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水平对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影响论文_彭攀1,陈莉莉2,沙永红3

1.吉首大学 湖南吉首 423000;2.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416000;3.吉首大学医学院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合并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非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和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再选取同时段100例经眼底检查未发现有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采集血样观察血清尿酸水平,并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非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和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0.05)。结果: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也就增加;可以通过血尿酸水平观察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关键词】血尿酸;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病程的延长以及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脑部、血管、肝肾等部位的损伤[1]。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长,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中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长,因此如何有效防治该病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2]。寻找有效评估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对于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次研究观察主要针对血尿酸水平与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合并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非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和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其中有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为51~82岁,平均为(60.5±7.6)岁。再选取同时段100例经眼底检查未发现有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本次研究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和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够配合随访观察。排除标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原发性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1.2判断标准

视网膜病变判断标准参照2002年国际临床分级标准依据散瞳后检眼镜检查,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两大类,六期。I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II期:出现硬性渗出。III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IV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V期:纤维血管增值,玻璃体机化。VI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I-III期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IV-VI期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1.3方法

三组均采集血样观察血清尿酸水平,并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所有检查者均空腹10~12h后次日清晨采集3mL静脉血样行血尿酸检查。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不同组别血尿酸水平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非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相比,#P<0.05。)

非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和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长,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世界首位[3]。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7%,并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该病的发病风险也不断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相对比较复杂,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造成的,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过量的葡萄糖通过戊糖旁路被代谢,从而促使了山梨醇水平的升高[4]。山梨醇可导致毛细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此外,高血糖可激活多元醇活性,从而提高了氧化应激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损伤进一步增加,促使微血栓的出现,进而影响了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本次研究观察中,非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和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繁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0.05),这说明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也就增加;可以通过血尿酸水平观察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高尿酸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尿酸症的出现主要与尿酸代谢异常有关,糖尿病患者通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激活了肾小球近曲小管膜上钠依赖性阴离子,从而协同转运体重吸收尿酸,导致尿液代谢尿酸水平下降,从而提升高血尿酸水平。

血尿酸是人体中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剂,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当机体抗氧化代偿能力增长时,血尿酸水平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引发了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肥胖以及高脂血症等并发症。此外,有文献指出,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时,尿酸可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从而出现了血管炎症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加重了糖尿病,从而引发了微血管并发症,加速了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因此,血尿酸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机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曼云.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血尿酸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6):106.

[2]曹雪霞,王立.血尿酸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相关因子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14(3):182-184.

[3]孙珲.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2(24):4992-4993.

[4]康俏玲,符艳.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5,25(10):1150-1151.

论文作者:彭攀1,陈莉莉2,沙永红3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血尿酸水平对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影响论文_彭攀1,陈莉莉2,沙永红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