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工作底图批量制作方法探讨论文_程伟彬

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国土资源局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100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为了维护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方法,土地变更调查成。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涉及到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现状数据库,另一个就是遥感影像数据,通过使用外业实地调查的形式进而得到现阶段土地使用的情况,并且可以明确个别地区变化的信息。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完成对于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补充,进而使得土地数据库得到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工作底图;批量制作;方法探讨

引言

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我国土地的变更情况,每到年底都会对土地变更情况进行调查工作,以保持对我国土地变更数据的及时更新。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现状,进一步就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变革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的两大关键环节进行剖析,最终提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完善对策。

1土地变更调查的发展情况

第二次土地调查时,土地变更调查主要是参考第一次土地调查的数据以及之前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明确新增建设用地以及耕地的变化。当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时候,所得的数据需要更新以及之前的调查数据。遥感监测时,通过对比监测前后的图像,看出这存在不同的图斑,提取土地使用动态监测疑问图斑,产生外业的调查地图。对于外业调查底图上面的疑问图斑,开展相关的调查工作,明确新增建设所用的底图斑的真伪以及范围,调查新增建设所用的地图斑变化的各种属性,通过测量明确新增线状工程用地的宽度,将修正地类图斑的分割以及合并,再补充。

2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变革状况

(1)2007年以后,国家重新颁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相关标准,为我国国土资源的变更情况调查提供新的依据,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由于土地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展实施后,集中建立了省、市、县土地调查数据共享的机制,从而有效实现了土地资源变更情况的及时监测、快速统计和更新。2011年,国土资源部颁布了《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该规则集中强调要从过去“单一变更”向“一查多用”的方式转变,换句话说,土地变更情况要能够反映本年度在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计划、法违规用地等方面的情况,可能是调查数据更好的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2)工作流程和软件平台趋于成熟。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手段较为落后,因此在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上存在缺陷,而上报数据也大程度的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当前,我国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与土地遥感监测的充分结合,在调查工作流程上也逐渐趋于成熟和规范,软件操作平台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同时实现了年末变更数据库与基础数据库信息的核对步骤,有效保障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外业调查过程中实现了地籍与规划、执法、耕保等多部门的联合调查,相比往年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而言,这种细节上的完善有利于促进土地变更工作的科学化和可靠性。

3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具体流程和现状

3.1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具体流程

为了充分保证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现势性、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2010年起,我国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将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通过借助遥感影像设备,在专业技术团队和专业调查组织共同协作下,对国土资源进行遥感动态监测,主要目的是通过遥感监测,分析土地变更前后的不同影像。另外,各个县区实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结果要经过汇总逐级上报给市、省,并最终传送至国家,便于国家对年度土地变更数据信息的重新整理和分析。

3.2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现状

我国从1984年开始实施对全国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工作,最终经历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全国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集中反映1980年到1990年这一时间段,我国土地资源在数量、分布及利用状况上的情况。到1996年,原国家土地局决定开展对我国土地变更情况的调查工作,目的是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全部变更到1996年,从那之后,我国各省市每年都会按照国家统一的部署要求,将每年的10月31号作为变更时间节点,对上半年各区域的土地变更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区域内本年度的土地变更情况、用地增设情况、农业用地调整、退耕还林、开发复垦等土地变更情况的调查和了解,通过逐级上报的形式,形成各地的土地调查变更结果。总体来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既是对上年度土地统计结果的继承,也是对上年度土地统计结果的更新。通过对各省、市、县、区的土地变更情况调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成效,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资料,但由于各地缺乏对土地资源数据库的稳定建立,导致很多地区的土地详查基础图件处于循环利用的阶段,因此,在土地图件的现实性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地方只能做到对土地变更数据的更新,无法做到对图件的同步更新,从而使得土地资源的变更存在数据、图件与实际难以统一的问题。另外,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土地变更情况的调查结果已经无法正确反映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4技术流程

本文所述的基于ArcGIS的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工作底图批量制作技术流程主要分为6个环节(图1)。

(1)数据收集

主要收集上述遥感监测成果、用地管理信息、上年度变更调查成果3类基础数据。

图1基于ArcGIS的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工作底图批量制作技术流程

(2)数据处理包括从年末库中的DLTB.WP提取出往年P图斑、导出结合图表JHTB.WP,将年末库中村级行政区XZQ.WP数据融合得到乡镇级行政区数据,核心在于统一制图数据的数学基础(与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和数据格式(.shp)。(3)创建数据驱动页面此为实现批量制图的关键所在,需使用ArcGISDesktop10.0及以上版本中的“数据驱动页面”功能。(4)地图符号化与标注将制图数据进行符号化,原则上以方便开展实地调查为主,并无统一标准。(5)图幅整饰添加图例、指北针、比例尺、格网和调整图框等。(6)地图批量导出与筛选打印直接通过ArcMap的地图导出功能,一次性批量导出所有数据驱动页面(.pdf格式),随后筛选出含有监测图斑的图幅作为成果打印输出。

5核心环节

所述批量制作外业工作底图技术流程的核心环节为创建数据驱动页面。以1∶10000标准图幅的外业工作底图编制为例,在AcrMap中插入2个数据框,一个作为制图数据框,添加所提数据,另一个作为驱动页面索引数据框,添加结合图表和乡镇级行政界线数据。调出数据驱动页面工具条,关键设置是将结合图表数据作为索引图层,将“图幅号”作为索引的名称字段。

结语

土地变更调查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所以土地变更调查作用是特别明显的,并且需要确保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以及国土资源遥感监测基础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现势性。在之后一段时间,土地变更调查需要增加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且需要有关的管理工作能够满足各个部门的要求,进而增加变更调查以及遥感监测成果的深度。

参考文献:

[1]张璐.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6.

[2]肖永安.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7,(6):220+224.

[3]蔺琳,袁惠林,殷耀国.土地变更调查现状及其问题与对策[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10):245-247+254+257.

论文作者:程伟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工作底图批量制作方法探讨论文_程伟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