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纂研究与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关系研究_文化论文

档案编纂研究与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关系研究_文化论文

档案馆编研与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档案馆论文,社会公众论文,需求论文,关系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3-0115-05

档案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档案的内容决定于文化的发展。档案是国家、社会组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真实记录,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化内涵,决定着档案记录的内容;另一方面,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档案。任何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来就没有孤立的现在,只有扎根于历史和现实之中,同时反映时代需求的文化才会有生命力,档案的文化性质是不容置疑的。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工作人员以档案为基础进行的编辑和研究工作,当然属于文化活动的范畴。因此,档案编研与社会公众文化之间也就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1 概念界定

1.1 档案馆编研

档案馆编研,是以馆藏档案文献为主要物质对象,以主动提供或报道档案信息内容,满足社会利用为主要目的,在深入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按专题对档案文件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转化为不同形式出版物的一种专业工作[1]。

档案馆编研成果按加工层次和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编纂类,有现行文件汇编、政策法令汇编及各种专题文件史料汇编,其特点是按专题向读者提供档案的原文。二是编述类,即按一定的目的对档案的内容进行提炼、浓缩、组合而形成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各种目录、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档案文摘和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各种专题简介、专题概要等。它基本不是档案原文的照录,而是利用档案由编研工作者编写而成的资料,有的起报导作用,有的起查考和参考作用。三是撰著类,即按一定题目在对档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带有创作性的成果,如编修地方史、志及各种专业史、志以及以结合馆藏档案为主撰写的有关著述和论文,它们属于档案编研的最高层次。

档案编研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研究性,是编者要参与编写。档案编研工作的每一项内容都带有很强的研究性,不管是编纂类、编述类还是撰著类编研成果,它们都要在大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编研人员对有关题目的研究水平决定的,因此要求编研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水平。

1.2 社会公众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社会公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派生概念,主要强调创造和消费文化的主体是广大的社会公众,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组织或社会阶层而言的,而是具有广泛性和多元性[2]。

社会公众文化的特点主要有:

1.2.1 开放性

社会公众文化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出现。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文化走向公众的经济条件,公众具有享用与消费文化的权力和能力,也就打破了文化的阶级垄断,促成了文化领域的开放性。档案是全人类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因此从理论上讲,所有人都有权利享用这种财富,档案编研工作正是一项促使和帮助所有社会成员走进档案了解档案的神圣工作。

1.2.2 共享性

社会公众文化是供广大群众共同享用的文化,广大群众拥有共同享用公众文化的平等权利,他们也具有相应的消费能力。社会公众文化的开放性决定了大众享用文化的权利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公众文化的各个领域,选择自己喜好的文化方式,实际地获得各种文化产品。由于档案利用者类型的不同而进行的档案需求划分正是档案领域公众文化共享性的体现。

1.2.3 通俗性

社会公众文化在形式上是通俗的、大众的,它采取了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适应了平民的审美情趣和消遣心理。它在内容上是世俗的,表明了文化精神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社会公众文化中,公众是文化的选择主体,文化必须能够吸引公众的兴趣,才能争取公众的接受。这种文化的功能是多元的,既有教化的功能,也有满足公众多种多样的、各种层次的文化需要的功能,如求知的需要、娱乐的需要等。档案编研在传统的注重为政治、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应把重心放到为大众文化服务的方向上来,多出浅显易懂、趣味盎然、雅俗共赏的编研作品。

2 档案馆编研的文化功能及特点

在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档案以其原始记录性成为“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明·邱濬)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具有承载文化的功能,是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作为永久保存档案的专门机构,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的性质不言自明。档案馆编研工作具有以下文化功能:

2.1 积淀历史文化的功能

章学诚把史学研究与档案文献的关系比喻为“如旨酒之不离乎糟粕,嘉禾之不离乎粪土”(章学诚《文史通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的现代文化都积淀着历代人们的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成果,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就没有现代文化的形成。可以说,档案编研的存史和文化积淀功能,是使它成为“世界记忆”工程的重要因素。孔子编《春秋》、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在他们的成就中,无不凝聚着历史文化积淀的成果,都是在前代历史的基础上写成的。盛世之年,编史修志,国家史、地方史、县志、乡志、村志、教育史、组织史、名人史,这些无一不是历史文化丰富内涵的积淀和凝结。同时,他们的成果作为历史文化的精粹,也同样为后人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营养。今天的档案编研工作,一方面离不开前人的文化积累,另一方面,今天的档案编研成果又成为当今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为明天的文化建设积淀新的文化营养。

