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训工作论文,对策论文,工会论文,干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53(2007)04-0045-01
一、当前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工会工作任务的不断变化,工会干部教育旧有的办学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工会干部教育的运行机制也相应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影响了现阶段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1、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教学方式方面的问题。目前工会干部教育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与解决工会干部的现实需要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诸如:不分类别、不分层次的“大一统”培训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内容只限于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素质的提高和“一言堂”为主的教学方法还没有根本改变。这种培训的循环与反复,其后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大大降低了培训的吸引力。
2、培训对象的认识问题。从现实看,一些工会干部存在着不愿意参加培训或参加培训后学习热情不高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和主观原因:一是一些工会干部没有真正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对工会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这些同志对社会急剧发展变化认识淡漠,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和主动性;二是工会干部调换率增高,大量新到岗的工会干部给培训工作带来压力;三是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实际情况影响了培训对象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师资水平方面的问题。从深层次分析,目前师资水平严重跟不上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的要求。其原因:一是教学“两层皮”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一些教师对新知识、新技能更新速度较慢;三是部分教师缺乏良好的职业心态。
4、工会干部教育管理体制、培训机制方面的问题。工会干部教育主管部门履行“规划、协调、检查、指导、服务”的主导职能,在实践中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加之在现行的工会组织领导体制下,工会本身无法解决工会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实效。
二、加强和改进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对策
1、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是把人力作为资源和要素进行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着眼于设计出一套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模式。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地建立和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和用人机制,形成工会干部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充分调动工会干部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的积极性。
2、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级负责、宏观调控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工会干部教育体系。首先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工会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地方和产业工会应建立一把手亲自抓,主管主席具体抓,由干部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培训单位共同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把工会干部培训纳入党政干部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其次,应形成宏观管住、管好,微观放开、搞活,计划调控与自主管理相结合,培训重心尽量下移的培训运行机制,同时要处理好干部培训主管部门与职能部门及培训阵地的关系;另外,还应严格培训制约机制,认真实施全总关于加强工会系统办班管理的暂行办法,区分训与不训的界限和待遇,建立行之有效的统一审批办班、统一发证等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
3、建立一支具备理论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并与岗位培训相适应的复合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各级工会应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意义。其一,各级地方和产业工会应广泛挖掘本地师资潜力,选调优秀师资人才,充实力量,为师资培训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二,要建立教师定期培训进修制度,使教师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调整。各级工会机关要为教师深入基层调研、挂职锻炼积极铺路搭桥,解决目前教师“一手硬,一手软”的难题;其三,建立一支以办学单位为主,有一定教学水平的工会机关干部和大中型企业工会主席为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补充目前培训单位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的局限性;其四,工会各级机关应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4、形成内容新、节奏快、重实效、适应工会干部特点的培训新模式。应统筹安排培训,尽量减少培训次数,缩短培训时间。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精”,要贴近形势发展的步伐,贴近工会工作的实际。在培训形式上,要多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教学方法要由单一的教师授课制转为专题辅导、答疑、专题讨论、模拟训练相结合的多种培训形式。为确保这种培训模式的实现,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落实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制度,为教育培训工会提供经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