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图书馆如何做好指导读者阅读服务论文_李玲

浅谈县级图书馆如何做好指导读者阅读服务论文_李玲

李玲 广西白色市凌云县图书馆

摘要:公共图书馆具有传递科学技术情报、开展杜会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作为县域行政区划级别性质的公共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和因地制宜,不断探索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不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新时代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读者需求。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工作;发展读者

1 加强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本身很难出成果,只能替读者解答问题,提供咨询,帮助读者查找资料,为读者服务,也就是说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为读者做嫁衣。工作人员做好这看似简单又难以出成绩的工作,一定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同时还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热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才能关心读者,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做读者的知心朋友,才能把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做好。

2 规范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图书馆自身要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促进读者创新服务工作的落实。建立严格公正的奖罚制度,积极引进自我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和推进聘用制,调动馆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定期对馆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进行量化指标考核。以广大读者的评议为标准,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馆员工作业绩的客观依据。建立定期培训交流制度,提供一定的渠道让有需求员工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改善馆员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提高馆员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强其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使馆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始终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及需求保持同步,通过制度建设,真正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不断推进和强化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职能和质量。

3抓住读者的心理,设立图书专架

图书馆的主动服务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为人找书”的模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争取做到“为书找人”,让图书馆发挥更大的效益。针对不同的读者及其在利用图书馆时不同的心理活动,提高利用图书的效益,满足读者的省时心理。把一些当前热门的借阅率比较高的图书放在一起,设立“热门图书”推荐架,以方便读者查问。另一方面,根据以往的经验,寒、暑二假期间,学校都会给学生布置阅读有关国内外经典名著作为课外阅读作业。因此,在放假之前工作人员应做好准备,尽可能地把本室书库中所收藏的中外名著收集在一起,放在图书推荐架上,并指引有需要的读者借阅。这样,能大大地节省读者在书库查找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转变自身功能,提供多元阅读服务

众所周知,图书馆包含很多信息,有历史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有思想方面的……而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竞争激烈,面对着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同时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来进行阅读获取需要的知识点,这势必会对现有的图书馆带来不小的冲击,所以针对这些环境的变化,应该及时做出调整和完善,找出符合大众的习惯和爱好,切实实现图书馆原有的作用。当前,图书馆需要在原有为社会读者提供阅读的场所和环境,还应该在该基础上引入现在信息设备,采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服务当代读者,覆盖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和儿童等。最后就是要改变之前的服务方式,之前都是人工操作,读者需要亲自找需要翻阅的书籍,现在有了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检索,快速定位书籍在哪个位置或查询自己需要的书籍是否存在,有没有可借阅的数量,这些都可以轻松通过电脑进行处理,大大解放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让服务更方便、灵活、人性化。

5做好书目推介,延伸阅读空间

经典书籍都是经过岁月洗礼、披砂炼金而来,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管身处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有阅读经典的必要,图书馆应该针对不同的群体,结合读者所学专业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做好不同领域的经典书籍推介工作。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的形式应与时俱进,做到“授人以渔”,如在推荐好书新书的同时,图书馆可以罗列一些优秀的网站、网络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供读者使用,借助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服务参照图书馆网络使用手册熟练进行网上资源查阅或使用,防止因为目的不明确造成的时间浪费,这样也有利于让读者使用专门的时间去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消化,最终加以使用,服务读者。

6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日益网络化、数字化,也使越来越多的读者依靠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庞杂无序。缺乏完整性和组织性,同时随时都有可能被更新取代,使读者难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准确、合理的利用。所以,将那些无序的网络信息整理成有序的、可利用的资源,并有效地提供给读者成为图书馆员面临的重要任务。比如,针对学校某些科研课题建立检索指南,介绍各研究课题的检索要点,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再通过链接建立导航站,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料等。

7提供特色服务

个性化服务也就是特定化服务,是针对每个读者的不同需求而特别制定的服务。它所提供的服务不再是一种模式,而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为真正做好个性化信息服务,必须认真贯彻“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使个性化服务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和智能性,同时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分析,提供特定服务,从而提高读者满意率。此外,在服务方式上要开发有深度的个性服务。可根据地方特点建立地方文献资料室、地方艺术精品库、地方名人资料室。经常收集读者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反馈意见;可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业务,提供定题、定向、定人跟踪服务,尽量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8 结束语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手段,是图书馆管理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读者服务工作在深度和广度各方面都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我们更应该树立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我们的“名牌”服务,从而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刘薇,包剑,张宏伟.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05(1).

[2] 马倩,邓阳.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3)

论文作者:李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浅谈县级图书馆如何做好指导读者阅读服务论文_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