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配置的语义解析论文

科技资源配置的语义解析论文

科技资源配置的语义解析

吴 凡,向 东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摘要] 准确理解“科技资源配置”是科技资源配置法学研究的逻辑前提,科技资源概念的界定是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科技资源的语义结构“科技”“资源”的分析,从宏观、微观、历史维度阐释科技资源。科技资源配置则是在科技资源概念的基础上,融政策性、双重性和协调性于一体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分配。

[关键词] 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配置;语义学方法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1]科技资源配置是关系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兴国战略实现的重大问题,也是理论和实务都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自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科技资源配置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2]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探讨也更加体现新时代的特点。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3]但何为“科技资源”、科技资源范畴是什么?什么是“科技资源配置”等基础问题的研究和关注较少。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探讨“科技资源配置”必然涉及法律化的问题,如若法律化,必须对其概念进行语义分析,结合背景、语境探讨其含义的科学性。

语义分析, 亦称语言分析, 是通过分析语言的要素、 结构、语源、 语境, 而澄清语义混乱, 求得真知的一种实证研究方法。[4]作为一种超越语言学的哲学方法,它比语言学中的具体的词句和语法分析更为深邃宽广,[5]在许多学科领域得到应用,法学领域对其研究方法也格外重视。[6]法律概念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判断、推理乃至规则的应用。因此,在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中必然要厘清概念,从其语义背景分析和考察,否则势必影响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和探讨的科学性。由此,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对科技、资源、科技资源、科技资源配置等最基本的概念问题着手,试图为“科技资源配置”奠定良好的逻辑基础。

1 “科技资源”的语义分析

“科技资源”一词的语义结构是由“科技”和“资源”组合而成,“科技”又是一个复合词的简称,即“科学”[7]和“技术”[8]的简称。“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9]科技和资源的复杂性,决定科技资源概念的复杂性。只有对科技资源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进行科技资源配置。因此,“科技资源”概念的界定是科技资源配置研究的逻辑起点。

科技资源是从事科技劳动的人力、财力、物力及信息、管理等软硬件要素的总和。从其概念来看,其范围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科技组织资源等资源要素。[10]各种要素在整个科技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人力资源是科技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一国科技资源发展的好坏和强弱。许多国家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都制定培养和引进计划,我国的“双千计划”、“长江学者”等也体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至于“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则是科技资源的物质保障。由于配置方式不同,其体现也存在一定差异。“信息资源”和“组织资源”则是科技资源中的软资源,是科技资源的软实力因素。

根据科技资源的维度不同,科技资源探讨主要可以从宏观、微观和历史维度角度进行解析:

1.企业信息化不仅要求企业在软硬件等方面进行建设投入,更是要求企业在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能够将信息化技术与企业自身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将从建设水平、应用水平和信息化基础能力三个方面对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

从科技资源配置概念来看,科技资源配置具有以下特征:

政府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建国初期,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政府占绝对主导地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只有零星的自发的科技资源配置。在这样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之中,经济发展容易被扭曲,科技水平和质量都很低。即便基本建成了国家工业体系,民用科技投入仍然较低,社会福利仅仅是低水准的平均。

由此可见,科技资源是一个历史概念,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来看,对一个国家或者企业都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发挥科技资源的活力,必然涉及到科技资源的配置问题。何为“科技资源配置”则是科技改革立法中必然要解决的基础概念。

2 科技资源配置概念解析

科技资源配置是指根据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等,对现有科研成果和资本等加以组合和分配,旨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强国家国防。科技资源配置的依据是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杠杆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国家政策体现一国科技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至于社会需求更多体现市场情况下的需求。

其次,从微观层面来看,科技资源特别是科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竞争中,谁把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谁就节约更大的成本。企业对科技资源的偏好成为企业竞争的生命力。因此,科技资源是企业创新思维的载体[13]

最后,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应当协调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市场能够配置的科技资源,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但是市场本身的缺陷,很难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全面兼顾地域、经济、社会诸多等因素的平衡,单纯依据市场对资源配置,也难以从科技强国的视角促进科技资源高层次、战略性布局。因此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应当协调发展。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作文题,感到无从下笔,绞尽脑汁,还是不知从何说起,亦即苦恼于“无米之炊”。其实,好作文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历过许多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观赏了很多美好的景物……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学生写作无内容可写,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无“米”,主要是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素材,加上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社会生活较贫乏,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发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

首先,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政策性。科技资源的配置往往涉及一国的政策,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科技资源配置存在很大政策差异。中国走向近代之前,曾经以四大发明的辉煌科技成果载入人类史册,但那个时代的科技资源配置更多的属于市场或者农耕时代自发行为,中国凭借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对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资源的配置便失去此种优势。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政府主导赶超战略对国家科技资源的国家安全战略的配置,几乎不涉及民用科技的配置,进而造成中国高精尖领域的发展,但民生没有能够更大改善。此种资源配置更多是时代发展的迫不得已,不能一概的界分其好与坏。改革开放以后,尽管科技资源配置政府仍然起主导作用,但是对民生的关注,使科技资源配置越来越多的关注了民生科技的发展。1982年“国防科工委”的成立为规划和协调军用和民用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6年的“863计划”也协调民用和军事先进技术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发展和经济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双重性。对科技资源的配置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另一种是政府对科技资源配置。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在经济运行中凭借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带动价格的变动来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并通过市场竞争使科技资源流向高回报率的领域或地域,从而促进该领域或者该地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配置科技资源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科技立法、科技规划等方面。通过科技奖励,促进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人才的创新。基于社会需求,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激励机制的指引。

