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电网规划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孙海萌

城市综合电网规划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孙海萌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电力市场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给电网规划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电网规划方法已不能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电改新形势下的电网规划,需要协调政府、电网企业、电源、用户等多方机构,统筹布局,同时提升规划技术,聚焦负荷预测,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综合电网规划;优化措施

引言:

电网建设是保障优质服务可靠供电的关键节点,网络结构的完善水平会影响区域停电时间发生几率,对于区域电网进行科学规划,有利于降低地区电网风险、减少事故发生几率、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在电网规划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因此,对电网规划进行准确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综合电网规划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安全可靠、负荷量大的城市综合电网,但是现在的城市电网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在配电网方面,线路的配电半径太长,不合理的电源点分布,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频率高和电网供电可靠性低等,这些都必须通过对综合电网的长期建设和规划措施来解决。

1.1负荷增长较快,不合理的电网架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和居民用电不断增加,电网的负荷量也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的电网的建设速度较缓慢,没有办法满足电量负荷增加的需求,许多电力设备因为负载量过大而发生故障。而且长期的无需的发展进而导致综合电网的网络结构不合理,安全可靠性差,主次网层次不清晰。在选择主干导线的过程中,选择截面较小,在用电高峰期,为了避免配电设备过载不得不采用限电的方式。

1.2电源点不足,供电半径比较大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力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用电负荷也在逐渐增加,以往的中低压配电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另外,电网导线的横截面积比较小,电网布局形式、电源点的分布位置等,已经很难满足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需要。

1.3综合电网的网络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的电网耗能大、设备陈旧,安全性能较差,自动化水平偏低,没有系统的标准和技术政策。在对电气计算过程中缺少计算和数据软件的支持,所以造成了电气计算结果存在偏差,也导致了缺少主要的理论规划依据,因而不能确保规范方案的可行和合理性。同样因为数据和计算软件支持的缺少,电压等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从而造成预测到的负荷结果有误差,进而导致电网的规划方案不合理。

1.4公共配电变压器的负荷比较重,电压不足

现如今,很多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已经很难满足电力用户的实际需要,因此,无功补偿不足的问题较为常见,在这种形式下,电网电压损失比较大,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问题,进而对整个电网正常运行以及供电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城市综合电网规划的优化措施

2.1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以往电网规划仅是将规划项目建设纳入城乡规划中,变电站位置和线路走廊都是未定数,政府规划部门难以预留与控制,经常出现“随建随定”的状况。因此,电网企业与规划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统一规划体系,通过搭建平台、资源共享,实现信息互动畅通。电网规划应在城乡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下进行编制,实现规划同步,确保规划编制时间、年限的一致,并同步修编与调整。

2.2对现有电网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资料水平管理的不足进行完善

电网的管理体制是电网进行运行的基础,想做好事必定得先打好基础,管理制度的确立是根据电网的发展方向和运行中发现的对电网有作用的管理体制。好的管理体制将会推动电网有效的运作。而资料水平的管理也对电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电网资料的有效性、正确性也影响着电网的发展。所以要对管理体制与资料管理水平的不足进行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外部沟通协调

新电改带来市场各主体角色定位转变,各方运行相对独立,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必须加强沟通协调,以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环境。

一是促进政府、电网企业和第三方咨询机构沟通形式多元化。政府在新电改后成为电网规划主导者,电网企业和第三方咨询机构转变为专业参谋,三方利益出发点不同,在规划中难以形成统一意见。应多开展汇报、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多元形式的工作交流,寻找利益平衡点。

二是电网规划需主动引导电源有序建设。新电改后,电网围绕电源规划建设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电力行业发展,未来电网规划要主动引导电源有序开发,规划部门可主动向电源侧公示电网规划信息,提高电源接入标准,指引电源侧主动考虑电网布局和评估自身外送能力能否与电网有效衔接。对于微电网和分布式能源也应提升接入标准,维护电网安全稳定。

三是提升需求预测能力。对于用户侧的申报需要核实用户情况,做好负荷预测,避免造成后期电网

2.4运用新型设备,提高电网自动化程度

目前,社会的发展正逐步走向智能化发展,所以必须积极推进综合电网在自动化系统上的设计和运用,并将智能化电网系统作为其规划的方向,并且引入先进的设备和装备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利用率。还需加强电网系统建设的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电网的网络结构规划方面的研究,促进综合电网规划在更科学,使其在更合理的环境下进行。

2.5资源共享,统一基础信息平台

电网企业应与规划设计单位通过搭建统一的数据资料基础信息平台,确保城乡普查资料、竣工验收资料、补测补绘资料等信息动态更新。建立健全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机制,电网企业及时、充分掌握各类大型招商引资与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采用不同方法测算各区域负荷增长情况,根据预测结果对网架布点及结构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城乡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6提升电网技术

一是提升系统规划技术标准。电力市场开放后,电源接入、用户选择、电力负荷变化、系统潮流变化、未来设备使用、市场合作与竞争、政策法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增加,影响电网系统稳定。提升系统规划技术标准,尽可能量化不确定性因素,给系统规划留足安全裕度。二是提升实时电力平衡技术。新电改后,电源侧和用户侧通过电力交易平台竞价交易,电力用户交易与实际运行会有出入,需要提升实时电力平衡技术增强电网包容性和适应性。三是提升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建立智能化数据采集机制,优化数据模型,提高负荷预测能力。四是提升特高压、超高压技术,满足电网长距离规划,打造智能坚强电网。

2.7采用全室内变电站模式

全室内变电站受所处地理环境、城市规划、设计规模的影响,不仅节约宝贵的城市土地,且较好地解决变电站与城市规划协调问题。城市及郊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宜采用室内变电站模式,墙壁能够阻挡绝大部分电磁场,同时降低噪音。室内变电站各电压等级设备在满足安全可靠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符合小型化、无油化、损耗低、噪音低等方面的要求:选用的设备必须有较高的可靠性,维护简便,检修周期长,适应室内变电站布局紧凑、检修空间小的特点;墙壁采用吸音墙,变压器散热风扇采用消音器,减少变电器工作噪音的影响;室内设备选用无油化产品,必要时选用具有阻燃性的设备材料,减少火灾隐患,保证人员、设备和周边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的电网规划可以提高供电的运行效益和可靠性,确保对综合电网的可次序发展。但是,现在的综合电网规划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在通过加强专业技术和人才培养和自动化程度等方式,提高综合电网规划质量。在做好城市综合电网规划对指导城市电网建设,提高城市电网供电能力很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覃国金.关于配网的现状以及规划和建设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03)

[2]李文革.电网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通讯世界.2017(23)

[3]周桦,刘洋,杜新伟,李博.新电改下电网规划的应对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8(02)

论文作者:孙海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城市综合电网规划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孙海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