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鼓起百姓钱包-对临汾市部分贫困县及脱贫摘帽县的调查与思考论文

发展特色产业鼓起百姓钱包-对临汾市部分贫困县及脱贫摘帽县的调查与思考论文

发展特色产业 鼓起百姓钱包
——对临汾市部分贫困县及脱贫摘帽县的调查与思考

临汾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特色产业就是以“特”制胜的产业。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特色产业的引领是关键。前不久,临汾市委政研室课题组选取部分贫困县及脱贫摘帽县,针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力求把准当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命脉”,从中获得一些特色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一、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走上康庄大道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临汾市各地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农村“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发展产值高、致富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方面加快了脱贫摘帽的步伐,目前已建成以蔬菜、水果、中药材、观赏花卉为主的一批种植基地,给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一盘又一盘芦笋香飘南粤 安泽县属于省定贫困县,于2017 年12 月实现脱贫摘帽。该县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该县的冀氏镇、马壁乡党委班子带领村干部先后到山东省曹县和我省长治市、吕梁市等芦笋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经过科技人员的评估后,发现本地的立地地形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芦笋,最终通过建立合作社确定种植500 亩芦笋基地的方案,目前已投资120 余万元在冀氏镇柳树沟村、马壁乡东里村、马壁乡卫寨村、马壁乡石槽村流转土地300 余亩先行种植芦笋,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65 亩,带动周边群众402 人,贫困户参与劳动力78 人,辐射贫困户52 户,产品销往广州等地,户均增收3000 余元。多年来该县始终立足产业兴农的发展思路,多产业融合,多渠道发展,4 个芦笋基地的建成,填补了安泽芦笋种植的空白,同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一片又一片花海招来订单 素有“三川十塬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之称的大宁县,沟壑纵横资源少,要想在脱贫攻坚中加速发展弯道超车,亟需改变传统产业结构。2017 年通过招商引资,山西隆泰双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大宁县曲峨镇道教村,一座占地320 亩、总投资1.37 亿元的现代农业花卉示范园区拔地而起。目前,3 万平米连栋温室已建成,并投产运营,产品主要销往北京、西安、郑州等地的花卉批发市场。现有各品种种苗约90 万株,成品约25 万株,预计年产值可达1800 万元。2018 年8 月份花卉示范园投产以来,营业额达到800 余万元。该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可带动200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已经解决就业47 人,其中有贫困户28 人,每人月均收入稳定在2300 元左右。同时,还带动了贫困村资产性收益,目前,2 个村投入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资金100 万元,村集体获得资产性收益分红20 万元,已累计为贫困户资产性收益分红391.41 万元。

失眠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同时也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许多朋友就是由于严重失眠得不到缓解而被考虑为抑郁症的。

启示: 特色养殖产业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永和县张家垣村与大宁县南桑娥村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毛驴产业、推广“猪—沼—果—蔬”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突出产业特色,促进特色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力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二、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形成借鉴模式

一池又一池沼渣肥了果蔬 大宁县徐家垛乡南桑娥村主动响应县委、县政府倡导的“有机大宁”的号召,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在大宁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采用山东弘毅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了75 亩的“猪—沼—果—蔬”循环有机示范基地,由股份经济联合社按照有机农业标准统一经营,把畜禽养殖和林果、蔬菜通过沼气池的纽带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猪粪可以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可以供十户农户烧水、照明、做饭,减少了柴草、煤炭使用量,沼液作为有机养料既节省化肥开支又能增产和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用沼液喷施果树可以有效防治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发生,形成无污染、无废料的有机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较好地处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达到猪有圈、粪入池、液入地、地增肥、果提质、人创收的目标,持续带动畜牧业、果蔬业和农业的共同发展。通过循环经济的示范,群众发展有机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县乡的加工产业是增加县域经济实力的关键所在,对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宁县、安泽县通过引进特色加工产业,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是调整农业结构、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永和县交口乡养驴产业与大宁县徐家垛乡南桑娥村“猪—沼—果—蔬”循环有机示范基地就是临汾市发展特色养殖产业的缩影。

一双又一双手套销往美国 在山西鸿晋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从业人员正在打包发往美国的一次性防护手套。这家公司位于大宁县曲峨镇煤层气工业园区,该项目占地300 亩,总投资11.9 亿元,一期企业投资4 亿元,建设24 条PVC 手套生产线,二期计划投资7.9 亿元(县政府投资0.87 亿元,企业投资7.03 亿元),建设16 条双模丁腈手套生产线和8 条单模安全套生产线。目前,一期建设24 条PVC手套生产线,其中一条已投入生产。二期已投资3.1亿元,正在建设8 条双模丁腈手套生产线,建成后年产25 亿只丁腈手套。

