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命与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访谈录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新中国60年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命与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访谈录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60年的历程、当代使命和发展趋势——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民大学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新中国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使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采访者简称▲,下同):纪校长,您好!新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已经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请您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一下简单地回顾和总结好吗?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好的。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60年来的发展轨迹,可以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这17年,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为:一是全面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研究中得到普及;二是基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科研体系,包括成立了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科,先学习苏联,后强调中国实际,建立起了一个强调人民大众立场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模式;三是提出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倡导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四是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厚今薄古”、“推陈出新”,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和为现实服务。这一阶段,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人文社会科学的改造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新中国的巩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推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一时期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及“左”的错误思想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学术研究中出现了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学术研究领域混淆政治和学术的界线,用政治批判代替学术争鸣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学科,如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等等,被简单化地贴上资产阶级学术标签,遭到被停顿乃至取消的命运。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这一阶段,“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把“左”的错误推向极端,“双百”方针名存实亡,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被作为“封、资、修”的内容加以批判,知识分子被列为革命对象,大部分文科院校和文科专业停办,教师队伍被遣散,人文社会科学及高等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所有的学会也都停止了活动。

上述两个阶段大致称为前30年。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后30年发展历程。这30年,从恢复起步到蓬勃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道路越走越开阔。

▲:虽然说这60年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经历了坎坷和曲折,但取得的成就怎么样,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可以吗?

●:可以。新中国的社会科学事业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在第一和第三阶段。特别是1978年之后,经过拨乱反正,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获得了思想上的大解放。80年代初,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被重新认识,人文学科逐步恢复、社会科学全面兴起,人文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罕见的文献剧增期和学术提升期,呈现出复苏的良好势头。紧接着,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精神风貌投入改革开放大潮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始努力改变过去那种相对封闭和自我设限的状态,代之以开放的姿态和开拓的精神。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其中蕴含的深刻理念,不仅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性指针,也为人文社会科学在新时期的发展繁荣指明了方向。整个80年代,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以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对中国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和研究,并广泛接触西方文明中各个学科的学术思想和研究范式,在理论和实践中表达出人们对“三个面向”的理解与企盼。

及至90年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发生了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理念与运行方式的大突破。在现实的有力激发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鼓起更大的理论勇气,在各个领域展开有益的探索,大量具有独立见解的学术著作问世,大大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进入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1年至2002年间,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三次系统地发表关于重视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2004年,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提升到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这些讲话和举措深刻地表明了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转型期中国的紧迫性和深远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长期以来我国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重理轻文”倾向。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备受鼓舞,在宽松、和谐、鼓励探索和创新的学术氛围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进一步开拓进取,不仅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主要学科在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紧密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也蔚然成势。跨院校、跨地区、跨系统的科研联合攻关接连启动,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研究成果。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60年是跌宕起伏、曲折前行的60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面临着国际、国内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时代提出的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构成了怎样的挑战呢?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回应时代主题,回答民众疑惑,满足实践需要等诸多方面缺乏整体的、深入的、有效的研究,缺乏富有想象力和建设性的思想、思路和方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或苍白无力。在我看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诸多的严峻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解答和应对。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改革和完善,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贡献智慧。如何抵制和消除、批评和辨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以及西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保障好普通工人、农民的政治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不致沦为弱势群体?如何在贫富差距超乎我们想象的今天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怎样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基本框架如何进一步确定和完善?有没有利益群体打着“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号聚敛财富,而又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名义瓜分财富?如何认识和解决实际上一些地方已经存在的资本的无情掠夺和压榨?在我们当下的经济领域中,应当如何明确体现社会主义的原则?

第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国民的道德素质和精神世界,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贡献智慧。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有效配置资源、激发人们进取精神的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伪劣假冒、道德沦丧、精神空虚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现象也随之而来。我们如何建设一个有道德的、有法治的、而不是充满贪欲的市场经济,如何使市场经济中的参与者有一个道德底线,有一颗敬畏之心?如何在关注国民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其精神生活?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来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何克服社会上所谓“有金钱无知识,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审美,有审美无信仰”的异化荒诞现象?

第三,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贡献智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对以往“见物不见人”、“GDP至上”的发展观的某种校正。如何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统筹协调发展,科学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如何在保障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和谐、文化的繁荣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如何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避免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出现的种种弊端?如何在注重当前的现实利益的同时,考虑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实现代际利益之间的协调?

第四,协调因多种经济成分、多重利益群体诉求、多元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差异和冲突,重建社会共识,重新整合社会,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贡献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号,其实搞的恰恰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像黄光裕、陈绍基、许宗衡等人的所作所为,能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吗?权力和资本的畸形结合所造成的社会群体的分化乃至对立,会不会扭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一些地方出现的“仇富仇官”情绪,社会上不同群体价值观的分裂和冲突,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解决价值观冲突的办法首先就是沟通与对话,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了解广大老百姓的疾苦和心声吗?能够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有勇气代表老百姓而不是或不只是代表特定利益集团发表意见吗?

第五,中国已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如何在关注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同时,面向世界发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声音,为和谐世界的建设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贡献智慧。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学者“言必称希腊”,可是我们真的能够对西方文明有全面而透彻的了解吗?我们身在中国,自以为对中国很了解,可是熟知不一定真知,我们真的能够准确而生动地向世界介绍、说明中国吗?我们对未来的文化、未来的经济、未来的国际格局和世界图景,真的已经有长远而合理的预期、勾画和展望吗?我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真的已经跨越形式上的作秀而落实为脚踏实地、科学理性的行为常态吗?

