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全景齿科成像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优势论文_嵇卫英,徐朱烽,杨忠保

多排螺旋CT全景齿科成像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优势论文_嵇卫英,徐朱烽,杨忠保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全景齿科成像在口腔颌面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相对于X线口腔全景片的优势。方法:对39例口腔颌面疾病患者行CT扫描,在工作站上利用相关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重建,对病灶进行分析,并与X线口腔全景片相比较。结果:通过对比,我们发现MRCT全景齿科成像展示病变的阳性率、分辨率明显优于X线口腔全景片。结论:MSCT全景齿科成像不仅能清晰显示口腔颌面病变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更能提供多种测量工具对病灶进行精确测量与定位,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MSCT全景齿科成像;口腔颌面部疾病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28-02

很多口腔颌面部疾病,需对颌骨、牙槽及牙齿病变的范围、内部结构、毗邻关系有详尽的了解,而常规X线口腔全景片及CT断层图像显示不够清晰、直观,不能满足临床的精细要求。MSCT全景齿科成像的应用,尤其是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技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对2012-2016年本院39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SCT全景齿科成像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口腔颌面部疾病患者,男24例,女15例,年龄8~79岁。39例均行MSCT扫描,27例同时行X线口腔全景片检查。

1.2 方法

1.2.1采用GE 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行颌骨容积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40mA、层厚及层间隔1.25/0.625mm、螺距0.562:1、FOV230mm、矩阵512×512。后处理方法:原始数据行标准重建后传至ADW 4.4工作站,运用相关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并调节后重建图像(包括VR、CPR、MPR),使其尽可能展示病变。

1.2.2用Planmeca公司的OP200D/OC200D型口腔全景/头颅X射线机拍摄X线口腔全景片。

1.2.3由经验丰富的主治以上职称诊断医师读片比较两组影像的差别。研究指标包括骨折线位置与走行,骨密度的改变,骨质破坏形态及范围,有无周边软组织肿块,病灶与牙根、下齿槽神经管及上颌窦的关系等,作出精确诊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39例患者中,外伤颌骨骨折15例,牙缺失种植12例,多生牙4例,含牙囊肿4例,下颌骨肿瘤2例,下颌骨慢性感染及下颌牙龈癌各1例。通过该组影像学资料,结合临床手术结果,我们不难发现,MRCT全景齿科成像展示病变的阳性率、分辨率明显优于X线口腔全景片。

3.讨论

X线口腔全景片有很多缺陷,如只能显示二维平面像、重叠伪影、放大失真、前后对照困难、影像质量易受摄片技术影响等,无法显示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易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难以准确、清楚地显示颌骨病变[1-2]。而MRCT全景齿科成像则完美展现口腔及颌骨全景图像,包括牙冠、牙体、牙根、牙髓腔的解剖细节及牙齿排列、咬合的情况,以及颌骨病变等丰富的信息。

VR是应用工作站上图像处理软件,将所有原始数据信息转换成三维立体图像,还可通过任意角度的旋转对病变区域详细观察。本组病例中,VR直观、逼真地展示了颌骨骨折的部位、走形、断端对位对线、颞下颌关节咬合情况以及缺损牙或多生牙的位置、形态、方向等情况;但在颌骨含牙囊肿、感染、肿瘤病例中,VR仅能显示颌骨有无骨质破坏,而对于病变内部情况、周边组织浸润等显示不佳[3-4]。

CPR是应用Dentascan牙科专用软件将轴位图像重建成平行于颌弓的曲面断层全景图像,显示颌骨整体的内部结构。对于牙缺失种植或多生牙患者,CPR充分显示每颗正常及病变牙齿与牙槽骨的关系,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尤其对上颌窦、切牙管、下颌骨和鼻腔底能进行精确测定,为牙科开展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对于颌骨含牙囊肿、感染、肿瘤患者,CPR真实、全面、准确地显示了颌骨内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向周围侵润情况,尤其是病灶与牙齿、牙槽骨和上颌窦的关系及受侵的程度,有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但是,CPR不可进行任意角度旋转观察,也不利于软组织显示,故不能多方位观察颌骨病变及其与周围软组织的内在联系[4-5]。

MPR可以进行冠状面、矢状面或任意层面的重建,克服了单一横断面的局限性。在牙缺损或多生牙病例中, MPR从多层面展现患牙的位置、形态、与周边结构的解剖关系,还可应用测量工具进行深度、间距、角度等数据的精确测量并定位。在颌骨含牙囊肿、感染、肿瘤病例中,MPR不仅能显示骨骼的破坏情况,而且能清楚地显示软组织与骨骼的关系、病变的范围、密度以及软组织内是否有肿块、出血、坏死及钙化等,还能观察病变是否侵入颅内或翼腭窝,为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依据。但是,MRP观察病变比较局限,不能整体、直观的展示病灶[3,6]。

综上所述,MPR及CPR均为二维图像,对局部显示清晰但缺乏整体感及立体感;VR为三维图像,立体感及整体感较好,但细节观察不如CPR、MPR。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联合使用这三种重建技术。相比较X线口腔全景片,MSCT全景齿科成像不仅能清晰显示口腔颌面部病变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更能提供多种测量工具对病灶进行精确测量与定位,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2,6]。

【参考文献】

[1] Miles DA,van Dis MI..Implant radiology[J].Dent C1in North Am.1993,37(1):645-668.

[2]刘永保,张艳秀,袁刚.口腔全景片与16 层螺旋CT 对颌骨埋伏牙显示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137-3138.

[3]李立.64排螺旋三维重建技术(MPR、VR)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2,52(32):96-97.

[4]蒋孝先,吕发金,谢惠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与轴位骨窗诊断颅骨骨折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465一1468.

[5]冷斌,王贻宁,程勇等.曲面断层与螺旋CT 在牙科种植应用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 :339.

[6]熊伟坚,冯少兰,刘静等.多层螺旋CT齿科扫描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1(4):217-218.

论文作者:嵇卫英,徐朱烽,杨忠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多排螺旋CT全景齿科成像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优势论文_嵇卫英,徐朱烽,杨忠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