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体教育计划的构想_教育论文

幼儿个体教育计划的构想_教育论文

幼儿个别教育计划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幼儿个别教育计划是指幼儿园每学期为每个儿童制定并实施的书面教育计划。其宗旨是依据每个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制定出他们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应的家园教育措施,为每个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和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使其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它是幼儿园在集体教学的同时根据幼儿心理的个别差异施行个别化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个别差异 幼儿个别教育计划

所有的儿童都有学习和发展的潜能,在合适的教育条件下,这些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可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几乎都是统一的模式,幼儿教师重集体教学而忽视个别化教育,以致培养出的孩子不但缺乏个性,而且他们的智力潜能亦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尤其是有些幼儿的缺陷得不到弥补,有些幼儿的特长又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如此状况若不予改变,新生一代的成长必将受到影响。现代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受教育者个别差异的教育意义,强调合理的教育应当有意识地促进受教育者优势方面的发展和劣势方面的改善。因此,为了给每个幼儿尽可能地提供和谐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园在施行集体教学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个别化教育。提倡实行幼儿个别教育计划,即幼儿园每学期为每个儿童制定书面教育计划。其宗旨是依据每个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制定出他们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应的家园教育措施,为每个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和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使其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实行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依据

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只有在合适的教育条件下才成为可能。幼儿个别教育计划就是为了寻求和创设合适的教育条件,促使每个儿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主张在幼儿园实行个别教育计划是有一定依据的。

(一)幼儿心理的个别差异决定了幼儿园有必要实行幼儿个别教育计划

学前儿童也并非一些人所说的“白板”,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便获得了一定的心理特点。结儿的心理发展,除了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外,每个儿童都还有不同于其他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兴趣、能力、性格、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所有这些在儿童身上存在着相对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差异,就是幼儿的个别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个别差异是在儿童独特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从生理素质方面看,各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不同的,这种个别差异不仅影响幼儿的情感表现和动作状态,而且影响他们注意的稳定、注意转移的速度、作业的效率和气质表现。从人的社会性方面看,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由于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气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幼儿从小便在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上出现了个别差异。所以说幼儿心理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仅如此,而且幼儿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任何教育影响的效果都以落在什么样的“心理基地”上为转移。因此我们只有根据幼儿心理的个别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合的教育措施,才能使教育过程充满生气、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来,在幼儿园实行个别教育计划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行幼儿个别教育计划是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的需要

家园教育一体化是指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家长和教师均为教育主体,二者是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的教育伙伴。他们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方面应该达成共识。事实上,国内外许多著名教育家都具有家园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例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就提倡过家园合作的教育方法。他认为,儿童教育是幼儿园与家庭的共同责任,只有教师与家长合作,教育才能奏效。他说:“家庭的日常生活,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影响幼儿,要使儿童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密切与家庭联系”〔1〕, 以确保家园对幼儿的一致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已经把学校和家庭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教育整体看待。他认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因而主张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授予家庭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学校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公众。家长代表应当以校委员会成员的身份,作为讨论教学和教育问题的参与者而直接参与教学教育过程”〔2〕。他提出的“学校—家庭教育体系”同样包括学前教育。 他认为教师与家长结为良好关系将为儿童发展提供最佳条件。福禄贝尔的教育学说中也指出了家庭与学校教育一致的重要性。当今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家园教育的一体化。譬如,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安卡计划”(THE ANCHOR PROJECT),强调建立家长与教师相互支持的关系,强调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在同教师的共同活动中,增进亲子关系与树立对自己教育技能的信心。这个计划的特点是家长每周一个上午与两岁多幼儿一起进入幼儿园。通过家长直接观察儿童活动,记录儿童行为状况,参加由计划主持人主持的讨论,了解儿童在集体中的行为和活动。在此基础上,家长和学前机构人员共同讨论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如上所述,家园教育一体化是使幼儿教育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幼儿园实行幼儿个别教育计划正好可以满足家园教育一体化的需要,为了培养具有主体意识、有创造性思维、有完美个性、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人才,我们就必须把家庭教育力量与学校教育力量拧成一股合力,使家园结合为教育整体,使所有儿童的潜力都得到充分的开发。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实行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重要理论依据

维果茨基把儿童的发展定为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可能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因此教学的着重点应放在寻找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了解每个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各自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并据此选择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对儿童发展具有最大效果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儿童都“跳起来摘桃子”,从而促进儿童各方面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目的也就在于让教师、家长在充分了解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预测他们的发展潜能,并确定他们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家园教育措施,以推动幼儿全面充分地发展。显然,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宗旨正好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符。这一理论经过人们长期的教学实验证明是有运用价值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幼儿园实行幼儿个别教育计划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意义。合理的幼儿个别教育计划不仅可以促进儿童潜能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培养更多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有助于发挥儿童各自的优势,培养出多种类型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主要项目