档案编研积淀的历史文化,具有真实性、丰富性、史料性的特点。档案编研工作必须以档案为起点,忠于档案,忠于史实。档案翔实地记载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量有文化知识价值的事实和数据,它的内容是广泛的、丰富多彩的,同时又是深刻的、多层次的,能满足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人们的普遍需要。

2.2 选择文化的功能

档案编研对档案文献的选择、考订、加工实际上是对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净化,体现了人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意识的人类活动,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档案编研工作具有明显的文化选择功能。我国档案编研工作自古就有文化选择的传统,据说,孔子“诗三百”是从3 000多首民歌民谣中精选而成;《尚书》是从当时2 000多篇文献中择优而编;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从前人的大量档案史料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在“文献爆炸”的今天,档案编研工作不可能也没必要对全部的档案资料进行编研,而是“按图索骥”,根据公众文化需求,精心选择有利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档案精华。

档案编研的文化选择功能具有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的特点。所谓系统化就是以各种专题为主,分设成各个系统,每个系统下面还有若干个子系统。各系统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独立,便于读者查找。所谓条理化就是保证编研资料时间上的循环渐进,逻辑上的缜密严谨,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所谓规范化,就是既要遵守档案法的有关规定,保证所用档案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和编研成果的忠实性,又要保证编研成果的科学性和可利用性。

2.3 传承文化的功能

档案信息与其他物品不一样,它具有可共享性,通过对它的开发利用,可以达到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成果的目的。多少年后,研究孔子还要靠《论语》,档案不存在知识老化。如通过对《楚辞》、《诗经》的研究,可以了解并传播先秦诗歌的写作风格,为今天的诗歌创作提供基础;通过对饮食档案的研究,使我国的饮食文化得以延续;通过对寺庙历史资料的开发研究,可以对寺庙建设与沿革,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宗教活动和宗教文化窥豹一斑。

档案编研工作的文化传承功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系统有序性。编研人员通过对档案文献的整理选择、优化组织,使原来零乱单一、分散混杂、混沌无序的材料变得完整丰富、系统清晰、系统有序。档案编研工作对档案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使得整体的文化财富呈现了有序化状态,从而便利了档案文献融入社会文化系统并得以广泛传播。二是历史连续性。档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都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必须注意保持档案编研文化的历史连续性。档案编研的历史连续性在编史修志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我国具有“前朝治档,后朝治史;前人治档,后人治史;前半生治档,后半生治史”的优良传统,体现出社会历史、地方特色的发展过程,为今日的文化建设、地方建设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参考。三是文化价值增值的特点。原先零散的诗篇,一旦被组构成《诗经》就不同凡响,获得强大的传播生命力。档案编研在原始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加工,之后形成新的文化成果,这种新文化成果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要远远大于那些原始档案资料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之和。

2.4 创新文化的功能

档案编研虽然是在原始档案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符合“存真”的编研原则,但同时,它还具有研究性、思想性,溶入了编研工作者的创造性成果。可以说,档案编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把若干原始档案资料进行重新组合并再次发现新的文化要素的任务,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新活动。

档案编研的文化创新功能最显著的特点是必须在忠实于原始档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资料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而编研出新成果,它不同于其他系统的文化创新工作。一个艺术家或者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完全可能是原创性的,“无中生有”的,可是档案编研工作必须忠于档案,才能写出“资治当今,垂范后世”的作品,像年鉴、史志等,不仅当代有用,后代还要流传,如果编研材料失真,就会以讹传讹,贻害无穷。

