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教育方式在肺癌患者化疗知识学习中的作用探讨论文_周霞

个体教育方式在肺癌患者化疗知识学习中的作用探讨论文_周霞

周霞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化疗三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2)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评价个体量化教育方式在肺癌患者化疗知识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肺癌初次住院化疗患者随机分为量化教育组及对照组,依据化疗知识掌握情况分别按个体量化及常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后选择卷面测试方式评价效果。结果:教育后两组患者化疗知识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改善(P<0.01),但个体量化教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量化较传统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初次住院肺癌患者对化学治疗的认知程度,提高配合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肺癌;化学治疗;个体量化;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243-02

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步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肺癌已成为临床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提高[1]。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作为肺癌治疗的常规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化疗知识的缺乏和一知半解极易加重肺癌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给临床治疗带来不便。由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的不同,其接受能力及心理状态存在较大差异,以往单纯依靠护士的传统宣教模式内容固定、方法单一,患者接受程度不高,针对初次住院化疗的肺癌患者,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个体量化教育方法用来普及化疗知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将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的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初次住院预备进行化学治疗的79例肺癌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1例;年龄39~78岁,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疾病及智力、认知障碍,能自主交流,患者入院当天进行化疗知识测试,试题自行设计。

1.2 实施方法

1.2.1护理人员的肿瘤专业化知识培训 提高护士肿瘤专业知识水平是保证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为此我们采用了选送骨干护士进修培训、请专科医师讲授化疗知识及定期举办护理查房讲座等形式,全面提升全科护士专科知识水平。

1.2.2确定教育内容 包括肿瘤基础知识、常用化疗药物种类及副作用、化疗期间常见反应及应对措施、饮食指导、心理情绪和疾病的关系、护理教育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分组及教育方式 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个体量化教育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8岁,具体实施内容包括①患者入院当天进行化学治疗知识测试,由责任护士详细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肺癌治疗情况,临床分期、对疾病及化疗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分了解、部分了解及不了解进行分别登记,根据教育内容,评估患者认知情况,确定其教育需求,制定方案及阶段目标;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学习计划,采用责任护士分组包干形式,每个护士负责2~3个患者,实行一对一教育,做到因人施教,突出重点,采取让患者主动参与,相互交流方式,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重视有效沟通;改变传统的单纯讲述模式;③充分发挥集体教育模式的作用,对于相同的学习内容可以采用集中授课方法,做到集体培训和个体教育有机结合,节省有限的护理资源;④动态调整教育内容,根据患者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根据个体差异,细分量化目标再因人施教,对年龄较大及接受能力低的病人,则必须由责任护士负责反复强化教育,此类患者的教育对象可以涵盖其主要陪护家属,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照组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9岁,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一般性的化疗前健康教育,如发放宣传材料,举办讲座,主要依靠患者自学,无相应监察及督促措施。在性别、年龄、疾病病程、教育前对化疗知识了解程度等方面,组间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评价指标

两组肺癌患者分别于教育培训前及结束后采用相似试题进行测试评分,题型主要为判断及选择题,总分共100分,通过得分情况评价个体量化教育效果;数据经由管床及责任、巡回护士分三次测试,取其平均值,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及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教育前化疗知识测试得分分别为40.36±2.65(x-±s)及41.92±2.66,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教育后两组的测试得分分别为78.46±3.55及56.44±2.86,均较前明显提高(P<0.01),但个体量化教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化学治疗作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治疗时间长,药物毒性及不良反应大,化疗知识的缺乏导致肿瘤患者常常恐惧化疗,或者拒绝化疗,出现不良反应时往往轻率中止疗程,严重影响了后继治疗效果和患者长期生存率[2-3],而进行必要的化疗知识教育则可以有效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悲观情绪,使患者在最佳身心状态下接受化疗,通过积极配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从而顺利完成治疗[4-7]。而采取何种健康教育方式普及化疗知识并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尚有待于商榷。以往模式中,患者对护士快速而又简单的宣教内容不易接受,不得不依靠宣传材料及网络知识自行学习,不少患者因对化疗知识不了解而影响了后继治疗效果,无法满足个体需要。金明兰等[8-9]认为健康教育应具有针对性,个体化、差异性是实施健康教育的质量要求,也是现代医学模式改变的重要体现。我们采取入院时先测试的方法,对不同化疗知识认知程度患者实施个体量化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教育组, 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同时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综上所述,对肺癌初次住院化疗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个体量化教育方式普及化疗知识,帮助患者了解化疗方法及并发症等基本知识,使得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淑芳,王燕,辛士珍等.化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2,15(8):465-470.

[2]邬小荣.肿瘤患者化疗的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23(3):315.

[3]刘海飞,东文霞,刘素杰.住院肿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135-136.

[4]吴蓓雯,方琼,朱唯一.肿瘤专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0-93.

[5]徐志姣.分阶段健康教育对化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132-133.

[6]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

[7]徐翠兰.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放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和幸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7):5-6.

[8]金明兰.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1):148-149.

[9]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论文作者:周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个体教育方式在肺癌患者化疗知识学习中的作用探讨论文_周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