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机ETS电跳机保护信号误动的原因探究论文_侯顺东

侯顺东

广东省粤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云浮 527217

摘要:作为汽车机的危机危急遮断系统,ETS发挥着报警或停机信号,进行逻辑处理,输出指示灯报警信号或汽轮机遮断信号的作用。因此,保证ETS信号的正确性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针对汽机的ETS在投入电跳机保护时误发跳机信号的问题,详细分析其原因,发现电跳机保护信号电缆在投入保护瞬间的电容充电现象,会把汽机保护系统PLC的DI通道电压拉低,向动作值附近靠近,从而导致ETS误动。基于信号误动的原因,实验研究证明,采用充电电阻巧妙地解决ETS保护误动隐患。

关键词:汽车ETS电跳机;信号误动;原因分析

某电厂2×135MW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ETS)保护装置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STC)提供,该套ETS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进行汽轮机遮断,采用双冗余PLC实现保护功能,即主PLC(MPLC)和辅助PLC(BPLC)。其保护原理为:当主PLC(MPLC)和辅助PLC(BPLC)输入通道同时扫描到电跳机回路触点闭合,主PLC(MPLC)和辅助PLC(BPLC)经过逻辑运算后由其输出通道断开AST电磁阀的电源,使AST电磁阀失电动作,实现保护预警[1]。

1.事件经过

某电厂#2机组并网后投入ETS电跳机保护的瞬间机组误跳闸。查#2机组DCS的SOE记录,发现#2机组跳闸情况很奇异,甚至可以说跳闸的有些不符合逻辑,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2机组跳闸情况

经检查,ETS装置首出逻辑画面显示“电跳机”(说明:主汽门关闭信号不进ETS首出逻辑,所以即便是汽轮机先跳闸也不会在首出画面显示),检查汽机跳闸前后各参数正常,检查#2机ETS未发现问题。后联系电气专业检查#2发变组出口开关2201辅助触点及就地端子箱,联系机务专业重点检查EH油、润滑油系统有无泄漏[2]。电气和机务专业检查后未发现设备异常。后向中调申请空载合2201开关,试投电跳机保护正常。但具体原因一时无法确定,#2机组重新并网,再次投入ETS电跳机保护正常。

2.原因分析

从机务专业上分析,导致汽机跳闸又不会首出的原因有两种:(1)隔膜阀故障,导致隔膜阀的润滑油压低过动作值,导致EH油卸压,汽机跳闸;(2)EH油系统故障,导致危急遮断油油压偏低,EH油卸压,汽机跳闸。以上两种情况都可导致汽机无法再次挂闸。然而如果是振动大、润滑油压低等其它保护跳闸ETS首出会记录。所以由于机务专业设备故障导致机组跳闸的可能可以排除。

从电气专业上分析,原因有三种:(1)由于#2机组刚并网,在投电跳机保护的瞬间2201开关跳闸,导致汽机跳闸;(2)在投ETS电跳机保护后,电跳机保护回路电缆短路,导致汽机跳闸。但后来用摇表测量线间、线对地绝缘正常。排除此原因;(3)#2机ETS电跳机回路有干扰信号窜入,导致#2机组跳闸。但通过示波器在线观察电跳机回路电缆电压波形,扰动电压最大只有0.3V。检查接地良好。在上述跳闸情况中,经过电气专业检查开关,并进行开关的分合试验说明开关故障导致机组跳闸的可能性不大。

从热工控制上分析,AST电磁阀失电即能实现汽机跳闸,AST电磁阀失电原因游散:(1)AST电磁阀双路110VAC电源在投入保护过程中恰好故障,导致汽机跳闸。但测量AST的双路电源时都显示正常,因此可以排除这个原因;(2)ETS开关量双路输出卡件(通道)在投入保护过程中恰好故障,导致汽机跳闸。通过检查和测试卡件工作正常,所以这种可能也排除;(3)在投入保护过程中恰好输入回路瞬间扫描到电跳机接通信号,通过ETS输出卡件发出AST电磁阀失电指令,使汽机跳闸,排除了以上两种可能性,只有这种原因导致跳机。

