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科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科学地看待科学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科学社会主义当做科学看待,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恩格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他并且认为这是社会主义者应该时时刻刻地注意的重要问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1页。)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时候,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需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发展的今天,重温恩格斯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提供的是科学方法,而不是教条

社会主义思想在经历了三百余年空想历史之后,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6页。),因而变成了科学《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阐明了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原理。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并没有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要求社会主义者在运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原理时,“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页。);指出,社会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6页。)这就是说,一定要科学地看待社会主义,把它当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把它的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列宁和毛泽东结合本国实际成功地运用了科学社会主义,也使社会主义理论获得了新的发展。然而,回顾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也会看到,非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的态度始终存在着,并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不正确倾向和不良后果。非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就是不把社会主义世界观当做科学方法,而是当做教条,不把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而是将其脱离实际地到处生搬硬套。这种非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科学的态度,具体表现可能不完全一样,但都构成了坚持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严重障碍。在社会主义运动内部,它导致了两种突出的错误倾向和不良后果。一种是“凡是”论的错误倾向和不良后果。由于把社会主义世界观当做了教条,到处生搬硬套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非得翻翻书本不可,非要看看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讲过没有。书本上写了的,就是正确的,没写的,就不是正确的;讲过了的,就可以干,没有讲过的,就不能干;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探索,往往加以怀疑和否定。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思想,就都是经过争论之后才成为指导思想的。这种错误的倾向曾经严重地束缚了无数社会主义者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发生重大失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得不够好的重要原因,也留下了非常惨痛的教训。另一种是“过时”论的错误倾向和不良后果。由于把社会主义世界观当做教条和到处生搬硬套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做法并不成功,于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过时”了,“不灵”了,进而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这种错误倾向及其不良后果,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显然,非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的态度,过去是、今后也将仍然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障碍。因此,社会主义者要特别注意克服非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的态度,要把《共产党宣言》等社会主义纲领性文件提供的思想当做科学方法,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二、《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真理的开端,而不是终结

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后,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有了实现解放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者虔城地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真诚地把马克思、恩格斯视为自己的伟大导师。然而,人们却很少思考,《共产党宣言》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也具有历史的局限性,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也很少思考,《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纲领性文件诞生的更重要的意义在哪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思想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什么?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视为社会主义真理的终结,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视为关于社会主义的终极真理。这特别表现在人们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采取的革命措施的论述和关于未来社会特征的论述的认识上,这些论述被当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固定模式或完备方案。

在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摆在社会主义者和人民群众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共产党宣言》等社会主义纲领性文件中的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所应采取的革命措施的论述和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的论述,很自然地成为人们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任何先例和经验可供参考借鉴的情况下,看一看社会主义导师对于问题的分析和意见是绝对必要的和正确的,但将他们的分析和意见当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固定模式或完备方案就不恰当和不正确了。这是社会主义各国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往往从原则而不是从实际出发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依据书本而不是依据国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

这种非科学的态度,其实恰恰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完全不赞成的。马克思、恩格斯从未认为他们发现了终极真理,而明确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在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时代的条件达到什么程度,人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他们也坚决反对人们把他们的思想当做固定模式或完备方案。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的时候,他们就明确地指出,“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他们也明确指出,他们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而且由于历史条件和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229页。)直到他们的晚年,他们都不仅一直在发展自己的思想,而且也一直在反对对待他们的思想的非科学态度。恩格斯在谈到他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特征的论述时明确地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19—420页。)他们从来“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19页。)也不能提出这样的现成方案。这不仅是因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如何进行要取决于未来的历史条件和实际情况,而且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同其他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3页。)恩格斯还郑重地声明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28—62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他们自己的思想的这些认识,决不是他们的自我谦虚,而是他们追求真理、对待真理的科学态度。依据这样的科学态度,在纪念《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怀念我们的导师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提出如下的认识:《共产党宣言》作为社会主义纲领性文件的诞生,是社会主义真理的开端,而不是社会主义真理的终结,其意义不仅在于它将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首次公布于世,而更重要的在于它是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论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揭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的真理性认识,而更重要的在于它开辟了从社会历史发展实际出发来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真理之路。

三、邓小平是把社会主义当做科学看待的伟大典范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去世也一个世纪有余了。

历史的变迁既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分析、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大趋势的揭示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基本原则的构想,也提出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没有遇到的因而也无法回答的问题,如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国家两种制度的对立与共处、经济落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等等的问题。这恰好说明,《共产党宣言》代表的新的社会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必须继续坚持;而《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社会主义具体原理和结论是历史条件的产物,需要不断发展。同时,这也就给社会主义者提出了要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一方面必须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个别结论,必须根据时代条件和实际情况去研究、运用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对于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都进行过一定的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并作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但是,“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特别是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没有完全搞清楚。

邓小平在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作出了新的伟大贡献。他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社会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同时又坚决主张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际情况发展社会主义理论,讲出了许多前人没有讲过的新话,做出了许多前人没有做过的新探索;既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又有新的突破。他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也没有现成的方案,“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依据这种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的态度,他以自己敏锐的思维准确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了起来,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这一新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把科学社会主义大大推向了前进。无疑,邓小平是把社会主义当做科学看待的伟大典范。

人类历史不会停止前进,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伟大力量就在于它同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在于它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把社会主义当做科学看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沿着《共产党宣言》开辟的从实际出发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真理之路前进,就是社会主义者对《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最好纪念和对社会主义伟大导师的最好怀念。

标签:;  ;  ;  ;  ;  ;  

科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