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中医治疗软组织肉瘤17例报告论文_罗泽民,李勇,林菜梅

后中医治疗软组织肉瘤17例报告论文_罗泽民,李勇,林菜梅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2

【摘 要】目的:对《后中医肿瘤治疗学》理论体系进行初步验证。方法:用现有抗癌治疗技术针对癌症病人的外因治疗,并用抗癌中药维持治疗1年,用泻除心理压力、中医药辩证施治扶正和日常生活调节等针对癌症病人的内因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共治疗了17例软组织肉瘤病人。结果:疗后的10、5、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00﹪(4/6)、90.91﹪(10/11)和100.00﹪(17/17)。结论:《后中医肿瘤治疗学》的治疗肿瘤范式值得借鉴。

【关键词】后中医肿瘤治疗学;治疗肿瘤范式;软组织肉瘤;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est right of the new theory sysyem that the 《Post-chinese medicine therapeutics for cancer》。Methods:The treatment was directed at the external cause of the cacer that use in stock the treatment technique in cancer,and the maintain treat was 1 year that 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resist cacer.The treatment was a long time in directed at the internal cause of the cacer,that use dispel psychology pressu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Fu Zheng”and regulate daily live.17 patients of soft tissue sarcoma by treated at all.Results:There ware 66.67﹪、90.91﹪ and100.00﹪ in the 10、5 and 3-year survival rate of all patients differently.Conclusions:It is worth imitated that the paradigm of the treatment cacer patients in the 《Post-chinese medicine therapeutics for cancer》.

Subject words:Post-chinese medicine therapeutics for cancer;The paradigm of the treate cacer patients;The sarcoma of soft tissue;Treate

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1,2。当着现存的理论无法使得实践达到预期的目标时,理论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发展本身就需要不断创新,这不仅是要在技术上的创新,当技术发展到达一定的程度而实践始终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时,对于此一科学理论的反思和创新将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决定性的。《后中医肿瘤治疗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中西医学范式的新的医学科学范式3,4.5,6,是借鉴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社会革命成功的经验(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癌症切入,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引入医学,在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癌症防治研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癌症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解决癌症预防和治疗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创建起来的一个以癌症防治为主线的辩证唯物主义医学科学理论体系,有无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需在临床实践中验证。自2004年1月以来,本科运用这一新的医学科学范式指导各种癌症病人,其中软组织肉瘤17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软组织肉瘤病人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11至63岁,平均年龄41.33岁。收治时间: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9例,2009年9月至2014年1月8例。发生部位:右拇指1例,左腕1例,右前臂2例,左乳1例,右腋窝1例,纵隔1例,右臀部1例,左臀部1例,右大腿4例,左大腿1例,左膝部1例,左足內侧1例,子宫内膜1例。病理类型:纤维肉瘤5例,脂肪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软组织肉瘤2例,腱鞘巨细胞瘤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Ewing肉瘤1例,上皮样肉瘤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

1.2治疗方法:

1.2.1外因治疗:

①手术治疗:尽可能切除临床可见肿瘤病灶。

②术后治疗:有化疗指征并愿意接受化疗者,用联合方案化疗,原则上不超过4个疗程,之后用抗癌中成药替代化学治疗4个疗程(2009年4月开始);对于病情相对晚期,年龄相对较小的病人,可适当增加化疗疗程;无化疗指征或不愿意接受化疗者,用抗癌中成药治疗6-8个疗程(2009年4月开始);术后化疗后根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放射治疗1疗程。

③维持治疗:于扶正中药汤剂中加入部分有抗癌作用中药维持治疗1年以上。

17例患者中,全部都进行了手术摘除病灶。术后放疗:行局部放疗1疗程者12例,未行放疗者5例。术后放疗后:化疗4个疗程以下者6例,5个疗程者4例,不化疗者7例。疗后复发再手术化疗者1例。单纯手术切除者2例,手术+化疗2例,手术+放疗5例,手术+放疗+化疗8例。抗癌中成药应用情况:1个疗程者2例,3个疗程者2例,4个疗程者5例,6个疗程者1例,未用抗癌中成药者7例。维持治疗情况:全部患者都于扶正中药汤剂中加入部分有抗癌作用中药维持治疗,要求患者服药1年以上,但由于此部分治疗在患者的家里进行,不同病人服用情况变化很大,无法统计。

