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郭远薇,谭潭,罗迪贤

1.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病理医学中心 郴州 423000;

2.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学南华大学转化医学研究所 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间入院的65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我院同期收入的65例正常体检人群的一般资料,将健康体检人群资料记录设为对照组鼻咽癌患者资料记录设为实验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评价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在不同人群体内的数值差异。评价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的鼻咽癌诊断有效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较对照组来说均有明显升高现象,对于患者的鼻咽癌病症有提示意义,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所有患者进行阳性检查时,对照组中仅有两例患者被误诊为阳性,而实验组中阳性诊断率可达93.85%,具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应用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联合诊断的方式来对鼻咽癌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这种诊断方式诊断成功率和准确率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EB病毒存在一定的特异性,所以在进行临床诊断时还需要结合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以明确患者病症。

【关键词】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鼻咽癌;应用效果

鼻咽癌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癌症类型,但就目前来说医学上还没有完全阐明鼻咽癌的具体发病机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鼻咽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鼻咽癌患者都有可能发生EB病毒感染的症状,所以相关研究人员认为,EB病毒感染与患者鼻咽癌的发病之间可能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所以本次研究中,剖析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间接治的65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我院中同期收入的65例正常体检人群的一般资料,健康体检人群资料记录为对照组鼻咽癌患者资料记录为实验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照组中体检者年龄信息区间介于43-69岁,平均年龄(52.4±4.3)岁,实验组中年龄信息区间介于41-65岁,平均年龄(53.6±4.8)岁。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经临床体检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临床差异,个体化信息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进行收集,并取得分泌物样本后立即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方案对鼻咽分泌物中存在的EB病毒表达指标进行测定,实验中所应用的各项检测仪器均为常规检测仪,根据我院具体状况进行设置。

1.3 评价标准

检测指标包括VCA-IgA、SCC、TPS、Rta-IgG。同时根据各项指标数据,对所有患者的阳性症状进行分析,评价患者的病症阳性率,分析误诊率和确诊率,实验组患者均为鼻咽癌患者,其诊断结果评价为确诊率,而对照组患者均为正常体检人群,其结果评价为误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中涉及到的各项指标检测和一般资料中涉及到的患者年龄信息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指标对比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较对照组来说均有明显升高现象,对于患者的鼻咽癌病症有提示意义,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但NA1-IgA数据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对比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所有患者进行阳性检查时,对照组中仅有两例患者被误诊为阳性,而实验组中阳性诊断率可达93.85%,具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对比

鼻咽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鼻咽粘膜恶性肿瘤,这种病症具有较为鲜明的性别发病差异,其男性的发病率大约较女性来说高出60%左右,并且中年人群为重点发病人群。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状况的日益加剧,这种病症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也在逐年下降。这种病症在发病后,多数患者都可以在鼻咽分泌物中检测到EB病毒抗体,所以相关研究人员猜测EB病毒抗体与鼻咽癌发生和诊断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次研究中应用各项指标对患者进行EB病毒检查,评价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发现EB病毒,在对鼻咽癌的诊断过程中,能够明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于患者鼻咽癌的诊断来说有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本次试验结果中其阳性诊断率可达9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临床上,对于EB病毒抗体诊断鼻咽癌来说,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由于不同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部分患者在发生鼻咽癌后,不会出现EB病毒感染的症状,所以也就导致临床误诊率较高,难以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案。

综上所述,在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应用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联合诊断的方式来对鼻咽癌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这种诊断方式诊断成功率和准确率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EB病毒存在一定的特异性,所以在进行临床诊断时还需要结合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以明确患者病症。

参考文献:

[1]涂彬彬,吴令英,李宁. 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诊断早期鼻咽癌的相关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2014,12(04):346-350+354.

[2]刘歆,齐元富. 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27(05):455-457.

[3]徐仁根,王君. 7种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对原发性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诊断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4):480-481+484.

[4]陈藕景,祝莹. 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性科学,2016,25(03):48-50.

[5]李霞,于春霞. 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8):1777-1780.

论文作者:郭远薇,谭潭,罗迪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郭远薇,谭潭,罗迪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