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桉树组培苗培育技术论文_朱倩茹

浅论桉树组培苗培育技术论文_朱倩茹

广东省阳江市 529500

摘要: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查阅大量文献,选出了适宜的桉树组培苗基质。进而,从桉树组培苗的移栽、移栽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桉树组培苗快速培育的技术,以期为桉树组培苗的快速培育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桉树;组培苗;基质;培育技术;移栽;管理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树属树种的总称,它的原产地主要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及附近的岛屿。我国于 1890 年引进桉树,距今已有 120 多年历史。我国现有桉树品种达 300多种,品种相当丰富,种植面积达 200 万 hm 2,面积也是相当广的。由于桉树具有速生丰产、轮伐期短、抗逆性强、用途广泛、经济效益显著等特性,桉树人工林在我国南方各省的种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1-2]。

桉树组培苗炼苗移栽后进入苗圃,桉树幼苗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其生长状况。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幼苗的健壮成长,这为幼苗的成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若移栽后的工作稍有疏忽,将带来很大的损失。本文总结了桉树组培苗培育过程中的一系列要点,旨在为建立桉树组培苗培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 基质选用

组培苗的移栽用基质一般以透气、保水适中的轻型基质为主。现阶段,桉树组培苗主要以硬塑育苗杯或塑料薄膜育苗袋为载体,以黄心土为基质进程移栽培育。由于这 2 种容器使用的基质重量较大,以至于苗木出圃、上山造林的劳动强度增加,进而降低了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高。此外,培育的苗中常有根系盘结苗和穿根苗出现,这有碍于桉树幼苗的早期生长 [3]。这些传统的基质存在的种种缺点不利于桉树的大规模种植。

选用来源广、价格低廉、养分充足、质地轻、环境友好的基质是必然的趋势。轻型基质具有以上优点,能够为桉树组培苗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良好的条件。邓海群等选用椰糠和泥炭土作为轻型基质,进行桉树组培苗培育试验,结果发现向堆沤发酵的椰糠加入 0.5% 尿素,然后再与泥炭土按 3∶1 的体积比配成的基质,桉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在 95%以上,苗高 16.8 cm,苗木生长旺盛,移栽效果较好 [4]。刘奕清在桉树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筛选试验中也发现,用椰糠、珍珠岩、锯木、泥炭土可较好地改善桉树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疏松透气性、保水性和营养状态,有利于植株成活与生长发育,同时减轻基质的重量,方便种苗长途运输。笔者推荐使用椰糠与泥炭土体积比为 7∶3 的轻型基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移栽

2.1 清洗与消毒处理

把组培苗根系与培养基分离开后在清水中将根部残留的培养基清洗干净。当天洗苗、当天移栽完。移栽前 1 天,用水淋透装好基质的营养袋苗床,之后用 0.1%~0.2% 高锰酸钾溶液淋湿基质进行消毒。生根苗移栽前用 0.3% 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消毒 30 s 即可。

2.2 组培根苗移栽

移栽时,按照“深浅适中、根舒压紧”的原则,用不锈钢镊子夹着根系将苗移栽于基质中,深度不可太深也不能太浅,以泥土盖过芽茎出根部位为宜。随栽随淋定根水和覆盖薄膜、黑网保湿,保持幼苗足够的水分,以免移栽过程失水萎蔫而影响其成活。

3 移栽后管理

从幼苗移栽到培育成壮苗出圃,整个过程通常需要 60~90 d,可大致分为以下 3 个阶段。

3.1 移栽后第 1 阶段

移栽后的 1~10 d 为第 1 阶段。该阶段是幼苗主要在恢复生长、形成新根的关键时期,要覆盖薄膜保温保湿,湿度需保持在 85% 以上。由于桉树幼苗的抗病性弱,棚内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病苗滋生,故在移栽后 2~3 d 应喷保护性杀菌剂,以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如出现病苗、死苗应及时清除,以免病菌蔓延 [5]。

3.2 移栽后第 2 阶段

从第 1 阶段结束至苗高 12 cm 左右为第 2 阶段。幼苗已经恢复,进入生长期,应逐渐增加通风换气时间、增加光照强度,以利于促进幼苗的快速生长。在该阶段,给幼苗施入一定量的肥料,以保证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研究表明,桉树对氮、磷、钾要求敏感,只有氮、磷、钾等矿质营养俱全,林木才能迅速生长,单施氮或磷或钾效果都不够理想,且适当施一些中量和微量元素效果更好,如镁、锌、硼等 [6]。施肥的浓度随苗木的生长逐渐加大。但施入的肥料不可过多,以免造成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带来烧苗的危险。

3.3 移栽后第 3 阶段

第 3 阶段是从幼苗高 12 cm 至出圃。在该阶段,幼苗基本已达出圃高度,停止施肥,需要分级炼苗,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幼苗徒长。全光照炼苗,加快幼苗的木质化,并注意防治病虫害。未达到出圃的苗木继续培育。

参考文献

[1] 彭兆平.桉树人工林经营存在问题与丰产造林技术探讨 [J].湖北林业科技,2008(1):70-71.

[2] 祁芳斌.桉树离体快繁研究 [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1):15-17.

[3] 杨小红,彭彦,高丽琼,等.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育苗技术研究[J].桉树科技,2011,27(1):27-31.

[4] 邓海群,莫继有,吴永富,等.桉树组培苗轻型基质培育技术研究 [J].广西林业科学,2010,39(1):17-20.

[5] 陈达.桉树组培苗容器培育技术 [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S1):3-5.

[6] 林艳.桉树组培容器苗稳态营养调控技术及其机理 [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论文作者:朱倩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浅论桉树组培苗培育技术论文_朱倩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