1.2.2內因治疗:

1)泻除心理压力:每一病人都必须进行心理调节,通过谈话和医务人员的日常诊疗行为,强调该病的可以治愈性,尽最大的努力和可能泻去病人的心理压力。具体方法是:

①对于各级医师,必须戒除摆头、叹息等让病人感到不可治疗的不良行为习惯。

②对于病人,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必须给予病人可以治愈的信心。

③对于新来诊疗病人,尽量安排其与症状较轻、疗效较好的病人同住,让他们通过互相交流,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出版书籍,全方位大量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把这些书籍放在科室书报阅读处,作为科室病人及其家属在本科诊疗期间空余时间的阅读物,让病人自己找出与自己相同疾病的成功案例,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是心理暗示疗法之一)。

⑤心理暗示治疗(具体见下面的其它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中医药辩证施治扶正:

①汤剂(也是重要的心理暗示治疗之一,暗示病人最少还可以生存1年以上,有1年的机会就有3年、5年甚至10年的机会):

基本方:党参30g、白术20g、黄芪30g、陈皮10g、厚朴10g、香附10g、茯苓15g、白芍15g、延胡15g、莪术15g、蜈蚣8条、蝎子10g、内金10g、麦芽(炒)35g、谷芽(炒)35g、沙仁8g、甘草5g,每天一剂,每剂煎两次,分两次服,每周5剂,连续服用1年。

变通:14~16岁患者上方各药物减半。

禁忌:剧烈疼痛、剧烈咳嗽、大出血、发热、腹泻、14岁以下小孩、孕娠、月经期间和非癌症病人忌服。

②药膳(也是心理调节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暗示病人最少还能生存3年以上,有生存3年以上的机会,就有生存5年、10年以上的机会):

A花旗参(进口)10g、田七块3g、优质肉100g,食盐适量,清水2碗,隔水炖服,每周3次,周1、3、5服,连续服用3年(适用于50岁以下病人,10岁以下上方各物减半,服用本方当天忌服红白萝卜,发热、腹泻、剧烈疼痛、剧烈咳嗽、出血、孕娠、月经期间等忌服)。

B高丽参(或红参、或边条)10g、田七块3g、优质肉100g,食盐适量,清水2碗,隔水炖服,每周3次,周1、3、5服,连续服用3年(适用于50岁以上病人,其它禁忌同药膳A)。

C党参20g、田七块5g、黄芪20g、杞子3g、红枣6个、优质肉250g,炖汤服,每周3次,周2、4、6服,连续服用3年(10岁以下上方各物减半,禁忌同药膳A)。

3)日常生活调节:

①嘱病人积极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也是重要的心理调节治疗方法之一):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病人机体非癌细胞新旧更换,促进病人机体非癌细胞的功能恢复和提高,从而使机体的自然抗癌力量得到恢复和提高;让病人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和自己生存的社会价值,促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但忌过度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避免体能透支,影响机体自然抗癌力量的恢复和提高;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少病人对自己疾病的关注程度,利于病人心身的康复。

②年轻(55岁以下)男性节制(非杜绝)性生活3年(也是心理暗示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暗示病人最少还能生存3年以上,有生存3年以上的机会,就有生存5年、10年以上的机会),避免在癌症疗后复发转移高峰期出现体能透支,不利于机体自然抗癌力量的恢复和提高。

③鼓励年龄大者积极到户外活动(也是重要的心理调节治疗方法之一),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少病人对自己疾病的关注程度,利于病人心身的康复。

全部患者都接受过心理调节治疗,全部患者都被进行过日常生活调节指导,全部患者都被要求服用扶正中医药治疗1年以上,全部都被要求服药膳治疗3年以上,但由于此部分治疗是在病人的家里进行的,不同病人服用的情况变化很大,病历上无准确记录,无法统计。

2结果:

生存期计算截止时间为2017年5月,已经死亡者以死亡当月为死亡时间,现在还生存者15例,死亡者2例,其中1例为复发后再手术时意外死亡,另1例为因重复癌死亡。生存时间最短者39个月,最长者157个月,疗后10年以上者6例,生存10年以上者4例,占66.67﹪;疗后5年以上者11例,生存5年以上者10例,占90.91﹪;疗后3年以上者17例,生存3年以上者17例,占100.00﹪。