为计算特征值及累积方差贡献率,运用SPSS22.0中因子提取的主成分方法求解因子载荷矩阵。一般情况下累积贡献率达到不低于80%的水平效果最为显著。结果如表2显示,有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除此之外的特征值都接近于0,且因子1与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累加已达到88.6%的较高水平,这说明前两个因子就可以传递原数据88.6%的信息量,使用其进行分析能够得到良好的计算结果。

启示: 安泽县、大宁县综合考虑本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找准产业发展切入点,带动当地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三、发展特色加工产业,填补行业空白

一碗又一碗驴肉留下余香 永和县交口乡一直以来就有养驴的传统。樊海云是交口乡张家垣村党支部书记,他深知这一宝物,起先在城里开了一个驴肉馆,生意非常火爆,但是驴肉原料来源非常少,为解决这个问题,樊海云带领全村率先成立张家垣村乡恋农牧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现养驴102 头,带动贫困户36户126 人,2017 年给贫困户分红101570 元,2018年分红151830 元,户均4000 元左右。目前,全乡有9 个村发展养驴产业,现存栏747 头,成立了“交口乡肉驴养殖联合党委”。联合党委的成立,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引导合作社积极对接企业,拓宽销售渠道,统一价格标准,全程跟踪服务,为全乡养驴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努力实现“养一头驴脱贫,养三头驴致富”,最终达到“骑着毛驴,吃着驴肉,喝着驴奶”奔小康的目标。

试验选取液固比601,浸取温度55 ℃,测定浸取时间对Ba2+、OH-浓度以及水溶性钡存在形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6、图7。

该项目于2017 年4 月11 日签约,5 月18 日开工,11 月28 日一期8 条PVC 手套生产线投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纳税。2018 年,产值10794.9 万元,利润34.03 万元,纳税22.61 万元,进出口总额1747.26 万美元。吸纳贫困劳动力386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4 人,人均收入2650 元,该项目当时在全省仅此一家,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大宁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枚又一枚导针连接南北 导针是一种电子元件,驻扎在大宁县昕水镇小冯村轻工业园区的四家电子元件制造有限公司就生产此种产品,在北方这种产品仅出于此。该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等南方电子发达城市,由这种产品升级组装的光敏电阻已出口日本、韩国、巴西等国,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园区中从业的200 多人中除了一两名维修工人是男性外,其余全是小冯村及邻村的家庭妇女,妇女们每天上班8 小时,下班之余照顾小孩老人,工作、料理家务两不误。她们可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既不耽误家庭事务、农业生产,又可在闲时成为技术工人增加收入的灵活做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妇女踊跃加入。大宁县轻工业园区交通运输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充分发挥大宁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上的人力资源、发展空间、营商环境等区域比较优势。目前,除了治诚科技、鑫辉电子、宇良光电、森普电子这4 家企业入驻之外,还新引进江苏宜兴森普电子有限公司,现已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投资2000万元,主要生产LED 数码管,年产 5000 万只,产值5000 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设计,预计9 月开始试生产,将带动100 余人就业。

一朵又一朵黄花开遍山野 走进安泽县,黄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映秋、松柏伴冬。尤其是连翘,在安泽境内分布甚广,极具观赏价值。全县野生连翘面积150 余万亩,年产量达400 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素有“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之美誉。2012 年起,安泽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集观光、旅游与连翘茶制作为一体,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狠抓招商引资、龙头带动,增加农民收入。其中山西安泽禾清源发展有限公司年产连翘茶叶可达一万斤,其中绿茶、红茶每斤售价600 元,黑茶每斤售价280 元,年可创收80 余万元。

启示: 手套、导针、茶叶,这些产品看似并不起眼,但是小产业带来了大发展,尤其是手套、导针等产业在当时填补了我市乃至我省行业的空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成为了整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大宁与安泽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特色加工产业,优化了资源配置,搞活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他们的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对机器人学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综合改革。通过改革,调整结构,引入目前机器人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增加现场、课堂分组讨论教学环节,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新思维。

(执笔人:张建山、乔国强、李慧聪、项辉、马若云、邓毅)

标签:;  ;  ;  ;  ;  

发展特色产业鼓起百姓钱包-对临汾市部分贫困县及脱贫摘帽县的调查与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