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内踝骨折28例分析论文_黄菲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内踝骨折28例分析论文_黄菲

黄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研究及分析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采用经内踝尖的弧形切口,骨折解剖复位,用两枚克氏针及钢丝八字缠绕固定,术后不使用石膏外固定,逐步功能锻炼及负重。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6~8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优21例,良5例,可2例。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内踝骨折安全、操作简单、可靠、经济,保持和发扬了张力带生物力学原理和稳定的AO内固定原则,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内踝骨折;张力带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95-02

内踝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踝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临床上有多种内固定方法[1]。我们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内踝骨折28例,均获随访,优良率92.8%,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19~62岁,平均41岁,内踝骨折线均位于胫距关节面以下,骨折块较小,无严重粉碎,按Lauge-Hansen分型均属于旋前外展型或旋前外旋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手术方法

以骨折端为中心,纵切口经内踝尖略向前弧形,长约5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向前方牵开大隐静脉,暴露骨折端,清除局部血肿及嵌插在骨折块之间的软组织,直视下复位,力争解剖复位,最大程度上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并以点状复位钳维持复位。自内踝尖向外上方平行钻入两枚直径1.5mm克氏针,深度约5~6cm,注意克氏针勿钻入胫距关节内,再于内踝尖上方5~6cm,略高于下胫腓联合处,垂直骨折面钻孔,穿透胫骨外侧骨皮质,拧入一枚3.5mm松质骨螺钉,用1.0mm钢丝“8”字缠绕于克氏针及钉帽下,扎紧钢丝,旋紧螺钉,活动骨折端无松动,折弯剪断克氏针,迈入内踝下,冲洗术野,修复韧带,缝合切口。合并外踝骨折者,用钢板螺钉内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无需石膏托外固定,给予患肢抬高,术后第二天即于床上行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一个月开始定期复查X线,视情况指导患者逐步负重,术后一年左右行内固定拆除术。

2.结果

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6~8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从术后疼痛、功能、及足部对线对患者进行评分,优:90 ~ 100分;良:75 ~ 89分;可:50 ~ 74分;差:50分以下。优21例,良5例,可2例。术后复查X线片,无一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伤口感染,内植物断裂导致的内固定失败。

3.讨论

内踝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原则上应达到解剖复位。如复位不满意,内踝骨折块移位明显,则会出现在踝关节处于中立位、背伸20°,跖屈30°时距骨较明显的移位,胫距关节面减小,压力增大,踝关节出现不稳定,最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2]。

我们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内踝骨折是利用工程原理,将内踝骨折后,在其凸侧产生的导致骨折块分离的张力,通过张力带原理,予以消除,并将其转化为压力,同时由于两枚克氏针可以起到防止骨折块之间旋转的作用,最终起到固定骨折端的作用,有利于骨折的一期愈合[3]。

使用本手术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1)切口小,暴露充分,可直视下解剖复位内踝;(2)操作简单,用料经济、安全;(3)较好地运用了张力带生物力学原理和稳定固定的AO原则[4];(4)克氏针钢丝构成的张力带内固定,形成一个立体的三角固定结构,使应力分布均匀,将使骨折端分离的张力变为使骨折端间产生加压的压力,避免骨折块受到韧带的牵拉而出现复位丢失,可以很好地维持解剖复位,同时保护新生毛细血管及骨折端血循环的重建,更好地促进骨折的愈合;(5)对于较小的骨折块,使用拉力螺钉有可能使骨折块碎裂的患者较为适用。(6)术后无需外固定,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不仅预防术后关节的粘连,同时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

本手术方法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1)悬吊螺钉的位置不能太高,否则钢丝无法紧贴骨免,张力带作用将下降甚至消失;(2)悬吊螺钉不应过长,从而影响下胫腓联合;(3)悬吊螺钉位于干骺端,选用松质骨螺钉,增加把持力;(4)在悬吊螺钉上缠绕钢丝可多缠绕一圈,防止钢丝滑脱:(5)克氏针尾端应折弯、剪短后买入内踝下方,以免影响三角韧带。

综上所述,本手术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唯一缺点就是需要行二次手术拆除内固定。

【参考文献】

[1]张继东,梅芳瑞,莱浙军等.踝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1):33.

[2]吴水培,李强,于凤宾等.创伤性内踝缺损修复重建的生物力学测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10月第23卷第10期:819.

[3]俞光荣,盛华成.张力带丝线内固定在关节内骨折的应用.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1):47.

[4]叶茂,罗晓东,陈保甲等.改良张力带治疗内外踝骨折55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第22卷第14期:1647.

论文作者:黄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内踝骨折28例分析论文_黄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