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论文_孙旭,任蕊,岳玉雪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150)

【摘要】目的:验证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21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114例)和氯丙嗪组(107例),行双盲双模拟对比研究,两种药物治疗剂量均为200~800毫克d,疗程8周。治疗效果指PANSS和PANSS的规模(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结果:治疗结束后,PANSS和BP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PANSS减数比:喹硫平组(65.9+27.8)%,氯丙嗪组(66.5+26.4)%;总临床疗效:qui组68.1%,氯丙嗪组69.6%;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喹硫平组的不良作用小于氯丙嗪组,活动减少、震颤、痉挛、aka、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头晕,明显低于氯丙嗪组(P<0.01或0.01)。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丙嗪相似,氯丙嗪的疗效低于氯丙嗪。它是一种有效且耐受的抗精神病药。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氯丙嗪;喹硫平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159-01

为了验证国内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采用随机双盲双重模拟方法,并以氯丙嗪为对照药物进行了临床研究。

1.对象和方法

入选标准:所有成员均为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健康研究所,上海心理健康中心,北京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天津安丁医院、济宁精神健康院、北京安庭医院、大连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年龄18岁至65岁。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疾病、严重的内部性分泌物疾病、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血液病、青光眼,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在研究的第一个星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和抗躁狂药物的患者不能接受洗衣机;在纳入前2周内接受电休克疗法治疗;在研究的前四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

1.1 喹硫平组

114例,男性65例,女性49例;年龄18~63岁,平均(33±11岁);该疾病的平均年龄(26岁±8岁);住院人数中位数为1.2;诊断分类:

有66例偏执型、31例未形成、4例青年、2例紧张型、1例单纯型、3例其他类型、7例精神分裂症。BPRS的总分是(48.3++10.3),而PANSS的总分是(87.9++18.6)。

1.2 氯丙嗪组

107例,男性48例,女性59例;18~63岁,平均年龄(35±11)岁;该疾病的平均年龄(27岁±9岁);住院治疗的中位数为1.4。诊断分类:55例偏执狂型,37例未成形型,2例张力型,4例其他类型,9例splits。BPRS总积分被分成组PANSS的总分是(85.1±16.5)。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方法

观察指标:(1)疗效评价:以PANSS、BPRS和临床疗效评价工具总体印象量表(CGI),在小组和治疗后1、2、3、4、6、8评估这个周末。(2)安全性评价:采用治疗药物侧效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疗效评价。实验室检测包括肝功能、心电图、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液常规、尿量、血压、体重等,在第4周结束时的治疗和治疗各检查1次。

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用于连续变量,非连续变量用chi2或Fisher概率进行精确检验。治疗组与临床中心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纠正。以上数据由SPSS 8.0统计软件处理。

3.工作临床疗效

工作BPRS和PANSS量表评分:1周治疗在周末结束时,喹硫平组和BPRS的氯丙嗪组、PANSS评分和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性症状分别与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BBB0)见表1所示。治疗前8周BPRS评分,PANSS评分和阳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PANSS减法率喹硫平(65.9++27.8),氯丙嗪组(66.5++26.4)%。

表1  奎硫平组与氯丙嗪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例数)

注:括号内数据为百分率,χ2=0.939,P=0.81;奎硫平组1例,氯丙嗪组2例只治疗了1周便脱落,故此3例不纳入疗效分

4.讨论

国外研究表明奎硫平可以缓解精神分裂症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治疗和预防,可与氟哌啶和氯丙嗪相媲美,提高认知功能;很少有锥体外侧效应,通常不会引起急性肌肉紧张和催乳素升高,而且没有粒细胞缺乏的迹象。本研究表明,国内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呈阳性,其效率为68.1%,与氯丙嗪(69.6%)相似。本研究表明喹硫平与氯丙嗪均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但喹硫平的病例数低于氯丙嗪。在本研究中,一名患者在治疗初期被不良反应打断。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中国产的喹硫平治疗对精神点的治疗效果,推荐剂量为300~300毫克d,不良反应少,光照程度高,安全性高,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坤艳,李焕德.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奎硫平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2]宋丽,康明秀,杨建章.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论文作者:孙旭,任蕊,岳玉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国产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论文_孙旭,任蕊,岳玉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