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论文_王有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论文_王有

王有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把握新课标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对教学进行思考,并且采取各种创新手段,改善教学计划,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如何处理好新课改下数学的教学,成了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本文就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与学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与学

一、研究新教材的特点

1.立足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的编排体系

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学习兴趣。借助实例引入新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来改变教师脑海中原有模式,发现新问题,采取新策略,找到更加合理的授课方法。

新教材的编排体系较老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针对变化我们分析删减及增加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把握对知识点的要求程度。由于教材本身容量大,课堂教学任务重,在尽量不增加学生的额外分担的情况下,对要点、难点以及方法、思想做到讲透、讲清,使学生清楚、明白,把方法、思想掌握准。但对新教材中放在后面模块中的有些知识,我们可以做些调整,提前进行讲解,以便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应用。

2.吃透新教材的“思考”与“探索”

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专门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达到各抒己见,力争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去设计“思考”与“探索”,培养学生的能力。

3.正确把握习题的选取与讲解

对习题的选择注重针对性,偏难题不选,选能体现课本主要知识点,体现方法、思想的练习题。同时,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对课本中的部分习题进行适当的调整,所选的题型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范围。

二、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到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限于对概念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而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安排有条件的同学从网上查找有关信息、资料,其他同学到阅览室查找资料,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然后共同整理,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既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还包括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注重教学生怎样去学,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索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1.课前要学生预习,提高听课的针对性。由于高中课堂容量比初中要大的多,难度也大,所以,预习中发现的难点,也就是听课的重点。同时,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2.在听课过程中要做到五到:1.耳到,即专心听教师对新课的引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听老师提出问题以及如何引导思考和探索、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启发。2.眼到,即听课的同时看老师对重点、难点的板书,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看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动作,以加深对关键点的印象。3.心到,即用心思考、跟上教师的数学思路、分析教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4.口到,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参加讨论,锻炼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5.手到,即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作好要点的记录,尤其是解题步骤的规范化。

3.课后要做好复习与小结。包括课下及时复习、单元复习及单元小结、章节小结。对学生课下提问的问题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分析总结,及时纠正,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疑问点,不放过任何一个不清楚的知识点,统一进行单元、章节测验,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统一汇总,在以后的测验中加入这方面的试题,进行再加工,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 

4.重视解题的回顾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数学解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解题后的回顾反思。

第一,检查解题过程,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第二,进行比较辨析,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公式、定理,题目在形式上很类似,但深究其本质却有不同。对这些类似题,解题后应进行对照比较和辨析,才能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第三,深入思考,总结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当某个特殊问题求解后,解题回顾时不满足既求的结论,而是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它的寓意和蕴藏的一般规律。实现多题归一,从而深入思维过程,培养思维深刻性。

第四,延伸应用解题结论,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果学生能充分挖掘和发挥一些结论的应用功能,不但能迅速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提高解题速度,而且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其收获远远超出解题本身。

第五,一题多思,多解,多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解题之后,不应就题论题,而应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转换思考方式,探讨一题多解,进行一题多变,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各方面着手,关注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中学

邮政编码:026000

论文作者:王有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  ;  ;  ;  ;  ;  ;  ;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论文_王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