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导入常用方式分析论文_熊小惠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导入常用方式分析论文_熊小惠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心小学校 四川省 泸州市 646121

摘要:在小学阶段,几何图形的学习贯穿始终,几何图形的概念学习是小学几何图形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深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对当堂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重视几何图形概念的学习就更应该重视概念教学的导入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图形;导入方式

几何图形的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小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掌握基本几何知识具有启蒙作用,更是对初中乃至高中的几何学习的都有重要意义。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概念学习是数学几何图形知识体系的基础。在几何图形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几何图形的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几何图形教学的第一步,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关键。

要想上好一堂课,导入是关键,有一个好的导入,整节课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从时间上来看,导入是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个环节,从方式上看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一节课的兴趣,从教学目标来看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本节课学习氛围。基于此,小学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好几何图形知识,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几何图形概念学习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实物观测导入几何图形概念学习

在小学阶段,学生所学习的几何图形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长方体、正方体等。这些图形都是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直接找到并进行观测活动的。采用实物观测导入,对学生来说是最直观,也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在几何图形概念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当堂课所需要的几何图形实物,利用准备好的图形引导学生观测,从而理解几何图形的特概念和特点。利用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实物特点,结合当堂课所学内容,从而轻松引入几何图形的概念教学。实物观测导入概念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很适用,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的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

二、动手制作导入几何图形概念学习

动手是动脑的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制作几何图形从而导入概念教学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加深对所学几何图形的特点记忆。小学生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好奇心都很重,尤其喜欢动手制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动手制作导入概念教学,抓住了他们喜爱动手操作的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发现和总结所制作的几何图形的特点,从而巩固和加深了对几何图形概念的认识。动手制作导入比较适合于中段和高段数学中的平面几何图形概念导入,比如: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这些图形制作简单,符合学生对制作的爱好与兴趣,也符和中高段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能够较快地完成制作,利于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便于教师导入后的教学。

三、趣味导入几何图形概念学习

趣味导入就是利用与课堂相关的趣味知识来导入新课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利用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典故、歌曲、游戏、猜谜等方式来导入新课。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诺就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趣味导入几何图形概念教学,避免了平铺直叙的无趣,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几何图形的概念教学中,趣味导入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认识圆的概念时,讲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在认识三角形时采用猜谜:80多岁老爷爷走路;利用图形儿歌: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正方形。长方形:长方形两边长横像柜子竖像床 再来一个大梯形爬上天空摘星星。三角形:三个角,尖尖的,三条边,直直的,三角三边紧相连。小圆形:没有角,像个车轮转转转,像个钟面圆又圆;通过趣味导入几何图形概念,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作用,并且导入时间花费较少,对学生进入学习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四、类比分析导入几何图形概念学习

在小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中,几何图形相互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比如长方形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圆与圆柱、圆锥等。因此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概念时,时常会用到类比分析的方式来导入教学。通过类比分析导入能有效地利用知识迁移的规律,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强化数学知识,锻炼学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时,我们可以利用以前所学习过的长方形作为引入,通过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认识新图形,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从而形成对新几何图形的概念认识。通常这种类比分析导入的方式应利用在中高段的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导入中,在学生已经对一些平面的几何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再利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导入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概念学习,让学生能较快较好地掌握新几何图形的特征,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五、设疑导入图形概念学习

疑问是发现的开始,是找到知识大门的引路石,是打开知识大门的敲门砖。在几何图形概念导入中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激发疑问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起到启示和诱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几何图形学习中,对设疑导入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设置疑问: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们知道了,它们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那么在圆柱中,有几个面呢,它的面又有哪些特点呢?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打开学习知识的大门。设疑时既要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要有一定的难度,抓住几何图形概念学习的重点和关键进行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归纳。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几何图形的概念学习中,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更能为接下来的几何图形的深入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由此看来,几何图形概念学习的导入是十分必要的。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几何图形概念知识的接受情况,采取新颖有效的导入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几何图形学习,增强对几何图形的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晓伟《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4年02期

[2].闵元东《重视课堂导入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论文作者:熊小惠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导入常用方式分析论文_熊小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