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_关康强

广东耀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推进,我国的建筑物的数量以及建设的规模都有了发展,这直接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和房地产等行业逐渐进入到发展的顶峰时期。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房地产社会市场的发展,满足我国人们对于住房的高标准,需要建设高层的建筑,从而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这不单单大大的解决了我国人口对于住房的需要,还使得高层建筑物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数量也逐渐增大。为此,使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可以使得房屋的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提升,本文将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望给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1前言

当前,我国在进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建设时,往往使用的是剪力墙的混凝土结构,这种混凝土结构的墙具有较大的使用优势,其不单单具有较高的承压性质,且耐久性较强,此外,在防火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这种剪力墙的钢筋混凝土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其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而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最终影响到房屋建筑的质量,使得其质量低于设计的标准。为了切实的处理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技术人员针对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缺陷,设计了一种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施工的期间,可以使得变形缝被临时性的宝库有,然后采用一种高等级的膨胀砼浇筑而补齐,这种操作办法使得原有的缝隙被消除,进而保持了建筑物的无缝连接,使得后续的浇带施工技术可以顺利的实施。混凝土的后浇筑施工对于混凝土的收缩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避免了大型裂缝的出现。[1]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较多意外的事项,从而使得施工的环境影响到施工建筑物的质量,为此,我们要对施工的技术提出更多的要求,以便满足施工的高标准,实现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长久发展。

2工程施工的实例分析

以某高层商用建筑的施工为例进行分析,其施工的结构类型一般是框架剪力墙以及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物的内墙位置有陶粒轻质的混凝土,该高层建筑物的面积总数包含地下室达到了8*103m2,且建筑物的总体建筑层数达到了23层,总高度在73m。[2]该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混凝土的规范相互比较,超过了其可以伸缩的最大缝隙的间距,为此,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地基的图纸条件以及其土质的形式来确定,综合分析其上部结构的特征,从而使得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量在最小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使得建筑物的施工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经过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终采用后浇带法来实现建筑物的施工浇注工作,把该建筑物的主楼的地基等进行整体性的施工和规划。该工程的施工主要环节在于?避免沉降而采取的模板支护?使得地下室的顶板和底板的施工发挥出支撑和防水的作用。

图1 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图示

(1)模板的支护问题。下图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系统图,施工中的模板支护十分关键,需要按照建筑物的施工设计严格的提出,且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来定制浇筑的具体方案。[3]浇筑工程施工的主体部分结束支护,才能进行后浇的混凝土施工。若是较为传统的模板支撑系统,则很难使得自身的重量被顺利承接,这时,为了有效的提升浇筑的力度,需要在施工中进行计算,使得模板的支撑系统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使得整个模板的承载应力得到减少。[4]

(2)地下室的浇筑施工中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在进行该建筑物的主体后浇带施工的2个月后,其原有的混凝土的结构已经达到了承载变形应力的标准。在地下室的施工中要对其中的混凝土的顶板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作为施工中的重点环节。

图2 地下室的后浇带施工示意图

3后浇带施工的具体作用

一般来说,后浇带施工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具体如下所示:

3.1后浇带施工可以使得沉降差被有效解决

为了使得高层建筑物的主楼以裙房的沉降差的问题得到很好的处理,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设置后浇带,从而使得建筑物的主楼和裙房之间被隔断开来,进而完成建筑物的施工,后续在加入混凝土的浇灌,实现两者的相互连接。在施工之前,要充分的考虑两个阶段的实际负载情况,然后实现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对沉降的计算,可以对主楼以及裙房的沉降差进行预留,从而实现两者在施工结束后保持在一致的水平。

3.2避免温度的降低而带来的巨大影响

高层房屋建筑物也很容易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对于建设成功的混凝土,其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使得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出现变形的问题,从而导致其内部的结构部件中出现数量不等的裂缝。为了尽量的避免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出现收缩和开裂的问题,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做好裂缝的预留,从而使得混凝土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可以做到自由的收缩,进而使得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得到大大的提升,在保障建筑物的坚硬程度的同时,也使得其受到温度的影响降低,提升其抵抗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5]

4建筑物的后浇带施工技术

4.1模板施工方面

在进行建筑物的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在施工中留下一些残留物质,这些残留物质会影响后续的施工作业,为了使得这些残留的物质更加容易清理,需要把垫层的面高提升,从而使得这些残留的垃圾在后浇带的底部,然后在通过水泥砂石的覆盖作用,对其磨平处理。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振捣过程不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进行浇筑的前期,需要根据框架梁处的施工缝隙的挡板堵塞等问题而对其设置钢管,从而起到支撑的作用。此外,还需要依照钢筋的间距对后浇带进行设置,而其两侧位置的模板还需要做好连接和稳固的工作,使得其更加的容易后续的拆卸等,以便于更好的实现一次性的使用。在进行后浇带的模板拆卸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病在后浇带的二次浇注混凝土的施工前后,使得梁板在长期的悬臂状态下受力,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梁板的拆卸,只有在经过一定的评估之后,确定其混凝土的二次浇注的强度在设计值的3/4之后才能进行拆卸工作。

4.2后浇带的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1)材料的选择方面。现场的施工材料会随着周边的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在现场中所使用的砂石以及各种混凝土材料的含水率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进行后浇带的混凝土的浇灌中需要使用没有收缩的混凝土,同时尽可能的提升混凝土的强度问题,并使得其和先浇混凝土的水平保持一致性。

