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_谢圳东,房献忠,张楷鸿

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_谢圳东,房献忠,张楷鸿

东莞市凤岗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摘要:本文从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来对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鸡新城疫;流行特点;防控

引言

鸡新城疫因禽副流感病毒型新城疫病毒感染而诱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易感鸡、野禽、鸟类等。一旦被感染后,典型症状:呼吸困难,严重下痢,伴典型神经症。蛋鸡感染后,产蛋率降低,黏膜出血,致死率高,冬季流行性最强。

一、流行特点

(1)此病四季皆发,初春、秋冬等季节,易感性较高。调查证实:鸽子、鹌鹑、火鸡、鹅、鸭等,都有感染的可能。除鸡之外,鸽子、鹦鹉等,在此病的流行中起关键性的作用。这些年,鹅和鸭此病的发病率渐高。

(2)病鸡为此病传染源,病鸡排泄物、分泌物,污染饮水、垫料、饲草等,经消化道、眼结膜、呼吸道等,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3)此病在养鸡密集区,有非典型性出现的报道。典型特点:免疫后鸡群多发,尤其20-40日龄、60~100日龄、180~350日龄,为此病发病高发期。雏鸡感染后,表现典型的呼吸道症状,而后伴有神经症状。60~100日龄的病鸡,感染后发育不良,极度消瘦,瘫痪不起,排绿色稀粪,病鸡零星有致死,严重影响后期的产蛋率。180~350日龄的病鸡,典型症状:呼吸道症状,产蛋率降低,甚至影响蛋壳质量。

(4)就国内此病流行,1998年之后,新城疫发病病例增多。在养鸡集中地区,此病集中在15~40日龄鸡群,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发病鸡群中,多数经2~3次冻干苗免疫,证实冻干苗免疫效果不是很好。但是,经油剂苗免疫后,发病病例略有缓解,致死率更低些。自2001年之后,雏鸡3~10日龄发病病例有增多趋向,母源抗体将不能很好地阻止病毒经黏膜传播感染此病。

二、鉴别诊断

典型新城疫,根据发病经过,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非典型新城疫必须根据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再结合血清学检验才能确诊。本病应注意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相区别。

(1)传染性支气管炎

1、流行特点: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但雏鸡最严重,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使幼鸡死亡,成年鸡产蛋量明显减少。

2、主要临诊症状:4 周龄以下雏鸡突出病状在呼吸系统。病鸡气喘、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和气管啰音。产蛋鸡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和粗壳蛋,蛋的内在质量差,蛋清稀薄如水,肾型传支可见白色水样下痢

3、主要特征病变:主要病变是气管下段、支气管、鼻腔和窦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气管后段或支气管中可能有纤维素性干酪样栓子,在大的支气管周围可见到小灶性肺炎。在肾病变型病鸡可见肾肿大,色苍白,肾小管及输尿管内常充满尿酸盐表现“花斑肾” 病变。

(2)禽流感

1、流行特点:不同品种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可达100%;低致病性禽流感在不同的日龄鸡只表现不一样。

2、主要临床症状:高致病性禽流感:肉髯发绀,流眼泪,头颈部水肿,体温急剧上升,精神沉郁,呼吸高度困难,拉黄白、黄绿或绿色稀粪,病程1~3d,主要侵害青年成鸡、雏鸭、雏鹅,致死率可达100%,成年鸭产蛋率下降,死亡率不高。低致病性禽流感:产蛋鸡以产蛋量下降和低死亡率为特征;雏鸡感染可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死亡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主要特征病变:高致病性禽流感:心冠脂肪、腹部脂肪、胸肌、胸骨内面等点状出血;胰脏出血坏死;喉头、气管、肺出血;腺胃乳头、肌胃角质膜下出血;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脚鳞片出血;腹膜和心包充血和积液。低致病性禽流感:支气管、细支气管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三、综合防控措施

(1)选好苗鸡。

从实践中看出,有些鸡苗在进场后三两天内就出现呼噜、甩鼻等呼吸道症状,这显然与鸡苗质量有关。因此,一定要到信誉好的种鸡孵化场引进鸡苗。宁可多花1 毛钱养A 级雏,也不要为了节省1 毛钱养B 级雏。

