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的光辉里程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里程碑论文,光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年来,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把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开创和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了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一、坚定地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历史赋予我们党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任务。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历史任务与党的建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建设是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前提和保证,要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要彻底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事业,任务繁重,情况复杂,而“文化大革命”的余毒又在影响我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把党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根据这一客观需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了“文化大革命”和当代世界国际共运的教训,针对党内一些同志滋长了“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建设可抓可不抓”的思想,明确指出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的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能否成功关键在党,因而必须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地位。20年来,尽管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和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党中央一直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聚精会神地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推动和促进了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党的建设是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前提和保障。能否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的成效,而且关系到党的历史任务的实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坚定地把党的建设作为党的事业的关键摆在首位,聚精会神地抓好,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心;同时也正确地解决了党的建设与党的中心任务的关系,为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定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建设目标是党的建设所要达到的结果和境界。它解决的是把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因而它关系到党的建设的成败。在新时期,一方面人民群众希望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却把和平演变的主要矛头对准了我们党,妄图扭转我们的建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党确定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在这重大的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把我们党建设成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后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1994年9月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坚定地指出: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要把党建设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0年来,党按照这个目标全面加强了自身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辉煌的目标,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目标,反映了全党的意志,体现了党的建设的发展规律。
党的建设目标是党的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它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道路。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确定的这个目标,彻底清除了“左”的错误的影响,划清了我们党与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原则界限,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为党规划了正确的前进方向,照亮了党的建设的壮丽征程。
三、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党
党的建设从来就是同党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本路线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因而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进行党的建设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为党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建设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途径。而这个时候,一些地方存在着“就党建抓党建”、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鲜明地指出党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线路,按照基本路线的要求来进行。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按基本路线的要求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实现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要按基本路线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四化”干部队伍;要为保证基本路线的执行,坚决持久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江泽民同志也一再指出: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基本路线服务。20年来党中央坚决地贯彻了这个思想,在抓党的思想建设中,坚持把全党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全面贯彻执行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上来;在抓党的组织建设中,坚持根据基本路线的要求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在抓党的作风建设中,坚持为保障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服务,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党的建设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在现代化建设中,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建设和党的基本路线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基本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保证了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内涵,增添了党的建设的生机;又促进了基本路线的落实,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从而积累了党的建设的新经验。
四、坚持从严治党
用严格的纪律规范和制约全党的思想和行为,是我们党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团结一心夺取胜利的保证。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大革命”的“大民主”的余毒还在影响我们,资产阶级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思潮又加强了对我们的腐蚀,加上发展市场经济中,自主性、独立性、开放性对我们也产生着严重的影响,这样使得一些党员产生了“经济要上,纪律要让”的思想,出现了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懈,甚至违犯党纪国法,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反复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的纪律,越要从严治党。为此,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和条例,以规范全党的言行。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新的党章;1986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1990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1995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同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1997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同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与此同时,还特别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开展了坚决、持久的反腐败斗争,严肃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风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了党的纪律,保证了党的统一性、纯洁性和先进性,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巩固,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
五、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党
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建设党,关系着党的建设的成效。在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方针都要求有新的途径和方法。适应这种需要,党中央提出要改革党的建设,破除过去“大批判”、“大斗争”、大搞政治运动的“左”的做法,实行以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来加强党的建设。对此,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提出要改革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并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稳定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后来党中央又随形势的发展,强调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还特别重申:要以完备的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0年来,党中央既加强了党的建设的改革,又加强了党的制度建设,在改革中加强制度建设,如在领导体制改革中,制定了党政分开制度、党委议事制度;在干部队伍改革中,制定了领导干部离休退休制度、选拔任用制度、交流任职制度;在党风建设改革中,制定了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廉洁从政的制度,等等。这些新的探索,有效地纠正了“左”的错误在党内的影响,为党的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
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党的建设只有不断进行改革,才能不断获得新的动力而不断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党中央从实际出发,对党的建设的途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和制度,并且把改革和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促进了把党建设成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写下了光辉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