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被广泛应用,但其影响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导致路面出现各种病害,要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需要对所需原材料、混合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控制及管理,规范施工技术要求、方法及完善施工工艺,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确保人们安全出行。本文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沥青面层直接承受着车轮荷载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是路面基层最为关键的路面结构,并且具有耐磨、抗车辙、平整、抗裂缝等多方面的性能要求,所以沥青路面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和工艺进一步优化,力争把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质量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1混合料配合比技术
这种技术的实施要点是沥青混合料生产之前需要进行预先的配合比设计和试拌实验,从而确定在大规模生产时的混合材料搅拌均匀所需要的时间、原材料配比、拌合工艺、沥青及矿料的加热温度以及各种混合料的用量等等。然后通过钻孔取芯来分析混合料压实的效果。
1.2摊铺施工技术
对于沥青路面摊铺机的运行速度,应预先设定为2~6m/min,以保证设备使用的均匀稳定性。在交叉口进行摊铺作业时,不能采用人工修整方式。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应由具有专业技术的施工技术人员发挥施工作业指导作用,以实现混合料的合理更换及人工找补目标。此外,如果沥青路面摊铺存在质量不过关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应采用重新摊铺的方式来进行优化处理。具体来说,就是每5m设置一直径在6mm以下的扭绕式钢丝作为支架,以达到拉力在800N以上的作用目标。
1.3辗压技术
辗压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应充分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加强压路机的压实功能,并严格控制和密切关注压实机速度,确保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在辗压过程中,辗压次数与速度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当辗压速度过快时,辗压次数就需要增加,质量也将得到保证,但是压实效率将会降低;当辗压速度过快慢时,就会对压实度造成影响,尤其会在压实与摊铺间出现孔隙,从而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因而,合理的辗压速度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2到4千米的距离,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辗压质量,应对压路机辗压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情况在辗压过程中沥青路面会产生辗压不明、重复辗压及漏压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改善辗压方式,如采用颜色标注措施,对辗压区段进行的初压、复压及终压分别应用黄红绿等颜色标注明白,这样便可以有效的防止重压与漏压现象的产生;还能采用排压方式实施作业,促使其环节紧密,如同流水形式,在辗压过程中,还应关注辗压车道变换的问题,应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变道,且应在变道时注意方向变换,确保沥青路面不会被破坏。
1.4接缝施工及压实技术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混合料配合比及压实是很重要的两步骤,当配合比比较合理科学时,沥青路面没充分压实,路面使用功能就会降低,进行路面压实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合料缝隙,增加路面密实性,从而提高公路路面耐久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会见到纵向及横向的施工缝,对于纵向施工缝可运用两台摊铺机共同作业,使用梯队联合的摊铺方式进行纵向接缝,先在已摊铺混合料中,留下1-2dm位置,这位置不进行压实,这样就会有5-10cm的摊铺层发生重叠,可以运用热接缝方法进行跨接辗压,从而消除缝隙;对于横向的施工缝,应该运用平接缝,在3m直尺的纵向延伸位置,其端部直尺要呈悬臂状,把直尺脱落及摊铺层地方当做裂缝处理位置,使用锯缝机进行切割铲除,在摊铺之前,要把接缝部位的粉尘进行清理,再添加一些沥青进行摊铺,进行辗压的时候,要用钢筒式的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跨缝向新铺的层面逐渐进行压实。
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2.1合理进行沥青配比设计
沥青配比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沥青配比是否合理,影响的是沥青的黏合性,因此,要对沥青配比作出合理的分析,而这项工作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对各种沥青配比进行试验分析,从而发现黏合性最强的沥青配比,将之应用于公路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公路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沥青配比有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施工环境进行调整,在沥青配比结束后,还需要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只有各项指标都符合相关要求才能投入使用。在对沥青材料添加改性剂时,需要对这种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将这种材料的各项指标记录下来,以加深各公路建设部门的了解。添加一定的改性剂是改进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要方法,公路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各种改性剂的研究,以促进公路施工材料各种性能的整体提升。
2.2施工材料的选择与控制
施工材料是构成公路的主要元素,因此施工材料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一般来说在进行沥青公路施工前期,要加强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控制,在要材料选择前期要严格审查,并认真对比各种施工材料供应商的信誉度、资质条件、供货能力;当施工材料运到施工现场以后,相关管理、技术人员不仅要对材料数量、型号、批次、规格、生产日期等进行检查,还要做好材料的取样和复检,确保材料强度、性能等符合施工要求,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2.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拌和时控制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并且根据配料单进料,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拌和时沥青温度控制在160℃~170℃左右,其中矿料的温度控制在175℃~190℃左右,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控制在155℃~170℃为宜。拌和后的沥青外观上应均匀一致、无粗细料的分离及结块、无发白等现象,并且抽样做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在拌和结束时,及时清理拌和设备,清理管道中沥青残渣,做好各项检查的记录。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沥青混合料应禁止使用。
2.4项目施工机械设备检查模式
工程项目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先对施工所用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性能良好,同时也要保证设备可以正常运行。针对沥青拌合设备、沥青运输设备、沥青摊铺设备、沥青碾压设备等,对其进行系统性检查,保证设备内部所有配件完好、性能优良,提升工作效率。多关注新机械设备采购问题,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对设备进行维修,提升设备的实际使用性能,并发挥出设备的作用,为沥青项目施工奠定基础。
结束语:
公路工程施工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其施工作业面比较长,施工技术复杂,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比较多,而且还要受到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沥青公路路面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引起广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充分控制,对主要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的选择与控制,以及混合料的配置、摊铺、碾压等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把关和控制,规范施工操作过程,完善和优化施工工艺,切实提高沥青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以及人们的出行舒适度及安全。
参考文献:
[1]胡淑媛.浅谈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地理,2014(20):131.
[2]范道周.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地理,2014(20):104-105.
[3]吕同忠.浅谈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6):84+170.
[4]祁世浩,代燕.浅议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17):84.
论文作者:董铭锡,黄长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沥青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压实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