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做孩子快乐阅读的点灯人论文_陈慧玲

授之以渔,做孩子快乐阅读的点灯人论文_陈慧玲

陈慧玲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一小学 530000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语文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可以巩固孩子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拓宽孩子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其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将有效阅读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授之以渔,可以使学生获得快乐阅读的体验,培养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大语文观 阅读方法 阅读交流

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需要我们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全方位地触摸言语,感受言语,实践言语,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自由选择材料为主,经典推荐读物为辅

1.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其特定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特点,寻求冒险刺激,渴望神秘的经历。因此,指导孩子选择课外读物,应该让孩子们选择符合年龄特征,能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书。其次可以选择能紧跟时代发展,适应时尚潮流的书。自由选择阅读材料,迈出阅读第一步。

2.以经典推荐读物为辅,对于一些经典名著则应进行积极的倡导、宣传。如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首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人异文”“同意异文”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

3.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拓展阅读空间。教材是学生阅读的首选,但仅仅会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怎样利用教材来丰富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孩子知道怎么读书,读什么书,逐步把语文书读厚。老师积极地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以达到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寻找相关书籍为导向,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知识视角。学完《小木偶的故事》推荐他们去看《格林童话》,这样孩子们在一篇篇课外文章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见证自己的成长,语文书也被孩子们越读越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因文而异指导阅读方法,让孩子享受其中乐趣

1.选读法。阅读材料丰富多彩,我们鼓励学生海量阅读,同时还要选文质兼美的书读。我们建议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首先要看看序言、目录,或开头、结尾,然后从头至尾地浏览,力求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内容。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指导学生精读语言隽永、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引导学生抓住精要,进行圈点批画地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思考边批注,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时,我指导学生去发现巴学园的独特,让他们在书中找一找描写精彩的片段。再告诉学生书中的人物描写也很精彩,比如小豆豆、小林校长、高桥君的刻画部分,引导学生去精读品析,从而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作品情感。这样的读书活动一般都能进行得十分成功,并使学生从中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3.摘抄评价法。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写读书笔记的要求可以因人因文而定。对于典范文章,学生可摘录精彩词语,为作文积累词汇;故事类的文章可以概括故事大意,归纳写作特点,培养概括能力。

三、各抒己见进行阅读交流,珍视孩子的独特体验

课外阅读后开展班级读书会,在教师精心的组织和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在阅读课堂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兴奋、幸福。首先,尊重孩子是愉悦交流的前提。只有了解了孩子阅读过什么,期待看到什么,阅读困难是什么,我们的阅读指导才会有针对性,我们的阅读课才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班级读书会,重在“授之以渔”,即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我执教的《窗边的小豆豆》阅读分享课上,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封面、封底、勒口、目录等来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并交流,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交流欲望。教师将学生的体会进行提炼概括,小结快速获取基本信息的方法。然后,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问答形式,按照“设施——校内活动——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组织学生逐一交流,教学便有了层次感。另外,对于学生片面、肤浅的认识,教师进行了分析,让他们不仅明白“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才是课外阅读指导应该追求的目标。接着引导学生抓住精彩片段品析人物形象,当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段段有趣的故事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的时候,整体的、立体的感觉就随之建立起来了。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是为了让他们充分感受读书的成就感,提高读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阅读。所以,最后我将课堂作为引子,推荐阅读小豆豆系列图书,诱导学生去读更多的好书。

参考文献

[1]施亚红 小学语文课外快乐阅读新模式新方法探讨[J].教书育人,2014,(14),66。

[2]蓝丽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杂谈[J].快乐阅读,开心辞典,2011,(4),102-103。

论文作者:陈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授之以渔,做孩子快乐阅读的点灯人论文_陈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