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彭健

溆浦县人民医院骨科 湖南溆浦 419300

【摘 要】目的:分析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结果:术中出血量研究组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研究组快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对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老年性髋部骨折;疗效

前言

髋部骨折是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不断上升,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1】。目前,对于髋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缺点卧床时间长,并且并发症较多。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上升,对于大部分髋部骨折患者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2-3】。因此,本研究重点在于分析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病例来源于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接受诊治的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研究组3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位于65~85岁、平均为(75.79±3.5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坠落伤15例、其他3例,根据Garden分型:I型2例、II型6例、III型10例、IV型12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位于67~84岁、平均为(76.13±4.0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0例、坠落伤16例,其他4例,根据Garden分型:I型2例、II型5例、III型11例、IV型12例。基线资料资料对比两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

(1)患者年龄位于65~85岁之间者;(2)与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患者年龄<65岁、>85岁者;(2)肝肾功能不足;(3)患者存在精神功能异常者;(4)对本研究手术禁忌者。

1.4 方法

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C型臂X线监测,首先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然后行闭合复位。然后自大粗隆顶点沿着患者股骨长轴向精测切开,再于大粗隆顶点偏向内侧棱形骨锥穿透皮质,将1枚导针向骨髓腔打入。然后再沿着导针插入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主钉,透视下调整主钉深度且调整导针位置,使导针平行于股骨颈中轴偏后下方。将股骨头颈螺钉与防旋螺钉通过瞄准器拧入,再于远端将2枚锁钉拧入,最后拧入主钉尾帽。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C型臂X线监测,首先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然后行闭合复位,骨折对位对线后,行动力髋螺钉固定。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静滴抗菌药物3~7 d。

1.5 指标分析

(1)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患者髋部无痛、行动自如以及完全恢复自理能力为优,以患者髋部偶发疼痛、活动需手杖辅助以及患者基本能够恢复自理能力为良,以患者髋部中度疼痛、活动需搀扶以及尚可生活自理为可,以患者髋部重度疼痛、不能下床以及患者完全无生活自理能力为差。

1.6 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数据统一录入Excel软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两者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两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对比

由表1结果可见,术中出血量研究组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研究组快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性髋部骨折多由骨质疏松所致,伤后力学强度下降、骨脆性增高以及对载荷承受力下降,容易出现微细骨折甚至完全骨折【4】。股骨上段骨矿物密度下降与髋部骨折关系紧密,老年性髋部骨折约90%为跌倒所致【5】。目前,对于老年性髋部骨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其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6-7】:①手术简单实用;②手术固定牢固;③防止再骨折的发生,且于患者术后常规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相比于动力髋螺钉,置入髓腔内,能够有效进行负荷传递;力臂缩短,弯矩减少,从而降低了张应力;内膨胀挤压式负荷传递让股骨内外侧均匀承受较大应力,从而增加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增加了1枚防旋螺钉,进一步增强了抗旋转稳定性【8】。且应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固定可靠等优点。本研究表明,术中出血量研究组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研究组快于对照组,说明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说明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可提高疗效。综上所述,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

参考文献:

[1]陈星. 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72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4,17(7):23-24.

[2]马更海,孙明辉,赵云丹,等. 老年性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8(22):152-152.

[3]罗春强,罗兆雄,王红艳,等. 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2):23-24.

[4]王为民. 老年性髋部骨折36例治疗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1(8):127-127.

[5]刘鹏. 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 医药,2015,13(7):180-180.

[6]蔡南川. 老年性髋部骨折临床治疗思路研究[J]. 医药前沿,2016,6(7):39-41.

[7]姚墨. 老年性髋部骨折临床治疗方法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5(44):15-17.

[8]李煜明,孙强,王黎明,等. 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12(3):93-96.

论文作者:彭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  ;  ;  ;  ;  ;  ;  ;  

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彭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