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测量中新型技术的应用思路论文_赵青峰

分析建筑工程测量中新型技术的应用思路论文_赵青峰

深圳市天成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有效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性能和质量,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促进了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本文就对建筑工程测量中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应用

前言

测量工作作为建筑工程测量中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顺利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对建筑工程测量精度和速度的要求也随着提高。为了有效满足新要求,在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时,必须要改进传统的测量方法,有效运用红外测距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技术等新技术,确保建筑工程测量的信息化和科学化,实现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1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概述

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其主要是对建筑的轴线放样进行观测,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物的沉降量、垂直度以及标高等,为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不断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测量工作中,有效改变了工程测量的方法与手段。目前,测量数据的处理和采集工作,已经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实时化、自动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筑工程测量中新技术的应用

2.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成图手段的应用。对于传统工程测量而言,其主要内容就是大比例尺工程图和地形图的测绘,一般的成图方法多是进行野外作业,其程序复杂且工作量大,需要较长的成图周期,产品过于单一化,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易发布、便于应用和保存管理、更新方便、劳动强度小以及精度高等优势,能够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确保成图的高效率。二是地图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建立GIS系统过程中,需要数字化处理原有地图,这会增加建库工作量,消耗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而利用地图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满足比例尺和精度的要求,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保证信息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2.2 3S集成技术的应用

3S技术主要是RS、GIS和GPS的有机结合,这三者相互作用形成有效的框架。其中以RS和GPS为依据,为GIS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和区域信息,同时利用GIS技术分析相应的空间,这样能够提取和综合集成RS和GPS中的有效信息,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如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等,其具有较大的范围施工以及物流量,施工周围相对较长,在工程测量中利用 3S技术,能够有效采集、分析和处理数据,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3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主要是以摄影测量和数字影像的原理为基础,有效运用模式识别、影像匹配、数字影像处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的方法与理论。对于地籍测量、大比例尺和大面积的地形测图而言,可以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从而提供线划、影像以及数字等不同形式的地图产品。随着GPS技术的应用以及全数字摄影工作站的出现,摄影测量不断趋向于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此外,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摄影测量产品不断转化为4D产品,有利于为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提供科学和可靠的数据。

2.4 RS(遥感)技术的应用

对于RS技术而言,其具有数据的可比性和综合性、时效性、经济性以及大面积同步观测等优点,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对地观测过程中,对基础地理信息进行获取时,其重要方式将会使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以及多光谱航空摄影。此外,在获取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信息时,可以采用遥感影像,从而便于工程测量中城市大、中、小比例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基本地形图的快速更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GIS(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GIS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其集管理科学、环境科学、测绘遥感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于一体,成为地学空间信息显示和基础平台的重要工具。GIS技术能够有效采集、分析、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并进行三维可视化的数据显示和成果输出,具备辅助决策、预测预报以及空间提示等功能。目前,GIS技术已经成为新型产业,其在国防建设、区域开发、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监测、气象海洋、农林水利、地质矿产以及测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扫描矢量化以及GIS等技术,能够为专业信息系统通过准确技术的基础空间信息,确保信息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以及科学化。

3 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3.1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 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

3.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对于大体积混凝上施工中,大体积混凝上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3.3现浇砼空心(GBF高强薄壁管)无梁楼盖技术。

现浇砼空心(GBF高强薄壁管)无梁楼盖技术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和大荷载、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需灵活间隔、或经常改变使用用途的建筑、采用集中式空调的建筑、特殊隔音、保暖要求的建筑。很多车库大跨度板都采用此种技术。与普通梁板比较,其施工速度快,省去了梁的支模工序,缩短施工工期40%左右、减少模板裁损、节约机械、周转材料的租用费用及其它不变成本。其优点有:

(1)使用功能优良

与普通框架结构比较,本技术使空间开阔美观,使用更加方便与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实心无梁楼盖比较,无柱帽,实现真正的平板、无凸出部位;开孔洞方便,射钉、电锤打了孔,吊挂不受影响;防火性能高不会因火灾丧失应力而导致结构破坏。

(2)抗震性能好

采用本技术的楼板,与一般平板相比,自重轻、抗震性能好。

(3)综合经济效益提高

该项技术的土建工程费用与一般钢筋砼框架结构基本持平,与一般的平板、无梁板相比,土建工程费用大大降低。

(4)节约装修费用

此种楼板完全平整,无需吊顶,同时,层高降低了,也就减少了竖向的水、电、风、电梯、内外墙等装修费用,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吊顶更新等经常性开支。

(5)真正实现空间灵活间隔

此种楼板由于完全平整,没有任何凸出的主梁和次梁,使分隔墙真正任意布置成为可能。由于墙体可以任意移动,对办公楼、娱乐场所、展览馆等需要随时变更间隔的公共建筑尤为适用。另一方面,当这项技术应用于住宅建筑时,在整个平面布局中,除了厨房、厕所由于走管要求,不能任意移动外,发展商可以根据业主不同的要求量身订造出不同面积、不同开间的住宅、业主也完全可以在户内进行任意的个性设计,而无需在结构上作改动。

结束语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我们要勇于创新,大胆运用,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的发展,要不断引进新材料,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志勇.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2016.5

[2]薛毅.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技术应用分析.2012.10

[3]刘卫国.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2014.9

[4]周墨菁.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解析.2015.5

[5]邹显声.建筑施工测量工作重要性分析.2015.3

论文作者:赵青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分析建筑工程测量中新型技术的应用思路论文_赵青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