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生育力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孙莹,王淑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生育力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孙莹,王淑言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150001

【摘 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生育力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于近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87例已婚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表对患者进行分期并统计治疗前后妊娠率,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妊娠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中Ⅰ期占39.1%,Ⅱ期占18.4%,Ⅲ期占27.8%,Ⅳ期占14.9%。不同分期的患者经治疗后,妊娠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级别升高女性不育风险增大,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后,不同分期患者妊娠率均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力;相关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临床良性病变,但如果诊治不及时,也会引起浸润生长、发展和转移,引起女性痛经和不孕等情况。发病原因是由于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其他部位,临床多发于盆腔腹膜,也有患者发生于卵巢、阴道直肠隔和输尿管部位,偶有患者于膀胱、心包膜和胸膜处发生[1]。本文通过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生育力的相关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妊娠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87例已婚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初次确诊和接受治疗,已经排除有合并其他疾病、有妇科病史和手术史的患者。入选患者年龄20~30岁,平均(26.2±3.5)岁;其中有32例患者(占36.8%)曾经有妊娠史,其中15例人流,17例为有生育史;临床主要症状为痛经者42例,占48.3%;有79例患者月经正常,占90.8%;发生部位盆腔腹膜27例,子宫15例,左侧卵巢19例,右侧卵巢16例,其他部位10例。

1.2方法

1.2.1患者分期 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试验室检测、超声、CT、MRI和腹腔镜等检测诊断,采用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表(R-AFS 1985)对患者病症进行分期。R-AFS分期表根据腹膜、卵巢等处内膜异位病症的深浅和大小程度;后陷凹封闭情况;卵巢和输卵管粘连厚薄和包围程度;输卵管伞端堵塞情况等指标进行评分。患者评分在1~5分,可判定为Ⅰ期;患者评分在6~15分,则判定为Ⅱ期;患者评分在16~40分,则判定为Ⅲ期;患者评分超过40分,则判定为Ⅳ期。

1.2.2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分期情况及症状表现进行评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Ⅰ期和部分症状不明显的Ⅱ患者,可采取保守药物方式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延缓病情发展为目的,避免对患者造成创伤;对于症状明显的Ⅱ期,以及Ⅲ期和Ⅳ期患者,则尽量采取保守手术进行治疗,以保留患者的生育机会;如患者病情严重或无生育要求,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决定采取保留卵巢功能切除或子宫(附件)全切除根治术。切除手术根据医师具体情况和患者发病部位,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或开腹术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通过治疗及随访,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分期,统计患者治疗前后妊娠率;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妊娠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分期的患者经治疗后,妊娠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

所得结果表明,随着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级别上升,不育风险也越来越高;经过治疗后,患者妊娠率明显提高,但分期级别越高,妊娠率越低。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腔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的一种妇科疾病。此病的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基因、免疫、炎症等有关。虽然本症在病理学上属于良性,却有浸润、复发、增殖及转移等恶性行为。内异症对生育力的影响首先是由它本身的疾病特征造成的,另外,对生育力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内异症患者不容易受孕。据统计,约70%的内异症患者有典型的继发性渐进性痛经、性交不快或性交痛、甚至性交困难,这将显著影响患者的性生活频率,从而降低受孕几率。实际上,内异症的诸多不适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患者往往直到出现严重的痛经、不孕或者查体发现囊肿时才就诊。通过加强宣传和提高医生的重视程度,可能会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对妇女的生育计划和生育力的保护进行有效的指导。

女性的生育能力在正常情况下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在育龄阶段生育力最强,能够达到15%~20%[2]。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因此在育龄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最高,达到全部育龄妇女的10%左右。研究显示,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不孕存在关联,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不孕症率高达25%~35%[3]。女性身体正常情况时,子宫内膜将子宫体腔面覆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后,子宫内膜增生于身体其他部位,增生的内膜具有正常内膜的组织学特性,包含了腺体和内膜间质,因此也会受到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和痛经、不育现象。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发展和转移性,如果诊断不及时,势必造成病症分期增高,不育风险随之增大,因此,应该加强育龄妇女的检测和诊治。在术后利用具有抗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进行巩固,防止受到激术影响再次复发。要达到根治的目的,则需要进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术,但如此女性生育功能将不复存在。本文研究表明,随着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级别上升,不育风险也越来越高;经过治疗后,不同分期患者妊娠率均明显提高,但分期级别越高,妊娠率越低。证明早期控制和治疗对于提高女性生育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冷金花,郎景和,杨佳欣,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53-54.

[2]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与设想[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8):478-480.

[3]荣建红,张岩,李学松,等.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附22例报告)[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4):461-464.

论文作者:孙莹,王淑言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生育力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孙莹,王淑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