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邱新河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邱新河

湖北环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4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之际,建筑事业的发展越来越为迅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镇都处处可见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为了赢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建筑工程不仅在管理方面越来越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而且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文中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 导言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系,涉及到了人员、成本、材料、机械、质量、进度、安全等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而施工质量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于工程管理人员而言,就应该对管理工作加强重视,认识到当前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存在的缺陷不足,通过有效手段进行弥补优化,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的和谐发展。

2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复杂,工程量浩大,人员的流动性极强,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涉及面广,所以,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很大的难度。如今有许多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机制缺少科学性,分包单位的施工范畴划分不合理,甚至有些分包单位的实力与所承担施工项目的难度严重不符。另外,对施工环节的管理也存在明显的漏洞,技术、材料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工作无秩序,导致常常出现纰漏。

2.2 成本与质量之间问题

建筑工程需要在规定的时限内竣工,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根据这一时限对建设成本和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然而,有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选用劣质建材,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材料问题导致质量不达标需要返工,也会使成本增加,出现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2.3 监督力度存在的不足

经过长时间积累,我国建筑工程现有的监督制度已经趋于成熟,然而却仍有许多缺点,比如说,工程承包制度和监理机制都存在缺陷。其主要问题在于作为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如果未能及时将分包单位出现的问题进行上报提醒,将导致总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在施工时,也会为了节省成本采用劣质材料。另外,激励机制和监理机制的不健全,也使监理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在工作中常常出现差错,最终导致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4 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此行业的员工录用标准较低,其主要的一线施工人员都来自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虽然这一部分的劳动力具有许多独有的优势,而且也是在持证上岗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但却避免不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所以,就要配备技术过硬的管理者进行监督。如今施工单位间的竞争也不像从前那样都依靠技术和规模,而更主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方面的许多缺陷都是因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缺乏责任感和专业素质引起的,且问题十分显著,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2.5 材料与设备管理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设备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因为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购置的负责人或是验收人员的工作不到位,而引起的建筑材料问题以及施工设备问题在工程实际当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单单是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是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控制,甚至是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问题。另外,施工单位盲目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型设备,或是过分保守,不敢使用新型材料和新型设备,同样是其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 树立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意识

意识是任何行为行动的先导,只要有了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意识才可能有采取相关行动的举措,所以有良好的建筑施工管理意识是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条件。第一点,要重视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在建设单位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宣传工作,让各个工作人员都认识其重要性,从而将管理和质量控制意识带入到工作中去,只有这样工作才能真正得到落实。第二点,建设单位该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对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实施程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划分相关的责任制度,让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让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执行。

3.2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

就目前而言,许多建设单位还没有更新自己的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使得其与时代相互脱节,无法真正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发展,这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有许多建筑单位在管理制度方面只是虚有其表,没有将其真正落实下去,从而使得管理效果低下无法真正达到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所以就当前状况而言,要想提高工程质量以及管理效果,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第一,建设单位要重视管理部门的人才培训,选取专业的人才组建管理小组,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第二,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全面性以及周期长的特征,因此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时,要尽可能考虑全面,要落实绩效考核、项目经理责任制度等管理制度,创设完整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第三,建筑工程各个工程小组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形成强烈的团队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管理。

3.3 加强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首先,在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做好充分的实施前准备,依据相关的制度以及程序规定完善各种手续,确保后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成立相关的专业小组对于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来说至关重要;其次,为了确保决策阶段的工作顺利开展,就要积极准备招标工作,极大程度上保证招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并且符合各项规定的要求,要打破传统的价格为首的判断标准,要真正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施工单位并与其订立合同,并且在签订合同时明确只有所有的工作成功验收才算这个活动的最终完成,而且要实时检查设计图纸,保证整个图纸的设计真正符合实际要求,另外,要对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真正做好技术的交底工作,促进施工的有效开展;最后,在工程竣工阶段,要严格根据质量要求进行工程的验收,对于不合要求的要严格重新返工,只有在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满足要求之后才能算作整个工程项目的结束,也只有这样工程质量才可能全面提高。

3.4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以及质量控制过程中,是直接参与人,所以,要想提高整个管理的质量,需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首先,专业技能以及知识的培训是对管理人员的第一要求,只有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才可能对管理提出专业的意见与建议,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其次,要充分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绩效考核以及责任制度,要落实好奖惩规则,让管理人员更好的明确自身的责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将施工质量作为管理的生命线,并实施科学系统的管理措施,既能促进企业获得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由此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尤其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过渡期间,更应依靠严格的质量控制,针对各环节实施创新管理,使其在目标明确的管理状态下奠定企业坚实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雷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城市地理,2016(12):106.

[2]孔志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232.

[3]陶文林.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J].低碳世界,2015(1):176~177.

[4]陈明,国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4(13):59~60.

论文作者:邱新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邱新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