校正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KLF5与KLF6在正常胃黏膜与胃癌组织的基因表达关系用两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RT-PCR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后,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则用定量资料t检验,方差不齐时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偏态时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采用x±S表示。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肠上皮化生组织经HID-AB-PAS染色,分为Ⅰ、Ⅱ、Ⅲ型;Ⅲ型肠上皮化生柱状细胞分泌硫酸黏液,呈棕黑色;Ⅱ型肠上皮化生柱状细胞分泌中性黏液,呈红色;I型肠上皮化生杯状细胞分泌唾液酸黏液,呈蓝色;2、KLF5蛋白的阳性表达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及肠上皮化生组织中位于细胞浆,细胞膜以及细胞核,而在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位于细胞核,表现为胞核或胞浆内出现弥漫分布棕色、黄色或棕褐色颗粒;KLF5在正常胃黏膜组织、Ⅰ和Ⅱ型肠化、Ⅲ型肠化、异型增生、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19/20)、83%(25/30)、60%(9/15)、56%(9/16)、37%(11/30),呈逐渐下降趋势;正常胃黏膜的表达与Ⅰ、Ⅱ型肠化二者无显着性差异(X2=0.639,P=0.424);与Ⅲ型肠化、异型增生、胃癌组织相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X2=4.557,5.643,17.014,P=0.033,0.018,0.000);KLF5蛋白在胃癌组织细胞核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生长部位、组织学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X2=0.000,0.578,0.144,1.292,0.314,P=1.000,0.447,0.075,0.256,0.575),但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之间均有明显的相关性(X2=3.967,8.623,6.904,P=0.046,0.003,0.009);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率因原始资料不全未进行统计;3、KLF6蛋白阳性表达在正常胃黏膜和各型肠上皮化生为细胞浆以及细胞核,着深棕色或棕色,而在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位于细胞核,同KLF5,也表现为胞核或胞浆内出现弥漫分布棕色、黄色或棕褐色颗粒;KLF6在正常胃黏膜、Ⅰ和Ⅱ型肠化、Ⅲ型肠化、异型增生、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18/20)、73%(22/30)、53%(8/15)、50%(8/16)、33%(13/30),也呈逐渐下降趋势;正常胃黏膜的表达与Ⅰ、Ⅱ型肠化二者无显着性差异(X2=1.172,P=0.279);与Ⅲ型肠化、异型增生、胃癌组织相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X2=4.266,5.236,11.092,P=0.039,0.022,0.001);其中KLF6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之间均有明显的相关性(X2=8.438,4.617,P=0.004,0.032),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生长部位、肿瘤浸润程度、组织学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X2=0.524,0.314,0.136,0.042,1.222,0.074,P=0.409,0.575,0.713,0.838,0.269,0.785);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率因原始资料不全未进行统计;4、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LF5和KLF6蛋白之间的阳性表达有明显相关性(#=9.497,P值=0.002,关联系数r=0.688);5、胃癌组织中KLF5和KLF6蛋白之间的阳性表达有明显相关性(X2=10.476,P值=0.001,关联系数r=0.591);6、KLF5mRNA的表达在胃癌中低于正常组织,KLF5mRNA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分别是0.62±0.22,0.60±0.15,不满足正态分布,Mann-Whitney U值为402.0,P值为0.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KLF6mRNA的表达在胃癌中低于正常组织,KLF6mRNA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分别是0.60±0.28,0.58±0.20,不满足正态分布,Mann-Whitney U值为426.0,P值为0.7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相较于正常胃黏膜,胃癌组织中存在KLF5和KLF6基因表达的下调,提示其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在胃癌低分化组织及大于5cm胃癌组织中表达显着下调,提示其异常表达与胃癌进展密切相关;2、在III型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组织中,KLF5和KLF6基因表达相较于正常组织显着下调,提示III型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特别是KLF5和KLF6表达下调者可能更具癌变潜能,加强对其临床随访可有利于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3、胃癌组织中KLF5和KLF6蛋白表达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KLF5和KLF6蛋白在细胞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张恒钰[9]2016年在《基于真实世界的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属于中医“痞满”、“胃痞”、“虚痞”、“胃痛”、“嘈杂”等病症范畴。由于胃镜检查的开展,CAG的检出率较以往有所增高,因CAG伴肠化或上皮内瘤变属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存在癌变风险,故成为近年来防治胃癌的研究热点。西医治疗CAG无特效疗法,多对症治疗,以随访为主,必要时手术切除,很难逆转PLGC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中医药在治疗CAG上发挥独特的优势,不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亦可阻止出现癌前病变的胃黏膜发生癌变。故本文将通过临床调查收集的信息,初步分析PLGC患者一般情况,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给予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对其疗效做出客观评价,并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可能的病因病机,以及健脾化瘀解毒方药组成特点,从而为药物的临床推广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PLGC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1例,给予自拟健脾化瘀解毒中药汤剂治疗,1日2次,3个月为1疗程,服药2个疗程。对照组15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4片/次,3次/日,3个月为1疗程,服药2个疗程。两组治疗期间停服一切影响本研究的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病理表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方面的改变,并经统计分析做出比较。结果:(DPLGC发病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59岁、60-69岁,各年龄阶段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②筛查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观察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8.8%,根除率82.7%。③CAG发病诱因多为饮食不当(占56%)、气候变化(占47.7%)、情志失调(占36.7%)。④CAG发病与个人嗜好如热食(占61.5%)、进食油腻(占33%)、吸烟(占32.1%)关系密切。⑤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有效率76.7%,对照组有效率2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存在显着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症状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7%。⑥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胃黏膜病理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腺体萎缩、异型增生程度均有改善(P<0.05),但肠化程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腺体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程度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异型增生方面差异显着(P<0.05),但在腺体萎缩、肠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异型增生程度以及使其逆转至正常。