调查当时投保护人员已确认2201开关在合闸状态,且操作完全按照操作票正常执行,排除误操作的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就只剩下保护回路自身的问题。由于电跳机回路电缆总长有300米,存在电容效应,在投入电跳机保护时有导致信号通道电压瞬间拉低的可能,以致ETS系统误判,进而误跳机[3]。因此,#2机组异常跳闸的原因可以锁定在电跳机回路设计缺陷。

3.电跳机回路电容效应分析及试验

3.1理论分析

图1是电跳机输入回路的工作原理图,当K1、K2闭合的情况下(即保护投入状态)只要现场发电机出口开关辅助接点S闭合,光耦接通,PLC扫描到S闭合信号。换句话说也就是光耦的正负极之间有电流流过,并电流大于2.5mA足够接通光耦,则认为S闭合[4]。

图1 电跳机输入回路的工作原理图

然后再验证回路是否有误认S闭合的可能性,如果将K1、K2到S间的信号电缆看作是一个电容,实测电容容量为49nF。K1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容,在K2投入的瞬间,即使在K1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实际上电源的正负极之间有电流流过,造成瞬间误判导致跳机。

3.2投保护试验

用CAAP2000录波仪分别测量PLC的I/O通道24VDC电源电压、电跳机DI通道电压、电跳机信号电缆电压,观察在K1、K2开关投入瞬间PLC通道电压变化情况。从中发现电跳机保护投入的瞬间PLC通道电压瞬间降到11.46VDC,持续1ms后恢复正常。经过反复试验,PLC通道电压在每次投保护时谷值都有不一致,范围在11.13VDC~12.46VDC。在不接地线情况下测得PLC通道最低电压为10.15VDC。这说明接地线对通道压降有一定影响。

甩开发变组出口开关至ETS柜的电缆,只测量发变组保护屏至ETS柜的电缆在保护投入瞬间电压,此段电缆长度约为50米。结果发现PLC通道电压下降幅度不大,谷值在19.97VDC附近。

从以上试验可以判定,在投入电跳机保护瞬间,PLC通道在给电缆进行充电,导致PLC通道电压突降,但不是每次都会降至I/O通道判断的门槛值,所以不是每次投保护时都会导致保护误动。

4.解决方案

针对ETS误动原因,可以采用充电电阻,对电缆进行充电,以提高在保护投切的的瞬间PLC通道扫描电压的稳定性。具体措施如下图2。

图2 电跳机保护回路增加充电电阻R1、R2示意图

在K1、K2上并接合适的电阻,使其在K1、K2断开时对电缆进行充电。在闭合K1、K2后充电电阻被旁路掉,不影响PLC对2201开关辅助接点信号的扫描。

确定整改措施后,关键是问题是串入电阻多大电阻合理。本着串入电阻不影响PLC的判断为原则,通过在PLC输入回路里串入滑线变阻器试验电跳机保护回路串入多大阻值合适。结果表明:串入电阻值在4490Ω以下时PLC,可以扫描到开关量的状态,当电阻值大于5190Ω时PLC认为外回路处于断开状态。

5.实施效果

确定电阻后,观察接入电阻后投入电跳机保护时PLC通道、信号电缆电压波形,发现在接入电阻的情况下投入电跳机保护,对通道电压影响非常小。比不加充电电阻时要平缓很多。而增加充电电阻后进行开关分闸试验,分闸后电压降时间为0.2ms。保护回路动作时依然可以实现快速可靠。

总结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加装保护回路充电电阻对保护装置和保护逻辑无影响。满足保护的快速性,实施起来方便,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巧妙解决长电缆充电导致PLC误判的问题。此方法适用于所有PLC、单片机的开关量长电缆输入信号投切保护回路。

参考文献:

[1]邱夏宁.汽机ETS电跳机保护信号误动的原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7.

[2]王永玲,周文龙,蒋育平.135MW机组机械危急遮断器的优化[J].发电设备,2013,04.

[3]江浩.ETS系统常见故障及可靠性研究[J].机电技术,2012,03.

[4]刘昕,初东,王长友.汽轮机的调节保安系统的改造[J].冶金动力,2014,08

论文作者:侯顺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基于汽机ETS电跳机保护信号误动的原因探究论文_侯顺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