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生化、内分泌研究进展论文_魏莉

强迫症的生化、内分泌研究进展论文_魏莉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610036

【摘要】强迫症(OC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焦虑障碍性疾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强迫思维和活动的一种精神类疾病,具有意识强迫以及反强迫共存等特点,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出现违背自身意愿的想法或者活动不断入侵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的这种想法以及行为活动虽然来自于自身,对于这种强迫思维和活动极其抗拒,但是,难以得到良好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目前,临床上通过加强对于强迫症与生化、内分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五羟色胺是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强迫症;生化;内分泌;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对于强迫症与神经生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是依靠氯丙咪嗪药剂在强迫症疾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氯丙咪嗪是一种五羟色胺能三环类抗抑郁药剂[1]。近几年来,伴随大量药物、神经生化以及心理学项目的研究逐渐深入,临床上对于五羟色胺药剂在强迫症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1治疗性研究

1.1五羟色胺

大部分研究和讨论结果显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相比,选择性五羟色胺在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剂对于治疗强迫症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目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SSRIs的作用机制;其次,SSRIs药剂对于50~60%的强迫症患者具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效果,虽然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完全消失。对于应用SSRIs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的患者而言,可能与患者神经化学功能异常存在密切关联;再次,对于SSRIs以外的药剂而言,在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抗抑郁药剂、抗焦虑药剂等;最后,经过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选择性的SSRIs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相比较而言,具有更加确切的治疗效果,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与五羟色胺受体具有相同的作用[3]。

1.2多巴胺

多巴胺阻断剂能够在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SSRIs的药效作用,其与存在抽动障碍患者伴发多巴胺异常症状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多巴胺在强迫症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

2神经生化研究

2.1五羟色胺(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

在早期的医学研究中发现,氯丙咪嗪药剂在强迫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物5-HIAA水平较高。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强迫症患者所含有的5-HT水平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在实验室研究结果中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在应用氯丙咪嗪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5-HT浓度与治疗前相比较高,并且在治疗中将会使得血小板5-HT浓度显著降低。此外,在血小板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青少年、儿童、成年等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脑脊液研究结果与早期成果部分重合,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存在严重强迫症患者的脑脊液5-HIAA水平降低,不仅表现出与攻击障碍、强迫症冲动等临床症状相重叠的现象,同时,在五羟色胺的应用过程中,将会导致上述行为呈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复杂关系[4]。

2.2神经肽

目前,在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对于神经肽的研究十分注重,如:催产素以及利尿剂等,其可能与强迫症病症存在一定关联。在实验室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脑内注射神经肽类药剂,能够引发临床症状的变化,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能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强迫症患者对于催产素的应用反应是互相的。

大脑精氨酸加压素(AVP)、抗利尿激素以及催产素等其他神经肽药剂在强迫症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和效果。然而,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精氨酸浓度以及抗利尿素对于青少年、儿童等强迫症患者思维意识和行为活动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精氨酸加压素以及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的下降,将会导致催产素的增高,对于成年强迫症患者而言,精氨酸加压素与患者患病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将会增高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对于成年强迫症患者而言,虽然精氨酸加压素并未升高,但是该类患者的催产素水平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临床上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神经肽在强迫症疾病的作用机制,并确定不同类型强迫症是否表现出同一结果。近几年来,临床上对于强迫症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血浆中的胆碱酯酶浓度相比较而言,并未发现十分显著的不同之处,但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与血浆中胆碱酯酶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得出,强迫症患者在患病期间的焦虑程度与胆碱酯酶存在密切关联,经过针对性的抗焦虑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胆碱酯酶的浓度[5]。

2.3神经内分泌

神经内分泌是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所进行调节的一种系统,并且能够分泌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催乳素、可的松、抗利尿激素、孕激素以及卵泡刺激激素等。患者内分泌水平异常,则表示其与强迫症病例变化的特殊激素,同时,也能够充分反应在强迫症的神经递质以及电化学变化的过程之中。

地塞米松抑制剂试验指的是在服用地塞米松后可的松的分泌情况,这一试验已经作为研究重症抑郁症的标记之一。由于强迫症患者可能伴发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因此,加强对于强迫症患者的地塞米松抑制剂试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通过临床研究的逐渐加深,得出结论:年龄、性别以及抑郁症病史等原因均可影响强迫症以及抑郁症的发生,部分研究学者表示,强迫症患者是一种脱抑郁的患者。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大量药物、神经生化以及心理学项目的研究逐渐深入,临床研究发现,五羟色胺药剂在强迫症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家娜.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女性更年期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评述[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7):125.

[2]黄永生,廖柳华.抽动障碍与微量元素锌的相关性探讨[J].现代临床医学,2016,42(3):198-199.

[3]熊欢,宋玉洁,李敏华.1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营养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58.

[4]岑伟红,钟明天.强迫症神经心理学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2):294-297.

[5]张宗凤,李小平,范青,等.强迫症大五人格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179-182.

论文作者:魏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强迫症的生化、内分泌研究进展论文_魏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