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雷雄飞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雷雄飞

雷雄飞 (重庆市合川盐井中学 重庆 401520)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化、网络化极大地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改变了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现代化信息技术介入美术课堂教学,并且在美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已势在必行,它集合了传统美术教学的优势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一体,成为基础教育腾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高中美术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6-042-02

依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能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特点。在现有的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四大类的作品介绍以及美术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因而,在课堂欣赏教学中,需要链接的信息量很大,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作品数量大。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进具有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整合,才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里完成美术欣赏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审美水平

在美术教学中, 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美术欣赏, 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像和声音,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美的形象性特点, 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 而是用形象思维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此创造了契机。它的魅力所在, 不仅是直观形象、光色绚丽和悦耳动听,还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能造就出想象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例如,在讲授外国油画作品时利用课件制作,向学生放映幻灯片: 米勒的《拾穗者》,透明、 辽阔的画面,学生似乎感受了广大劳动者的艰辛, 在心灵上唤起健康与美的情绪;《自由引导人民》强烈的明暗对比, 强烈的运动感和悲剧气氛, 令人触目惊心. 画面以昂扬的激情赞颂法国革命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唤起学生对封建统治的憎恶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波提切利的《春》, 画面上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芳香袅袅的风吹拂着结满金色果实的橙子林和树木间的羊齿叶, 它们不断的颤动闪烁出光影; 郁金香、银蕾花、 水仙等鲜花, 犹如织在地上的刺绣, 遍地盛开。 而当《无名女郎》出现在屏幕上时, 学生们对画面形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主人翁 她那高傲的双眸以及脸上呈现出的淡淡忧伤, 画面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了令入遐想的韵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 "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 对美感来说就不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直观的美术形象, 从而让学生在美的领域里, 能鉴别出什么是自然美, 什么是社会美、 什么艺术美, 开阔了视野, 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素质。

二、降低教学难度,获取更多的信息

利用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从而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如在课前编辑好课件,教学中就能将课题的知识点,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如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省了使用传统手段所需用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例如,在讲述19世纪欧洲绘画的美术作品时,四个画派的区别及各自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就不可能在有限课时内有较全面的比较和分析,能欣赏二、三幅作品时间就很紧张了。而现在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前将选择好的作品图象,文字说明和作品图解分析等素材组合制作成课件(如PowerPoint)。在教学时重点分析每一位作者一、二幅作品后,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较多地、系统地、连续地、反复地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包括教材上因篇幅限制而没有介绍的优秀作品)。这样,在一节课中能比较轻松地让学生多欣赏三十余幅作品,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机会和空间。

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造热情

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是教育终身化,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在上《色彩的要素》一课时,我事先准备好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大家感受色彩的冷暖,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些是暖色,哪些是冷色,在不同的环境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不同的变化。无形中加强知识的连贯性,增大信息量的效果,显示了基于多媒体基础上的美术教学的优势。 本节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力求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悟出所学知识点,而将色彩理论放在学生感知之后。改变以往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课的开始部分从红、黄、蓝、橙、紫、绿 六种颜色入手,引导学生联想自然界中的事物,o谈对色彩的感觉,初步认识冷、暖色以及冷、暖色的相对性;再通过一些反映自然、生活、绘画的图片加大信息来源,让学生判断冷色、o暖色的画面,使学生的认识与色彩理论结合起来。在学生认识冷暖色的基础上,引出对比的概念,通过色相的比较,找出哪些色是强烈对比、o哪些色是柔和对比,在学生认识强、弱对比的基础上,出一组图片供学生欣赏,让学生自己评议,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它对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挖掘硬件和软件的潜力,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国美术教育 , 2003年第四期

[2]魏亚楠.探析高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05

论文作者:雷雄飞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雷雄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