(2)做好生物安全防控。

应根据不同季节及时调整鸡舍内的温度并同时加强通风,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良好;做好鸡场的细节管理,如天气变化时提前给鸡群投喂抗应激药物等;严格处理病死鸡及排泄物,对死淘的鸡只要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对清到舍外的粪便要加强管理,做好发酵处理后方可运走,粪堆底要用火碱溶液进行消毒处理;严格空舍消毒,鸡出栏后至少空舍一个月以上,空舍期间要对鸡舍及用具彻底冲洗和消毒,并对鸡舍尽可能采用一次3 倍量的甲醛熏蒸消毒措施;做好发病鸡舍的隔离工作,禁止发病鸡舍人员串动,对周边鸡舍采取新城疫加强免疫接种措施。

(3)加强疫苗的有效免疫。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1 ~ 3 日龄免疫新支二联(H120)弱毒疫苗。可用滴鼻、点眼或粗喷等方法,尽量不采用饮水免疫。同时注射新流二联油苗或新支流三联油苗。不能过分依赖新城疫疫苗的第一次免疫,因为这是一次不完整的免疫,在这次免疫中一部分疫苗抗原被母源抗体中和,产生免疫应答,另一部分产生免疫记忆。国内目前普遍存在的20 ~ 40 日龄雏鸡的新城疫多发,可能就是由于免疫间隔时间太长造成的。因此,新城疫弱毒苗首免和二免的间隔时间不要太长,最好在8 d 左右。此外,鉴于当前新城疫病毒可能变异,毒力有所增强,因此要适度增加新城疫疫苗免疫的次数。建议蛋鸡在开产前必须免疫三次新城疫油苗;商品蛋鸡在10 日龄、60 日龄各免疫一次新支流三联疫苗,产蛋前免疫一次新支流减四联疫苗,在280 日龄左右加免一次新支流三联疫苗,将产蛋期的新城疫效价维持在9 以上。商品肉鸡建议7 ~ 8 日龄用Lasota 系苗点眼,同时注射新城疫油苗,19 日龄用Lasota 系苗3 倍量饮水。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方式。从弱毒疫苗免疫效果来看,LaSota 疫苗和新支(H120)疫苗都可以采用喷雾的方法进行免疫。喷雾免疫对工作环境和设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鸡舍相对密闭、鸡舍灰尘要少、适宜的温湿度、喷雾前鸡群要健康等。操作时,要准确称量免疫用水量;稀释后的疫苗应在2 h 内用完,一般喷雾免疫疫苗剂量是滴眼的1.5 倍,喷雾使用的疫苗为SPF 鸡胚生产的疫苗,LaSota 毒株要纯化;小鸡大雾滴,大鸡小雾滴;由于喷雾免疫的疫苗是弱毒疫苗,所以在免疫操作的前后两天避免带鸡消毒;为防止鸡群激发呼吸道反应,可以在喷雾免疫前后3 d 的饲料中拌入抗生素。

总结语

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鸡新城疫病防病于未然不是难题。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接种免疫疫苗,是目前有效防病的关键。同时,应注意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有效。根据近年来的饲养经验表明,采取鸡新城疫弱毒苗和灭活油苗同时联用,多次接种的免疫方法。可以获得较高水平的免疫抗体.对饲养期较长的土鸡尤其适用。鸡新城疫属于重大动物疫病,对暴发性、短期内出现大量死鸡、无治疗价值的患病鸡群,一定要采取果断措施对全群鸡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这也是防止鸡新城疫疫情在养殖小区内传播的一个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彦威,刘娜.非典型鸡新城疫的特点.家禽科学,1993,(4):22-24.

[2]初志琴,苏恒泰.控制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免疫初探.现代畜牧兽医,1993,(5):29-30.

[3]王瑞庆,曹建辉,赵英海.非典型鸡新城疫及其防治措施.兽医导刊,2010,(1):38-39.

[4]蔡华.鸡新城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23.

[5]胡晓苗,朱广华,汪丽,等.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及防治方法的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01,29(1):115-116.

论文作者:谢圳东,房献忠,张楷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论文_谢圳东,房献忠,张楷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