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不仅与建筑工程质量密切相关,且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与建筑工程管理发展步伐不相匹配,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现状,探讨了如何提高创新模式管理水平,以期为建筑工程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发展方式的转型阶段,这就给相应的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的关键地位不容忽视。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需求,要及时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创新。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意义
1.1创新是历史潮流,符合时代要求
在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更迭中,创新始终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推动力。我国大力提倡和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风尚,实行创新与改革一体化的策略,推陈出新。创新越来越显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力马达和不竭能源。
1.2创新是建筑业完善与发展的需要
建筑行业作为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行业之一,它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优胜劣汰,创新作为推动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强有利因素,有着促进管理制度灵活机动,管理方式趋向科学化的巨大作用,是企业的落脚点。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方式都较为落后,已经难以跟上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步伐。这种落后体现在多方面,包括很多大型建筑企业都存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在上下级之间管理的任意性和强制性都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不良的影响,有时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企业意识不到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包括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2.2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筑行业内的人员素质并不高。自身素质原因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管理的应用效果,从而无法有效的满足当前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事实上作为当前工程管理中的一项软指标,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偏低问题的存在致使管理中无法有效的处理突发时间,对整体工程的进行带来了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工程管理方法不合理
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健全完善的体系制度,缺乏专业性的建筑工程管理团队。高素质,专业技术带头人员十分匮乏,从而无法在工程管理中拥有正确的引导和方式。在工程管理中,领导者往往是根据个人的经验来制定施工计划,而不是实际情况实际分析,分开对待,这难免会造成计划与实际脱轨的状况,引发多方不必要的矛盾。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3.1 注重创新意识,加快体制创新
企业高级管理者要重视和创新自身的施工管理意识。与此同时,还要适当的增加经费投入,不断吸收、引进、培养人才,培养管理者的创新思维,用发展和创新的观点来管理工程、经营企业。首要的是从源头解决问题,保证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在每一个具体的施工的项目开始之前,制定出具体的相关奖惩制度,严格控制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让从事的每一个员工都各有所职,各尽其职。其次就是有一套完整的施工工序,每一个工序中都有明细的工步,施工工序是否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完成程度。
3.2建筑工程管理在企业技术上的创新
施工管理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项目施工管理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占据市场,而且作为建筑工程单位对外形象塑造和对内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企业文化的创新主要包含了价值观同机构两个部分。价值观的创新完善,主要是改变传统式只看建筑工程绩效而忽视其他方面工作的理念。机构的完善创新,则包括了人才激励机构的创新化应用、建筑工程目标合理化确定等多方面机构的创新。
3.3建筑工程组织机构的创新
在旧的管理体制中,对责任分工不明确,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在施工时做到各个项目具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把明确的责任分布到各部门甚至个人身上,这样详细的规划,不仅使责任明确化,同时也督促着各方面人员工作的完成效率,并在施工的各个时间段制定不同的计划,保证施工有条理的完成。这样一来,工作节奏稳定且效率提高之后,项目部分公司的竞争力自然就可以得到大的提升了。对于企业来讲,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3.4建筑工程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日常工作和运营的基本准则,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自身的文化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建筑企业也不例外。传统的建筑企业文化,注重的是建筑工程的工程绩效,却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这样的企业往往没有长久的生命力。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够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因此,建筑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在不断的文化创新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企业文化的创新主要包含了价值观同机制两个部分。价值观的创新,是要改变只看工程绩效,忽略其他方面的问题;机制的创新,则是包括了人才激励机制的创新运用和建筑目标工程合理化等多方面机制的创新。建筑企业的文化创新了,管理模式也会随之进步,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就自然而然的跟进了。
3.5 有效的职能控制
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职能便是控制职能,通过控制职能的发挥,方能确保组织目标与围绕目标拟定的计划最终实现。企业加强项目工程的有效控制,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大有裨益。为此,在对项目工程进行控制过程中,应根据事先确立或因发展需要而重新拟定的标准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对出现的偏差及时矫正,避免偏差继续发展。项目工程的有效控制应覆盖事先、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均需充分发挥控制职能,从而为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四、总结
创新管理模式不仅仅是管理方法上的创新也是管理理念及管理目的上的革新。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及工程项目种类,完成由内而外的管理革新,突破传统老旧体制的限制与传统管理工作的思想束缚,创新管理思维,从根本上上变革建筑工程管理的方式及方法,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管理团队的业务水平,增加管理工作资金成本,完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外兼修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靓婧,庞俊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6):106-109.
[2]谢铭.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9):5-6.
[3]蔡晓枫.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5):138.
[4]陈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科技信息,2013(05):240.
论文作者:潘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