赵占伟[10]2014年在《GDDR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癌形成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目的】胃癌相关下调基因(gastric dramatic down-related gene, GDDR),是本课题组杜建军教授于2002年首次通过已成功建立的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从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的胃癌相关新基因,其在正常胃黏膜中高表达,在胃癌中表达显着下调或缺失。虽然GDDR的分子结构、染色体位置和相应蛋白的表达已较为清晰,但该基因的具体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目前已被公认为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调控GDDR的表达,故本课题旨在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控GDDR表达和功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新策略。【实验设计】1.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体组织中胃癌及癌前病变阶段的GDDR蛋白表达及细胞定位,分析GDDR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趋势和在胃癌形成中的作用;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细胞与细菌共培养方法、免疫荧光共聚焦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等检测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未感染两种状态下,GDDR蛋白相应的表达变化以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3.通过免疫荧光共聚焦实验和Western blot进一步探究幽门螺杆菌通过调控GDDR的表达和功能促胃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4.通过动物实验和相关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进一步探究GDDR表达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实验结果】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GDDR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甚至缺失;2.特异性过表达GDDR,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胃癌细胞凋亡;3.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癌和癌前病变形成过程中,GDDR蛋白表达有更显着的下调和缺失,且可能是经调控NF-kappaB(NF-κB)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作用;4.根除幽门螺杆菌后,GDDR蛋白表达可有回升。【实验结论】1.体外实验证实GDDR在正常胃粘膜中高表达,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逐步下调甚至缺失,而过表达GDDR又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提示GDDR不仅是一种新的胃癌抑制基因,而且其分子表达下调或缺失可能是胃癌形成的早期事件。2.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下调GDDR的表达和功能,其主要是调控GDDR的抑癌作用和促胃癌细胞凋亡作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GDDR的表达和功能有明显的回升。发现幽门螺杆菌通过下调GDDR表达和功能在胃癌形成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激活被GDDR抑制的NF-κB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3.上调GDDR表达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有望在胃癌的早期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4.早期检测GDDR的表达变化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或可为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D]. 邵耘. 南京医科大学. 2003

[2]. 胃黏膜异型增生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及其意义的探讨[J]. 刘平, 张小勇, 邵耘, 赵志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3]. 胃癌和癌前病变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意义[D]. 肖桂珍. 青岛大学. 2007

[4]. 胃癌及癌前病变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D]. 张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4

[5]. 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和APC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突变的研究[D]. 陆以霞. 吉林大学. 2007

[6]. 胃癌、癌前病变、增生性息肉中TGF-β RⅡ、IGFⅡR、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D]. 张道富. 南京医科大学. 2004

[7]. 胃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基因表达谱和组织蛋白表达研究[D]. 徐雪.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8]. KLF5和KLF6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马歆花. 郑州大学. 2013

[9]. 基于真实世界的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D]. 张恒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10]. GDDR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癌形成中的作用[D]. 赵占伟. 第四军医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