2.5 社会文化教育的功能

档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真实历史记录,档案编研利用档案文献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出版著作、书籍为读者阅读学习,发挥教育功能。我国自古就有利用档案编研成果进行教育的传统,孔子编述“六经”,整理其他儒家经典,用作教科书,有着十分明确的教育目的。后世的封建统治者效法孔子,也编纂整理了一些诏诰、律令、条规和文集等让学生学习掌握。这不仅传播了文化知识,而且也为巩固封建统治培养了大批人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档案编研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档案编研成果内容真实、资料翔实,具有说服力,使得档案编研的文化教育功能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历史见证人的权威性,从而取得震撼公众心灵、教育公众的效果。

总之,档案编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功能,需要编研工作者紧密围绕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才能将其全面、深刻地开发出来。

3 社会公众文化对档案馆编研需求的特点

3.1 通俗性

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档案编研的题材要符合大众口味,通俗易懂;另一方面是指档案编研作品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在历史档案编研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历史档案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文言文,其中可能还有不同于现代文件的公文术语、行款格式等,这对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人来说,的确是一大阅读障碍,使人们望而却步。因此,对档案进行必要的考订和编辑加工,增强档案编研产品的可读性,适应社会公众关于通俗性的要求是很重要的。

3.2 趣味性

近年来,档案界中对于休闲文化的倡导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档案编研的需求趋势。在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的当代社会,人们在工作之余需要的是在轻松的休闲氛围中获取知识。因此,档案编研作品的语言表述和写作风格应是在保证档案严肃性的同时适当兼顾趣味性。比如,图文并茂就是一种良好的结合方式,它不但能够让人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而且也顺应了“读图时代”的时尚潮流。

3.3 实用性

调研中反映,大多数人认为买书时书的内容起决定作用,他们希望从档案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经验,而对政策性很强的文件汇编之类的编研产品兴趣不大。因此,档案编研的选题应紧密结合社会公众尤其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符合人们工作、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切实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3.4 时效性

档案对于普通百姓往往意味着陈年旧事,而现代社会人们不仅要了解“旧闻”,更重要的是知晓“新闻”。他们在工作、研究、学习、生活中普遍需求新颖的档案信息。编研信息及时有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疑难、纠正错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因此,档案部门应加强对现行文件的编研工作,尤其是要追踪社会热点,结合人们关心的问题公布档案。

3.5 特色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档案,才有文化价值。档案编研注重特色性主要体现在对地方特色的强调上。中国人对所属的区域文化、故乡文化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档案是他们了解地方历史、风俗、民情、奇闻逸事的重要途径。这方面的题材对于他们自然有一种亲切感。所以,各档案馆要结合本区域的特色来选题,如北京市崇文区汇编的《百年崇文图鉴》、昌平区的《昌平掌故》等等。同时,对于各馆所藏的特色档案,也可以作为编研的材料加以开发。

3.6 丰富性

社会公众对档案编研产品丰富性的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编研产品的载体形式要多样。许多人希望通过影视、光盘、录像等方式了解历史,而目前编研产品大多局限于文字、书本等印刷出版物形式,种类、形式单一。因此各档案馆应积极开发多种形式的编研产品,包括文字、图表、画册、音像制品、光盘、多媒体、网络出版物等形式,符合社会公众各层次的需要。二是编研产品的内容要丰富。档案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存储和传播历史知识的载体,档案来源相当广泛,各行各业无不有其档案,因而它蕴藏着人类广博的知识。社会公众对档案的知识需求,从意识形态到经济建设,各行各业,无一例外,多建立在档案的基石上,全社会对档案的需求具有普遍性。另外,由于人们社会地位、职业特点、知识水平、工作需要及个人兴趣的不同,对档案的知识需求也不同,表现出层次性。所以档案编研的题材应丰富多样,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4 社会公众文化与档案馆编研的关系

