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数量获得很大的提升,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办公环境。目前,我国工民建工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施工过程中仍会出现问题,尤其在建筑施工防水防渗质量把控方面。施工单位在工程建筑过程中没有注重对防水防渗方面的技术控制,导致工程后期出现质量问题。因此严格的防水防渗技术是工民建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健康进步的前提条件。文章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当前影响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类型,在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缺失,都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是当前的主要建筑类型,防水防渗施工作为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进一步的加强,选择合理技术的同时,应确保防水、防渗效果更加持久,减少维护的频率。
2 工民建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有效提升我国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防水防渗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国内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提升建筑单位经济效益,还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保证人们的财产安全。同时,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水平,国家相关部门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建筑检验标准,此外,施工单位也在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操控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改进。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减少建筑渗水漏水情况的出现,合理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施工单位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求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民建防水防渗施工技艺和施工水平。
3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3.1 建筑屋面防水防渗的技术应用
建筑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屋面板施工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所在地的湿度、温度进行分析与调查,然后选择适当的温度卷材与防渗漏材料,并且涂料和卷材等一些防水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使用,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注意连续性,避免温差而导致出现了裂缝。在找平层的时候,需要保证材料与结构的刚度比较强,并且强度与结构也要有整体性,还要选择合适的坡度,然后才能使积水渗漏的现象避免发生,而对于屋面防水防渗技术也要不断地发展并且在有一定保证的基础上积极应用。
3.2 门窗防渗漏技术
在选择材料过程中,应该严格的遵循相关建筑施工制度和国家规定标准,采用铝合金材料并结合相关施工设计图和技术参数等进行严格选型。在形成门窗框架后在进行接缝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都是选用一比二的比例,将干硬性材料配置成聚合防渗砂浆,在接缝中进行填充,然后在门窗框架外侧涂上防水砂浆,对空鼓问题进行控制,并对填缝质量进行严格、专业的检测。大部分情况下,内窗台高度应该要略高于外窗台高度,二者之间应保持大概两厘米左右差距,从而让排水效果得以实现。在进行上窗楣施工的时候,应该选择运用鹰嘴形状,一般坡度不能够在二十以下,此外,也可以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将窗楣建成滴水线型。
3.3 外墙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漏
首先应保证在混凝土质量上进行控制,一般可将水热化较低的材料引入其中,或将相关的外加剂融入到混凝土中,其目的在于使墙面伸缩沉降得以控制。其次,可考虑在墙体施工中进行圈梁的设置,其是解决荷载作用下墙体开裂、变形问题的有效措施,这样在墙体整体强度提升的情况下,自然可实现防水防渗漏目标。最后,防水防渗漏中可从沉降缝与伸缩缝的设置方面着手,如较多房屋建筑施工中本身面临地基基础薄弱问题,此时采取沉降缝设置,能够提升墙体质量。而对于砌体裂缝问题,其多因混凝土应力较为集中而产生。此时便可采取伸缩缝设置措施。应注意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质量受天气因素影响也较为明显,如高温或高寒天气下,不仅难以保证建筑材料性能,而且较多裂缝或变形问题都可能出现,所以防水防渗漏工作的开展应尽可能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
3.4 地下室施工中防水防渗漏
在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过程中,一般需对变形缝的产生进行分析,可考虑将止水带设置其中,有利于变形缝的有效控制。需注意在引入止水带中,很可能在混凝土作用下发生变形,所以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工作质量。同时,对于混凝土结构渗漏问题,在解决中主要需从水泥标号的合理选用方面着手,保证其强度等级达到防渗漏标准。假若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可能存在环境侵蚀问题,应将混凝土看抗渗漏等级提升,这样才可控制地下室中出现的渗漏问题。
3.5 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
第一,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对所用到的管材进行选择,其质量必须有所保证,所有材料需要有出厂证明以及合格证书等,避免劣质材料投入到施工中去。另外,还要对施工设备经过试用,避免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出现故障。第二,还要做好地漏以及各个管道的密封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对地漏进行安装,保证设计高度的合理性。同时,在对卫生间的墙壁和地面进行抹灰的过程中,应该将相应的防水添加剂加入到其中,保证有稳定的抗渗透性能存在于地面中,在施工卫生间和厨房的通风管道时,应该将一定量的膨化剂应用进去,保证有着稳定的抗渗透性能存在于地面中,确保具备着密实度优越的接缝。对穿板管道的防水设计工作进行强化,此外,将合理的防水措施应用到卫生间中,确保在1800mm以上控制防水的高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展开讨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地区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都获得了较大的改善,防水防渗不再按照以往的手段来执行,可以从现实出发,选择的处理手段及方法,均可以保持长久的抗渗效果。在今后的施工当中,防水防渗处理应深人研究,制定多元化的方案,同时要选择匹配的维护方法,避免造成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义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水泥,2016,02:163.
[2]汪红春.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3:36-37.
[3]李强.工民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分析[J].居业,2016,02:102+104.
论文作者:谭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防渗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