3讨论

对于癌症防治的研究,目前已经进到了分子生物学水平,癌症的病因病机似乎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但由这些理论指导设计出来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并没有使得癌症的发病率降低,虽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诊疗技术不断出现,使得癌症的早期发现率和中晚期癌治疗的有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大部分癌种病人疗后的5年生存率近40余年来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提高3,4,5,6,也就是说,原有的癌症的病因病机理论,经40余年的实践证明,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癌症病因病机理论需要创新。

后中医肿瘤治疗学认为,在癌症形成的过程中,可以分为发生和发展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不同的内部矛盾斗争所推动,分别产生癌细胞和癌两个不同的事物3,4,5,6。在癌症发展的过程中,机体内癌细胞所在局部的自然抗癌力量与癌细胞生长扩增力量之间的矛盾不平衡,是病人体内癌灶形成与否的根本原因,其中机体内癌细胞所在局部的自然抗癌力量的变化是病人机体内部的变化,是内在原因,而癌细胞是在癌症的发生阶段所产生的、异常的、非机体本身所有、也非机体功能所需的病态细胞,它的变化,相对于病人的机体而言,是病人机体外部的变化,是外部原因3,4,5,6。在癌灶形成的过程中,机体内癌细胞所在局部的自然抗癌力量与癌细胞生长扩增力量之间的矛盾,是病人体内推动癌灶形成与变化的主要矛盾,当前者为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时,病人体內的癌细胞逐渐减少,最后消失,矛盾消亡,无所谓的癌灶形成,即“癌消退”;当后者为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时,病人体內的癌细胞逐渐增多,癌灶形成,并进行性增大,即“癌进展”;当前后两者的力量势均力敌时,病人体内的癌细胞既不增多也不减少,而处于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此种状态的延续,即亚临床癌灶的“人癌共存” 状态。在癌症病人的机体内,机体内癌细胞所在局部的自然抗癌力量与癌细胞生长扩增力量之间的矛盾,是病人体内推动癌灶形成与变化的主要矛盾,前者是这一矛盾的次要方面,后者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病人体內有癌灶存在,并处于进展状态3,4,5,6。所以,临床上确诊的癌症病例中,绝大多数都是进展期癌,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将呈进行性恶化。对于癌症病人的治疗,应当尊重癌症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病人体内推动癌灶形成与变化的主要矛盾,通过恰当的外因治疗,削弱病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扩增力量,同时有利于机体自然抗癌力量的恢复和提高,通过加强内因治疗,增强病人机体的自然抗癌力量,力促这一矛盾的主次要方面互相转化,并在机体内癌细胞所在局部的自然抗癌力量为主要方面的前提下消亡,使“癌消退”从偶然性转变成为必然性,“癌进展”从必然性转变成为偶然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彻底解决癌症的治疗问题3.4.5,6。本研究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治疗本组病人的,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抗癌中药等进行外因治疗,并于扶正中药汤剂中加入适量的抗癌中药进行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用泻除心理压力、中医药辩证施治(汤剂、药膳)扶正和日常生活调节等针对內因进行长时间的治疗。结果:17软组织肉瘤患者中,疗后10年以上者6例,生存10年以上者4例,占66.67﹪;疗后5年以上者11例,生存5年以上者10例,占90.91﹪;疗后3年以上者17例,生存3年以上者17例,占100.00﹪。可见,这种治癌范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10月,第一版,271-286页。

[2]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10月,第一版,287-326页。

[3]罗泽民、张宗平、梁 波著,《后中医肿瘤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77—172页。

[4]罗泽民、张宗平著,《现代中医肿瘤治疗范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23—289页。

[5]罗泽民、张宗平、梁 波著,《医学革命与癌症》,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香港),2009年5月,第1版,43—195页。

[6]罗泽民、张宗平、梁 波、李 勇著,《后中医治疗肿瘤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23—47页。

[7]董志伟、谷铣之主编,《临床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491-1543页。

[8]吴万垠、刘伟胜主编,《中医临床诊治肿瘤科专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版,282-376页。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215);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2055);湛江市2012年度财政资金科技专项竞争性分配项目(序号:39)。

论文作者:罗泽民,李勇,林菜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后中医治疗软组织肉瘤17例报告论文_罗泽民,李勇,林菜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