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EPC承包模式的优势探讨论文_唐烁

(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在电力工程中,造价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总承包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EPC 总承包模式也被广泛使用与国内外,采用EPC 总承包中的造价控制管理可以进一步解决电力工程中预算制度与管理部门对项目审批的不完善、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不合理等问题,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电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EPC总承包的模式对电力工程进行造价控制管理,并对其优势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造价控制管理;策略

引言

EPC总承包模式是目前的主流承包模式,比较受规模较大投资项目的企业喜爱,相对于传统的承包模式而言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在传统承包模式中,不仅在环节上存在着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相互脱节的情况;也在质量、安全、进度以及现场管理上缺乏统一的协调指导和调度,因而会造成整个电力工程施工效率低、效益差的现象。而EPC总承包模式是对一个工程负责进行“设计、采购、施工”,不仅在设计上进行了优化,也在采购上采用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更在施工环节上进行文明施工,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的深度交叉,并在整个工程实施中进行了有效的内部协调,因此实现了整个工程的系统统筹和整体优化。在整个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传统承包模式下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之间都分别存在着法律关系,且较为复杂,一遇到突发情况,就需要进行协调,因此处理问题的时间就会延长,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程,但EPC总承包模式就不会存在这种问题,工程由总承包单位全权承担,因此不仅法律关系清晰简单,而且在解决问题上也可以做到快速有效[1]。

1.电力工程 EPC 项目的特点

1.1提高电力工程运行效率

在电力工程中,实行EPC 总承包,主要是把整个工程中的“设计、采购、施工”都交与有实力的工程总承包单位来全权承揽。在这个工程实施过程中,总承包单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比如对工程制作一个详细的计划方案、组织员工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对工程进度以及员工质量把关的控制、建设完成后工程成果的考核验收交付等。在整个工程进行造价控制管理过程中,由于只由EPC 总承包来全权负责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因此带来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可以切实的降低了业主的工程建设风险,其次可以完整有效及时地记录整个工程建设的相关数据信息,最后更能够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进行及时处理,同时也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合理化利用,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率和保障了整个工程质量施工。

1.2明确划分了总承包方和业主的责任

进行EPC 总承包,不仅管理模式清晰明了,也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也大大地降低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项目损失和项目失败的风险。在电力工程中,业主需要承担的风险较小,不需要进行全程管理,只需要对总承包单位进行监管。而项目的所有工作责任和风险都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了,比如由于业主的失误而造成的风险,合同文件中出现的内容不合理、遗漏,更是要对分包商进行协调沟通,同时也要承担由分包商所带来的风险和失误[2]。由此可看出,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已经明确划分了总承包单位与业主的责任。

1.3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商的结果负责

在电力工程中,不用像传统的承包模式那样,必须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之间都分别签署法律合同,如果出现了问题,就需要对各方进行结果负责,这样子不仅法律关系复杂,而且在承担结果的过程中因为沟通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但是如果实行EPC 总承包,整个电力工程都由总承包单位将“设计、采购、施工”一系列的工作委托给有实力的分包商完成,总承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业主负责即可,当出现问题时,只需要双方进行沟通,就可以避免了多方讨论而矛盾加深的情况,直接对分包商的结果负责。其EPC 工程总承包管理图如图1所示:

2.电力工程“EPC”项目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电力工程EPC项目中的造价控制管理,包括了对投标、合同、人员等进行了控制与管理,下面对投标、合同、人员管理为对象进行分析:

首先在工程中进行投标控制与管理。在决定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中,投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承包商是由投标决定的,而且规范合理科学的投标制度是成功进行招标的首要前提。最主要的是建立一个不依赖于其他参与方的控制管理部门,通过招标成功之后,才可以加大力度对造价进行控制与管理。

其次在工程开始之前进行合同控制与管理。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主要就是为了明确双方的责任、法律关系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对索赔以及变更的控制与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工程设计对造价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也是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变更修改的地方。由于设计初期双方没有将问题说清楚,在工程进行中会出现高频率的索赔问题,甚至也会因为部分施工单位不重视设计阶段而导致多次需要修改设计的情况,因此对合同进行控制与管理,可以大大的降低索赔的频率以及合同变更的现状,从而实现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最后进行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工程设计中合理的预算是提高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前提之一,而具有高技能和高素养的工作人员是促进工程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对人员方面进行合理配置更是对造价的控制与管理。通过根据工作人员的技能与工程建设的需要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并建立相关培训机构,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与素养为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更是可以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从而科学合理利用人力,实现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3.电力工程 EPC 项目的操作体现

通过EPC总承包模式,灵活地把握和运用经济规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结合工程的特点以及内容,首先对电力工程建设规模进行合理确定,特别是成本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十分的关键。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以及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都需要通过前期成本预算控制与管理来实现。不仅需要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使用,也需要把工程的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最大限度的完成工程建设;其次在工程建设下构建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管理体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造价,实现造价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并在工程建设期间,抓好建筑环节特别是建筑成本以及质量方面,实现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最后进行整个电力工程的详细分析以及建设的评估工作。不仅是在建设前、建设过程中还是建设完成后,都需要进行有效评估。通过详细的电力工程分析并做好评估工作不仅可以降低建设风险,也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在整体上实现有效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4.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电力工程中实现造价控制与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因此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进行有力的控制与管理。不仅在工程设计阶段做好控制与管理,在采购中也需要合理控制成本,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造价。对于投资规模较大的电力工程,通过EPC 总承包的模式,不仅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也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并在工程建设中,遵循了主要的原则进行控制、节约和相应制约,更加合理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成本,并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发挥出了巨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坤,章秀云.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造价控制管理[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9:153.

[2] 刘俊.EPC总承包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9):275-275.

论文作者:唐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EPC承包模式的优势探讨论文_唐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