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现阶段,土木工程逐渐成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的策略之一,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土木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土木工程面临和地基不稳影响建筑使用的问题,因此,对土木工程的桩基础进行要点分析,分析施工的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土木工程的使用价值,保证土木工程施工安全可靠。本文主要分析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旨在提高施工质量,延长土木工程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引言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内容包括建立平整的工作台、基坑开挖、设置管沟以及人防工程等。任何一项基本施工工程的工程量都是十分大的,其工期可能比较长,并且,基础工程的施工条件也是比较复杂[1],可能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甚至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而调整施工方案,甚至是重新规划工期等。这些因素就包括气候影响,水文水位的变化等,这些因素的变化无疑会让施工的难度变大。
1常见的桩基础技术
1.1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是桩基础施工常见的桩基础技术,在各种土木工程施工中具有普遍性,在各大土木工程施工中非常常见。人工挖桩历史悠久,该种技术方法流传了很久,这是一种成本最小的挖桩技术,有着以下的优势:丰富经验,污染小、耗用资源小、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简单易操作等等。另外,人工挖桩过程中,桩基承载力较大,增加了土木工程的桩基的稳固性,因此,该技术方法成为主要的挖桩技术,但也需要根据实际:地下含水量少于20m的土层,对于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不具有适用性。
1.2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主要依靠机械设备等配置完成的一种注桩,并辅助于钢筋笼,确保桩基的优良性能,也保证了机械设备打桩的效果。钻孔灌注桩的形成首先是钻孔,再对孔进行桩基的支撑,利用桩体受力移动的方向产生的动态压力,对桩基进行填补减少缩径。钻孔灌注桩需要增加桩基的接触地面的面积,提高桩基的稳固性。此外,桩基孔成形后,将孔内的钢筋拆卸,确保桩基础质量。
1.3静压桩技术
静压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技术成本较高。静压桩技术振动较弱,减少了对环境的噪音污染,且静压桩应用的设备设施操作简单,资源消耗少,符合了绿色建筑施工的要求。该技术应用的是静压桩机设备产生的压力,桩基受到压力作用完成桩基础建设[2]。这是预应力管桩技术的主要内容,静压桩施工常用的是分段式压入法,测量定位后,划分桩基阶,有序地将桩基打入。
2.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2.1施工中桩基础技术
在对建筑施工进行设计以及前期准备工作中,对桩基础类型进行选择是其中的关键步骤,由于建筑工程周边的环境能够对施工现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进行充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对桩基础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土质进行合理分析,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为施工现场的土壤成分,地下水位等多方面因素均能够对建筑施工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施工方式以及不同桩基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桩基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应用于施工过程中的桩基与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最为符合。其次,需要对桩基础的荷载量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首先应该对建筑上层部分对基础部位产生的荷载量进行精准的计算,之后再对每个桩基所需的承载量进行计算,最后才能对桩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2.2不同类型桩基础技术的实际应用
根据施工的方式桩基础技术,主要能够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个类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预制桩施工
对预制桩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其桩尖方向应根据打桩的顺序进行确定,也就是说,在对预制桩进行浇注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从桩顶到桩尖的顺序进行浇筑。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方法包括震动压桩和静力压桩两种,且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沉桩方式进行选择,且需要对桩顶部的高度以及方向进行精准把握,一旦桩顶方向出现偏差,就会导致预制桩沉入土中后其底部出现偏差。此外为了保障预制桩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严格把控,保障其中不会出现脱节情况。最后因为桩基础技术能够产生的振幅通常相对较大,所以极易把桩基周围的土层挤掉,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采用多种方式避免出现周围土层掉落的情况。
2.2.2灌注桩施工
沉管灌注,挖孔灌注以及钻孔灌注三种方式均属于灌注桩,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对灌注桩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灌注方式进行合理选择,避免出现断桩情况。同时还应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堵管,埋管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挖孔灌注需要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必须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进行保障。
3.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
3.1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勘察
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内容涵盖了各种学科,整个施工过程受到周边地质条件、水文资源、施工条件、居民生活等环境影响。土木工程的安全性与地形地势息息相关,在地域广、地形复杂的区域进行施工,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引入一支专业性强的勘察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的环境、地形条件进行勘察,收集和分析施工现场的桩基础施工环境的信息,为后期的桩基施工的方案的制定和桩基施工的开展提供了参考资料。优越的气候条件、地貌地形、水质情况等自然条件对成桩质量有着较好的促进意义,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助于施工资料的储备和管理。因此,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勘察内容如下:施工现场工地点的物理条件、地质状况、水文情况、地形地势,施工影响范围电缆线布置情况等。
3.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的科学性也与桩基础位置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对施工前期做好以下充足的准备。首先,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对存在障碍物的地方清理干净,整洁平滑的施工现场是保障。其次,土木工程施工桩基础对成桩现场要求较高,桩基础施工是密集土木工程的承载基础[2],因此,桩基础的施工也具有密集性,施工现场的物资准备较为齐全。平整度越高的施工现场越有利于桩基础的成形。另外,桩基础类型较多,施工要求不同,针对不同土木工程施的使用功能,确定应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3.3放线工作
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的准备工作过程重要的施工环节就是施工放线,确保放线的准确性是施工前期的重要准备。首先,施工放线必须遵循有效的施工图纸和放线方案,遵照放线的技术准则。其次,对放线的区域进行检查和定位确定。保证桩基础上的各个轴线的位置和轴线的准确,并确保轴线在制定的放线网格控范围内。再次,定桩施工,确保各个成桩,对桩基础的放线阶段进行严格复查校对,放线施工水准点要准确,减少放线误差,提高施工质量。
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知,桩基础技术关系到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也关系到土木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坚持桩基础的施工要点,提高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土木工程基础施工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它虽然是基础性施工,但是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涉及到了多方面的施工知识,也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制定出最科学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选择最恰当的施工方法,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工程的各项损失。
参考文献:
[1]彭景林.试析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9,(01):66-67
[2]王鹏鲲.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55-56
论文作者:郭雷,王再兴,郑凯迪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桩基论文; 桩基础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静压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