3)采用广播教学方式指导同学进入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 息 中 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网站,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引导学生集体提议检索何种疾病,根据同学集体提议的疾病,指导同学学会NCBI上面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O)进行检索并下载表达谱数据。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科技资源是国家强盛的战略资源。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强大的国防,就要挨打”[11]的思想,促进中国国防工业和科技的重大发展。中国在国防科技发展迅速也更多取决于国家优先发展国防工业的战略布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军事技术远比民用技术先进。关于科技在国民经济重要作用,最为凝练的表达当属邓小平同志,1975年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时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科技资源在国家战略上、企业竞争上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科学技术成为治国安邦的基础。

3 历史语境下的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变革

第三,从历史维度看,科技资源范围具有动态性。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科技资源的范围从来都是一个动态的范围。农耕社会,农业科技是该国的竞争力。也正是在农业科技发展领域,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达,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也促进了四大发明和中华文明。近现代工业科技发展,中国远落后于西方。对科技关注、科研的投入使新中国在建国后的短暂时间,实现了国防科技的提高和国防力量的加强,但由于市场化不足,企业缺乏活力,科技在企业的作用和活力尚未显现,民生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基于市场竞争的要求,逐渐重视科技。国家基于战略需要和民生的关注,对科技的投入和管理也没有减少,如何更好地配置科技资源的问题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以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渐渐由计划经济制度下的“政府统办”演进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普遍参加”的新式主体构造。因此,为提升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要把“计划”和“市场”联合在一起,坚持“市场导向”,顺应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坚持“计划”的宏观导向作用,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 。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性作用。然而,许多政府部门仍然沿用“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传统思想和工作方式。科技资源作为传统国家战略资源,倘若完全按照传统、经典、成熟的市场经济理论看待、指导、调控中国科技资源,未必能够激发科技活力,反而会影响国家科技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重新确立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的角色、权力、义务和责任。

3.异议审查的回应机制。如果说赋予公民异议审查申请的权利,但没有规定审查机关的回应义务,那么异议审查机制就只能停留在纸上,成为有异议不回答的虚置性制度。为此,要建立异议审查回应机制。明确审查机关对地方规范性文件异议的具体回应,包括合法性和合目的性的答复。对于减少政府自身职责、剥夺公民平等权和发展权内容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审查机构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撤销或者纠正、废止。

临床护士是接触患者机会最多的医务工作者,所以护士对器官捐献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临终患者家属的态度,间接影响器官捐献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所调查临床护士对器官捐献的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护士的职称、子女情况、文化程度均会影响其对器官捐献的态度。所以,在后期对护士进行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培训时,应注意其临床经验、社会背景、医学知识水平等因素,以增强培训效果,加深护士对器官捐献、器官移植的认知,以助于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有意识地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使更多公众愿意捐献器官,减少可利用器官的浪费,挽救更多器官衰竭患者。

综上所述,科技资源配置既涉及科技人才创新,又涉及科技财政支持,还涉及科技信息的共享,其配置难度极大,单纯依据市场或者政府均很难实现良性发展。只有在弄清科技资源配置语义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配置科技资源。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讲话[R].2016.

[2]陈劲,王璐瑶.新时代中国科教兴国战略论纲改革[J].2019(06):32-40.

[3]高军,岳未祯,索玮岚.科技资源配置研究进展及阶段性政策影响[J]. 管理评论,2018(12):49-62.

[4]张文显,于莹.法学研究中的语义分析方法[J].法学,1991(10):4-6.

[5]夏勇,胡永君.法理讲义(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夏勇,胡永君.如维特根斯坦曾让哲学为之一振,哈特也曾在“法的概念”让人耳目一新.法理讲义(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科学”释义.辞海(修订本)[Z].商务印书馆,1981:1746.

[8]“技术”释义.汉语词典[EB/OL].https://cidian.911cha.com/MWw3NXE=.html

[9]在线辞海[EB/OL].https://cihai.supfree.net/two.asp?id=311039[10]陈强,王清平.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210-21.

[11]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0.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13]张公一,郗玉娟,刘娜.以企业为载体的科技资源整合与扩散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7 (6):256-258.

[中图分类号] E835.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33-0128-02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厅项目“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功能定位的法律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456210D);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资源配置方式嬗变中经济法律体系的变迁与重塑”(项目编号:HB15FX012)。

作者简介: 吴凡(1971-),女,法学硕士,华北理工大学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商法、经济法学;向东(1976-),女,法学硕士,华北理工大学法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法学。

标签:;  ;  ;  ;  

科技资源配置的语义解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