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舞蹈创编的重要因素论文_李文莉

刍议舞蹈创编的重要因素论文_李文莉

枣庄市工人文化宫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内在的深层的精神世界,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至,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

关键词:舞蹈;创编;精神世界

一、舞蹈作品创作,离不开新颖而独特的艺术构思

舞蹈艺术构思是舞蹈编导在孕育舞蹈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舞蹈形象思维活动。它包括酝酿、确定主题、选取题材和塑造人物形象,考虑整个舞蹈结构的布局安排,追求和探索舞蹈艺术最适当的表现形式。舞蹈艺术的构思,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是否符合舞蹈艺术作品的构思,直接影响整个舞蹈艺术作品的成败。在舞蹈艺术构思中,舞蹈编导要深入生活,寻找发现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有象征意义的舞蹈形象,以及新鲜的舞蹈语言,来抒发人物、表现主题。凡是符合这样的舞蹈艺术构思的作品,都是比较优秀的舞蹈作品。例如:为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推出的舞蹈《壮士》,编导在题材的处理上一反通常的做法,没有用群舞去大张旗鼓地表现,而是以五个战士为主线(取材寓意“狼牙山五壮士”),同时用一面红旗为衬托(红旗寓意“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人物、道具简洁明了,立意却高深绵长。在舞蹈的结尾部分,随着最后一名战士的倒下,巨大的红旗覆盖过烈士身体并铺满整个舞台时,那种饱满的情感、高远的立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令人荡气回肠!舞蹈没有花哨的语汇和华丽的布景,却简练有力的凸显主体,张扬个性,寓意高远。

二、舞蹈作品创作,离不开深刻而动听的音乐

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在理论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形象上的理解。例如,一个舞蹈家和一名画家同时听一首名曲,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就会不同。画家脑海里出现的是画面、构图、布局、是各种色彩、明暗的对比。舞蹈家则会根据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音响的强弱、脑海中不断闪烁着各种跳跃,旋转和时而翻腾激烈,时而舒展委婉的动作形象。虽然二者理解不同,但他们都是欣赏者。

三、观察生活是舞蹈创作的必要条件

一切艺术创作活动和过程,都需要在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和带着艺术审美情感体味生活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它们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对于舞蹈创作而言,更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源泉,只有认识生活才能更好的表现生活,而深入生活则是创作的必要条件。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贾作光生长在东北,年轻时酷爱舞蹈,曾跟随日本现代派舞蹈家石井漠学习,后在北京组团,并亲自登台演出。由于生活积累不足,无法走近群众,了解民间,以至于他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后来,他认识到自己的积累不足,便再次回到家乡,从东北一直探究到内蒙,深入了解内蒙当地民风、民情,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扎根基层,探索本土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逐渐深入体悟到内蒙人的质朴、好客和友善,对蒙古民族舞蹈的了解有了质的飞跃。基于对生活的体悟,贾作光相继创作出《雁舞》、《牧马舞》等优秀作品,不仅受到了蒙古人民的欢迎与敬仰,也受到世界舞蹈界的瞩目。因此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深入生活进行研究、整理素材,本着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原则,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浓厚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四、舞蹈创作与舞蹈编排的基本条件

在舞蹈艺术表演中,人的形体动作所体现的是一种符号功能,舞蹈创作与舞蹈编排必须积累丰富的舞蹈语汇,创作才会一气呵成;还要具备良好的乐感,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理解不仅限于理论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音乐所表现情感及音乐形象进行多方注释,加强理解;最后,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想象能力。艺术应该是自由的,充满想象力的,想象力是创作的翅膀,是编导的灵感催化剂,缺少想象力的舞蹈是不完美的。舞蹈是以满足观众情感上的享受和娱乐为目的,在舞台上创造出美的形象和意境的艺术形式。所以想象力对于舞蹈来说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熟悉积累专业素材,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1、多看多学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动作)的丰富,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只有舞蹈语汇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在创作舞蹈作品时,素材才会信手拈来。舞蹈动作要不断的实践练习,才能找出它们演变的规律,再根据它们的规律对舞蹈动作进行优化发展。另外,在闲暇时间,要多去关注人民群众的劳作生活,或许,我们针对他们的劳作或其他动作进行分析,能够得到一种动作规律,再进行提炼美化,使之成为舞蹈精品。

2、对各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

众所周知,舞蹈艺术创作对人体动作要求是很高的,所以,舞蹈家不仅要能调控人体动作,还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其它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作品表演添砖加瓦,给予人民群众一种艺术熏陶。

(1)首先,舞蹈编导要对各种风格的音乐有很强认知。只有熟悉每种音乐的韵律,节奏,情感等元素,在舞蹈创作中,才能够利用音乐,让其成为舞蹈创作推波助澜的辅助元素。

(2)要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舞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图和画面,二者都非常重要,在舞蹈创作中,一个好的构图能让这个舞蹈显得更加生动,更加的丰富深刻。死板,墨守陈规,毫无创新的构图,会让人民群众感到审美疲劳,毫无艺术价值。

(3)了解灯光、服饰的综合运用 。一个舞蹈作品要想深入人心,舞蹈灯光的配合是不可缺少的,灯光对舞蹈氛围不断的进行浓烈的渲染,将群众带到本次舞蹈所要表达的意境当中。

舞蹈服装是由设计师来完成的,但是舞蹈编导要对舞蹈服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告知设计师设计出符合舞蹈作品风格的服装,给舞蹈表演起到渲染的效果;这个要求一般要考虑两点:其一是所设计的服装要符合舞蹈的风格,让观众看到服装就能知晓这部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其二是所设计的服装要能够符合舞蹈意境当中人物的身份和特征。此外,服装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表演艺术,好的服装,可以塑造作品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得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4)舞蹈编导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充分发挥编导的想象力,在舞蹈艺术作品创作与编排中非常重要。一个创新、具有感染力的想象,就具备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舞蹈具有独特的色彩,这是作品打动人心、感染观众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3、体现舞蹈艺术价值。由于市场经济地冲击,许多舞蹈演员将舞蹈表演作为一种获取个人利益的手段,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能安于现状,要立足长远,将覆盖在舞蹈艺术表面的功利思想去除,使舞蹈的艺术价值可以得到体现。舞蹈演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自身价值取向,在舞蹈表演中体现出精神主旨,体现出舞蹈的艺术价值,保持舞蹈艺术的纯粹性。

结语:创作与编排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应融入诸多的因素,好的作品能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从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中,领悟一种精神情操的美,使人们对生活、对社会产生一种深切的爱,这就很好地起到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需要优秀的舞蹈编导深入到生活中去体验,因为有了体验,有了生活的经历,创作与编排出的舞蹈才有灵魂、才有生命、才是真实的、感人的,才能引起共鸣。

参考文献:

[1]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M]. 高教出版社,2004。

[2]舞蹈训练与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3]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4]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流变[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9.

[5] 谭昊.舞蹈的编排与创作探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0):109.

论文作者:李文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刍议舞蹈创编的重要因素论文_李文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