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孟强

三甲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孟强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430033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三甲医院对口托管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概括,全面分析了在三甲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程中在人力资源调配、资金流转、物力使用、服务理念、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自身水平。

【关键词】三甲医院、社区服务中心、托管服务、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234-01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内容,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6]244号)和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武发[2006]24号)、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武政[2007]63号)精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深化大中型医院(指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对口支持基层卫生机构工作。作者就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托管的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了三甲医院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优势,对托管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一、一般资料及问题

1、资料来源

资料与数据来源于2007年7月---2008年5月我院托管的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管理财务收支报表、门诊量、住院量、群众满意度调查、我院托管社区医疗事务办公室工作日志。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及存在问题

(1)人员配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为街道卫生院改制而来,在托管期间,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和财务收费均是一个人负责,而且是全年就一个人上班值守,无换岗;医生除正常门诊外,要忙于各种烦杂的事务性工作,无暇拓展其他服务项目。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窄,很多病人输液、看门诊宁愿选择去远一些的大医院也不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足以显示我院托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数病人是自费病人,低保户,辖区灵活就业者和在辖区企业工作的外来人员等,仍缺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这部分人群约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群的50%。这些看病靠自费的居民,小病拖成大病,重病得不到救治。

(2)业务人才缺乏正规培训,业务能力差。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以前从事的是专科诊疗项目,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从单一的生物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推行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促使医护人员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各种转岗培训,短期针对性培训是提高社区各种人员综合能力的一种途径。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流失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社区卫生服务属于非盈利性机构,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均无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少数人完全是凭一种理念、精神在进行工作,这种纯粹的奉献精神能维持多久,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长期处于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相对扎实,但基本医疗技术无法与大医院比,老百姓的信任度相对较差。大医院出现一“号”难求,社区医院却病人稀少,原因在于社区医院没有知名的专家和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

二、解决对策: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

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考虑到社区就诊患者的疾病谱,有针对性的建立全员培训计划,要从政治理论,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医疗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的培训计划,努力创新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和挖掘潜能。如:拟开展“社区卫生工作者急诊急救能力培训”;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培训班”、“高血压合并症的社区防治”、“规范使用阿司匹林”、“高血压急症的识别和院前处理”等主题培训。

建立一种长效的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的机制,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提高老百姓对社区服务信任的保障机制。

2、坚持专家、骨干、优秀医务人员社区坐诊制度,提高技术能力,打造技术品牌。

为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力量,我院派出具有相应工作资历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出诊、会诊、开展专题讲座或义诊、咨询等方式实行对口支援,并进行技术指导。优先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检查项目;利用技术优势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科研服务项目;定期为辖区的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教育讲座。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家庭病床管理技术规范,免费培训、进修卫生技术人员,开展适宜技术推广等。对有条件成立住院病房的社区中心应派出医疗和护理上有资历,有经验,有热情的优秀人员参与病房的建设,以个人带动团队,全面提高社区职工的业务素质,充分拓展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和服务项目。

3、建立双向转诊“直通车”,推进分级就诊和双向转诊工作

建立和完善“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双向转诊制度,对社区急、危、重症患者向上转诊开设“绿色通道”,优先解决入院床位;我院可以积极向临终关怀患者、术后康复期患者等适宜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治疗、康复训练的患者介绍向下转诊地点、条件、收费、流程等事宜。将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手术或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治疗和康复的患者;需要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的患者,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治疗。

4、加强社区中心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社区已成为推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心任务,对社区居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防治疾病、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5、发挥青年社区卫生服务行和团组织的作用,开展“结对子”工作

以我院新一届团代会为契机,把临床上有技术、有热情的青年医务骨干组织成一个队,开展“一对一、手拉手”工作,带动社区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技术上给予社区青年医务工作者指导和帮助。增加沟通,互相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工作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开展操作互评、临床中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等。

论文作者:孟强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三甲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孟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