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分析论文_朱孝明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儿二科 411100)

摘要:目的 对川崎病患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从而为川崎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前来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D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所有患者按照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即冠状动脉损伤组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同时根据是否存在胃肠道症状将患者再次进行分组,并对患者之间的PCT水平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 在患者发病急性期,患者治疗前PCT水平异常的患儿共有60人,在经过治疗后,其PCT水平有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中,伴有胃肠道功能损伤的患者38人,其与无胃肠功能损伤的患者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化特点和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的PCT水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患者的炎症程度,但水平升高与患者肝功能异常情况的发生不成正比,但与胃肠功能损伤有一定关联。

关键词:川崎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临床意义

引言

川崎病,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童群体中常见的血管炎疾病[1],主要发病群体为1-5岁儿童,同时极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损伤等,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患儿在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后,对其有效治疗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当前对川崎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主要参照临床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的筛查或实验室检查也能够为其有效诊断提供支持。相关研究表明,患者PCT水平的升高与疾病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为证实这一理论,笔者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分组对比的方式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患者基本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患者基本资料

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前来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D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在8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45人,女性患者35人,患者平均年龄(5个月-1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为在发病1周内入院进行诊断。接受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每日三次,30?50mg/kg每天。每日静脉注射800mg/kg丙种球蛋白,给药浓度5.0%,滴速0.5-1ml/min,连续注射2天。待患者发热症状逐渐消退后,减少阿司匹林剂量至3.5mg/kg,体温及血沉恢复正常后,停止服用阿司匹林。

(二)诊断标准

按照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发热持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确诊,1.患者双侧球结膜有充血情况出现。2.患者口腔及唇部有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唇部干裂且有红肿现象、口腔和咽喉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情况等。3.患者发病初期手足部位红肿且发硬,在恢复期间脚趾或手指伴有脱皮情况。4.不同形状的皮疹。5.颈部淋巴结肿大。CAL诊断标准:1.UCG显示患者冠状动脉内膜回声持续变强[2],2.冠状动脉发生扩张。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其冠状动脉内径大于3mm,3-9岁的患儿冠动脉内径大于3.5mm,年龄大于9岁的患儿其冠状动脉内径大于4mm。3.UCG显示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内径为3~8 mm。(4)巨大冠状动脉瘤(GCAA)。冠状动脉内径≥7mm。肝功能异常:AS)>50U/L,ALT>50U/L,TB>24.9 μmol/L,LDH>250 U/L,AKP>100 U/L,GGT>40 U/L。

(三)研究方法

在80名患者中有19名患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其中冠状动脉扩张12 例,冠状动脉瘤7例。合并胃肠道症状22人,无胃肠道症状组58人。肝功能异常患者31人,肝功能未见异常49人。所有患者均采用IVIG 静脉滴注进行医治。在患儿体温恢复正常2天后,对其进行抽血并送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患儿的PCT指数进行检测,其中血清PCT 测定范围为0.03~100 μg/L,血清PCT 正常值<0.7μg/L。并对各组PCT变化情况和PCT、CRP、ESR、等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患儿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用t和x2进行检验[3],在检验过程中以P<0.05作为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衡量标准。

二、结果

(一)川崎病患者治疗前后PCT变化情况

在对80名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患者治疗前PCT水平异常的患儿共有60人,在经过治疗后,其PCT水平有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PCT 为0.43(0.27,1.47)μg/L,治疗后血清PCT 明显降低,为0.07(0.04,0.12)μg/L。

(二)冠状动脉损伤组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WBC、ESR、CRP的比较

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损伤患者CRP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WBC水平以及ESR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化特点(P<0.05).详见表1.

表2 冠状动脉损伤组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WBC、ESR、CRP的比较

三、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前来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D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患者的PCT水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患者的炎症程度,但水平升高与患者肝功能异常情况的发生不成正比,但与胃肠功能损伤有一定关联。

参考文献

[1]李鹏,周忠蜀.血清降钙素原对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损害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7):88-91.

[2]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 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944-946.

[3]刘力,李崇巍,马继军,等. 5岁以上儿童川崎病的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14,42(1):75- 77.

[4]刘芳,李晓春. 细胞因子谱、降钙素原、D-二聚体对预测小儿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临床意义[J]. 安徽医药,2018,22(8):1499-1502.

[5] 王春岩,白艳辉,宫奇莲. 川崎病患儿血清HMGB1、MIF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师杂志,2016,18(8):1247-1249.

[6]江雅静,赵玉岐,王鹤,等. 血清NT-proBNP与IL-6在川崎病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199-201.

论文作者:朱孝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川崎病患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分析论文_朱孝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