(2)确定浇灌的时间。为了使得浇灌的效果达到最佳的水平,不单单要选择材质较为优秀的材料,还要注重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并结合实际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沉降后的浇筑工作需要等到建筑物的沉降问题稳定之后再进行施工。

4.3钢筋问题的处理方面

建筑物的固定中最主要的基本元件就是钢筋,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灌之前,要对钢筋的数量以及类型和规格等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并保障各个接口的准确度得到合理的对接。若发现其出现一定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解决。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混凝土的保护层的厚度,另一方面,还要使得混凝土的保护层的厚度得到科学合理的确定,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每隔一段距离就在钢筋的上面绑上一个保作为保护的水泥砂浆的垫块,并做好建筑施工中的捣鼓工作,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此外,还需要使得后浇带的钢板被有效贯通。若其模板的梁跨度以及板跨度没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则可以通过钢筋的配足使得其整体性更强。在施工中,还需要重点关注钢筋的保护工作,避免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踩踏问题,从而使得用于施工的钢筋出现严重的变形。此外,还要对钢筋做好防水的处理,避免其出现生锈的问题,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一旦出现雨水等问题要及时的进行保护,对钢筋采取覆盖处理。

4.4后浇带施工中的施工缝处理问题

(1)预留位置。施工缝是指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浇筑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浇筑的顺序来执行,从而使得混凝土之间的接缝更加的规范和合理化。在施工缝的位置选择上,要尽可能的考虑到钢筋的结构受力等问题,从而使得其结构的受力性质被科学的研究,同时在建筑的结构受力最小的位置进行位置的预留。

(2)清洁。在对建筑物进行浇筑施工前,要进行接缝处的连接预处理,在施工的接缝处发现的杂物要及时的清理,从而使得钢筋的正常性质,保障其钢筋在建筑物中的使用状态。此外,还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专门委派人员来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进行确定,从而选择更好的时间对接缝处进行有效的冲洗。混凝土在凝结轴,要用手来对其表面的凝结情况进行初判断,若手指的纹路出现在混凝土的表面,则说明其已经达到了初凝的状态。这时,要对其浮浆冲洗时,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这样才能使得其冲洗的位置露出一定的骨料。此外,还需要注重其钢丝网面的冲洗,从而使得其被冲洗干净。当混凝土达到终凝时,则需要先拆除钢丝网,辅助具有压力的水进行冲洗,若整个的冲洗过程受到模板的阻隔,则可另外开辟一个通道口,等到完全被清理干净之后再次进行封板。

图3 接缝处理示意图

4.5养护后浇带分析

为了使得后浇带的使用性能得到提高,同时增加其使用的寿命,一般使用一定的养护方法,常使用的是蓄水保养的方式对其进行养护工作。当砼浇筑工作结束之后,可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利用麻袋加水的方式对其进行氧化。一般养护的时间要控制在2周以上。此外,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后浇带的两侧以及其附近的位置被有效的保护,待到其强度达到设计的要求之后,再进行后续的拆除工作。在保障养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还需要做好超负荷的躲避问题。

5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分析

5.1按照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建设

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十分关键,施工的设计图纸是整个工程运行的基本标准,也是整个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在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各种计算的严密西,从而保障其施工的效果和施工的质量。此外,在后浇带的接缝施工中,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设计,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接缝处的混凝土的浇捣问题严重而导致的不严实的问题。最终影响到施工的设计强度,最终引发建筑物的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

5.2避免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施工的裂缝

在实施后浇带的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若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异性较大时,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否则内外部的温度差将导致其出现一定的干缩,进而发生形变,从而出现较大的裂缝,从而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需要在后浇带的周边利用钢丝网作为保护,从而当做侧模,依据钢筋板的间距,从而在堵头板的位置进行下刻槽。在施工中要严格的使用具有无收缩的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混凝土的新老程度不同而带来裂缝的问题。

5.3防水施工分析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作业中要做好防水的施工处理工作。在底板的混凝土施工前尽可能的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地下水的渗入,为此,要在垫层的上部加入一定的防水层,从而使得底版的康渗漏的抗渗漏的问题被有效解决。此外,在后浇带的半米处,要架设挡水板,从而避免在接缝处的雨水等进入到施工的去,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也可以使用材质为橡胶的止水带,从而实现防水的目的。

6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工程实例中采用了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使得其中的裂缝下降了60%。且建筑物的裂缝的大小和形状也在后浇带的施工中得到了显著的改变。本文以工程实例分析后浇带施工的具体作用,其中后浇带施工可以使得沉降差被有效解决,同时,避免温度的降低而带来的巨大影响。然后从模板施工方面、后浇带的混凝土的施工要求、钢筋问题的处理方面和后浇带施工中的施工缝处理问题以及后浇带的养护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在进行房屋的后浇带的施工作业中,需要注意按照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建设,同时避免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施工的裂缝,做好防水的问题处理。后浇带的施工建设所占的工程的面积比例不大,但是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施工建设十分关键。为此,我们需要针对后浇带施工作业中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妥善的处理好其中各方面的因素,并实现多方面的分析,避免其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影响,最终提升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水平,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亚强,贾宁.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

[2]邱洋.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J].科技风, 2012(10):171-171.

[3]夏全胜.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J].科技与生活,2010(7):105-105.

[4]张蔡润.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00167-00167.

[5]张森.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12):88-88.

论文作者:关康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试析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_关康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