第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应对新霸权主义、民族冲突、恐怖主义等重大问题,建设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贡献智慧。在国际学术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声音很弱,话语权很少,这实际上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单薄的表现。我们应该为建设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新的思想、理念和观点。但是,在这些方面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有深入的研究和积累吗?我们拥有恰当的渠道和平台吗?

▲:这些尖锐而复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实都是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那么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怎么做呢?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机遇和巨大挑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已进入观念更新、知识转型的临界时刻。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紧紧围绕未来中国发展以及世界发展的现实问题,实事求是地正视这些问题,加强深度研究和理论关注,努力回答这些问题,以此形成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和中国表述,真正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推向新的高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多更新的贡献。

▲:当前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迫切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呢?

●:实践充分表明,在指导思想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真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必须深深植根于当代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以深入研究前瞻性重大课题为主攻方向;必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效凸现其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不可缺失的资源性价值;必须培养世界性眼光,吸收世界各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既要冲破隔绝外域文化的藩篱,又要防止食洋不化;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探索、创新,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具体而言,下列问题尤需严重关切:(1)国家提出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这种高度重视在制度层面得到的有效落实还比较有限。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战略思想尚未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太过功利化,指导方式太过行政化。受此影响,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虚骄之气、浮躁之风日趋严重,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够多。(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严重不足,基础研究和人文学科的投入尤其短缺且不得法,直接制约了原创性成果的产出。(4)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高等教育尚未形成合理结构,缺乏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科学的评价制度,文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所下降。(5)违背学术研究“求真”的宗旨,缺乏学术追求的高尚品格,将学术探索简单与宣传等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术成果的学术含量下降,学术价值弱化。

因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建议首先着手解决以下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第一,摒弃目前实际存在的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制度性歧视,建立有效的分类评价和激励机制。第二,改变指导思想和指导方式,尊重学术发展规律,强调厚积薄发和精品意识,力避学术体制的僵化和学术泡沫的泛滥。第三,切实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特别关注基础研究和人文学科的萎缩情况,着力改善文科科研环境和办学条件。第四,调整文科结构,加强对文科专业设置的规范管理,在适当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第五,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道德,摒弃学术浮躁,惩戒学术腐败。

▲:您是学经济学出身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您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怎样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地推向前进?

●:具体应当怎么做?我想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第一,要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下工夫认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体系。对政治经济学来讲,就是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要下工夫啃原著,真正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这些话全是老话,没有新话。一要弄清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哪些不属于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二要弄清哪些属于过去需要强调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但现在不一定是强调的重点。比如说,阶级斗争、暴力革命,那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革命时期它是强调的重点,而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知道这是马克思基本理论观点就可以了,但并不是现在强调的重点。三要弄清哪些属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误读、误导,或者是理解片面,或者是歪曲、割裂,或者是穿凿附会,其实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原意。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误解、误导、误读的东西是很多的,我们应该梳理梳理。

我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很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本身。我认为,现在读书的空气并不太浓厚,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上下工夫的就更少了。应当补上这一课。

我举一个例子,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里面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而只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可以说贯彻于方方面面。他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根本上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是,人们并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只能在实际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来创造历史,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这个差不多是马克思的原话。那么在我们政治经济学来讲,我甚至认为应当有一章或有一节题目就是“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在现实之中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马克思主义本身、政治经济学本身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形态发展的趋势。趋势就是规律。我觉得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研究方面如何下工夫,是当前的一个重大任务。这是第一点看法。要潜下心来治学,没有这种精神,没有这种学风,那就很难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阶段,更谈不上丰富和发展。第二点看法呢,是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以一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信念,满腔热情地研究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当中的中国,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中所碰到、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不能对当前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并且做出令人信服的答案,马克思主义也是没有说服力的,也是没有影响力的。

比如说,现在讲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什么叫统筹兼顾,在经济学上如何得到理论上的说明?我们马上就想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面有关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但讲这个规律却是久违了。因为我们把计划经济、把计划说得一塌糊涂,甚至计划这两个字我们都不敢提了。尽管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时候市场、计划都讲到了,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计划,社会主义经济也有市场,市场、计划都是手段,但很多人依然不敢谈计划,甚至避之如鬼神,岂不怪哉?我前几年有一次到美国布法罗访问,了解到那里的水电站是纽约州政府的,其发电量的分配和定价,全部是计划的。美国都能搞计划,我们怎么一谈计划就那么可怕呢?甚至就成了“政治”问题了!没有计划还能统筹兼顾吗?计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怎么能因莫名其妙地害怕而不要了呢?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应当大书特书。不要再害怕了。

第二,我要强调的就是对我们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令人信服的结论。只要你这样做了,一定会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你不这样做,大家就不大相信。不管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一遇到实际问题,你就说不通了,就没有解释能力了。这总是不行的。

第三,我认为要对淡化、边缘化、诋毁甚至公然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科学的辨析和批判。这个辨析和批判,不是政治层面的斗争,而是学术层面的剖析、分析、探讨、争鸣,乃至于商榷和批判。只有在与不同社会思潮处于这样一种既相处又能够辨析、商榷、争鸣的过程当中,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真正的丰富和发展,才能富有时代气息、富有朝气、富有战斗力地向前发展。这既是捍卫马克思主义,又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讲过“不争论”是从政治方面讲的,他并没说学术讨论不争论。学术不讨论不争论怎么能前进呢?

标签:;  ;  ;  ;  ;  ;  ;  ;  ;  ;  ;  

新中国60年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命与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访谈录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