4.1 社会公众文化对编研的导向作用

一直以来,由于历史的、人为的因素,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弱项,问题重重,如:编研产品质量不高,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求;编研成果少,缺乏深度和连续性,其作用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编研工作的服务对象局限于为领导决策、为中心工作服务,编研成果政治效用偏高,文化功能偏低,没有很好地贴近百姓;编研产品多为汇编类,种类单一等等。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认真分析社会公众文化,从中提炼出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以及一定时期反映出的某种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比如,几年前“非典”肆虐,许多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个社会热点问题,深入挖掘馆藏资料,编研成册。于是出现了北京市石景山区档案馆的《石景山区抗击非典报刊集粹》、《非常的日子——北京市石景山区抗击非典记实》,海淀区档案馆的《海淀区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大事记》、通州区档案馆的《北京市通州区防治“非典”文件材料汇编》系列等等编研成果。档案人士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及时把“非典”专题资料编制成册,让人们以科学的眼光审视“非典”,为战胜“非典”增添信心,这也反映了我国政府机关的应急机制还是较为完备的。又如当前民众所关心的体制、工资、职称、住房等方面的改革热点问题,都可以引导编研工作将选题选材的重心放在这些方面。编研工作只有在热点服务上力求开拓,才能引来活水,枯木逢春。由此可见,社会公众文化所反映的热点问题对档案编研所产生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档案工作以前被认为是政治色彩较浓厚、保密性较强的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档案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强调档案文化功能的呼声也不绝于耳。但是就编研工作来看,大多数档案编研材料都是为政治、经济服务的,而反映地方特色、风俗民情、贴近百姓生活的较少。我们不否认档案及档案编研工作的政治严肃性,但我们也不能漠视社会公众文化的大趋势。我们应该顺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适时地换上另外一副轻松的面孔,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

4.2 社会公众文化对编研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是社会公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心理和理论意识两种基本形式,理论意识以社会心理为基础[3]。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体在日常生活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通过社会认知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现象;也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直接、朴素的感受,属于经验范围的一种活动。但它也包含有理性的活动,从而在人们的要求、愿望和理想活动中形成某些理性观念。正因为如此,社会心理在抽象思维过程中被作为最初的思想材料而运用。正如高级物质运动形式不等于低级物质运动形式,但又离不开低级物质运动形式并以它为基础一样,任何理论意识都离不开社会心理提供的思想素材。

档案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部分,是指社会公众对档案这一客观事物和档案工作这一项事业的认识和重视[4]。它是由档案和档案工作所显示的社会作用长期影响人们而在社会上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普遍的大众心理趋向,是档案和档案工作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并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社会心理。如果社会公众关注档案工作,认可档案的价值和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那么此种心理必然会促使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档案意识主要表现为档案形成意识和需求意识。社会公众在档案意识普遍提高之后,自然会对档案产生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一旦为档案人员掌握,那么档案人员在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上便不再迷茫,档案编研等一系列具体工作自然会得到顺利的开展。社会心理能够促进档案编研工作。同样,编研工作做得好,社会公众的档案需求得到满足,也会促进档案意识的提高。我们期待这样的良性循环局面的出现。

4.3 档案编研成果对社会公众文化的丰富和推动作用

司马迁作《史记》,记载了上起五帝下迄武帝末年共3 000余年的历史,举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反映,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的图景。后人通过为《史记》作注或依据《史记》的记载进行历史文化研究,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到发扬光大,极大的丰富并推动了历史文化的发展。曾经在书市上抢手一时的编研成品《老照片》系列书籍,是从照片档案中提炼出来的,经过筛选、过滤、加工,配以流畅优美的文字说明,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它们仿佛一幕幕黑白电影,把昔日的古城、古街、古巷及故人、故事一一展现出来,那么亲切,那么温馨,成为社会公众的至爱珍宝,丰富了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而这部编研作品作为文艺评论、艺术咨询的有力佐证,同时启发作家的构思,使他们创作出更多更新的文化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档案编研作品能够直到丰富并推动社会公众文化发展的作用。

总之,档案编研工作是人与物的智力结合。档案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需求是灵活多样的,档案编研工作就是要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促进档案的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完美结合。档案编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功能,社会公众文化对档案馆编研有其自身的需求特点,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档案编研工作者要紧密围绕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更好更全面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编研工作多元多层次的需求,这是新形势下迎接挑战的需要,也是为新时期的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的需要。

标签:;  ;  ;  

档案编纂研究与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关系研究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