“计划”项目大致可分为言语、科学、艺术、性格等四大方面。

1.言语项目。言语项目可分为普通话发音;理解能力(幼儿能否听懂语言材料或看懂图片材料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次要内容和背景等);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幼儿的用词能力,如词汇量的大小、各类词汇的数量变化、词汇运用的特点等;构句能力,包括句子的完整性、讲述的含句量、句型和句式的特点、组句的主要问题等;复述能力,主要指幼儿能否用清楚、连贯、完整的言语复述出故事中人物的行动、言语、心理活动、环境、场面、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等)。

2.科学项目。科学项目可分为自然常识(包括幼儿对自然现象的了解范围,对自然常识方面简单概念的形成等);社会常识(包括幼儿对社会规范的了解范围、对各种社会角色及其关系的理解水平等);科学幻想(包括幼儿想象的新异性和逻辑性等)。

3.艺术项目。艺术项目可分为音乐(包括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音乐记忆力、音乐表现力、音乐欣赏力和节奏感等);舞蹈(包括幼儿的动作模仿能力、舞蹈创造能力——创造性地表现舞蹈角色特点的能力等);美术(包括幼儿的绘画能力、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的能力和作品欣赏能力等)。

4.性格项目。性格项目可分为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对劳动及劳动产品的态度);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幼儿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自制力等);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等);性格的理智特征(包括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方面的特点)。

三、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

幼儿个别教育计划是由制定组成员共同制定的。制定组由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构成,其中专业人员包括教育与心理科研人员及语言、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家长参与制定,才能突出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对计划的执行认真负责。专业人员参与制定是为了确保“计划”的科学性,教师在“计划”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

1.了解和测定现有发展水平。制定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诊断幼儿心理的个别差异。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必须共同了解每个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制定者应当从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报告以及对幼儿的心理测量等方面获得大量信息,从而概括出各个幼儿的发展现状。

2.确立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即期望的发展水平,它因各个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异。目标的确立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以预计在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帮助下幼儿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为宜。

3.拟定家园教育措施。在掌握了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确定了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计划”制定者就必须根据发展目标来确定家园教育措施,即针对幼儿心理的个别差异,分别采取最适宜的方法,为他们提供最大可能的发展机会。譬如,若某个孩子在家显得安静,在幼儿园更显得怯懦,而“计划”的发展目标是要求他形成开朗活泼、合群的性格。那么家长就应加强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如鼓励孩子向客人打招呼,与邻居的小朋友玩耍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师则帮助他与其他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如在日常活动中,为他提供做值日生的机会,培养参与意识,在游戏中有意识地令其担任一些有利促进与同伴交往的角色,培养合作意识,从而发展他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

4.规定执行期限。在注重教育效果的同时,还必须提高教育效率,避免使孩子的进步受到不必要的拖延。“计划”必须明确规定起讫时间,最好以学期为单元。

四、制定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无论是对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测量诊断还是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都要力求科学,符合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制定的家园教育措施也应该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2.全面性原则。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注重儿童潜能的发挥,也要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就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即在言语、科学、艺术、性格等方面制定出较全面的教育方案,实行名符其实的全能教育。

3.可操作性原则。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即要求“计划”中的各项内容都应具体化,使执行者能够在实践中操纵、调控和测量。尤其是“计划”中的家园教育措施更应具体化,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幼儿个别教育计划制定后必须进一步审查,经制定组成员一致认可后方可实施。“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给教师,一份给家长。教师和家长都作为执行者在“计划”上签字,以表明它的严肃性。

五、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实施

幼儿个别教育计划是在幼儿园分班教学的同时执行。它不同于单纯的个别教学。教师和家长须严格按照“计划”所规定的方法和准则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且要定期交流信息、交换意见,研究教育方法是否妥当,必要时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计划”作适当修正,以适应幼儿变化着的需要,及时为其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和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教师和家长均应对“计划”执行情况作详细记录。

六、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评估

实行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对其执行效果进行评估。评估一般在本“计划”执行的末期进行。评估的方法是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对幼儿作出恰如其分的客观的评价,从中看出幼儿的进步发展情况。评估的信息来源主要有教师的日常观察记录、家长的日常观察记录、幼儿的作业、各种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等)。

评估既是个别教育计划的终结,也是个别教育计划的开始。因为通过评估可得出本“计划”执行的效果,同时也为制定下一“计划”打下了基础。这一“计划”的评估结果就是下一“计划”的现有发展水平。可见,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具有连续性。每个“计划”的结果均应存入幼儿档案,成为连续追踪教育的宝贵资料。

注释:

〔1〕北京市教科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2〕赵郅等译,B·A·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布雷什中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标签:;  ;  ;  ;  ;  

幼儿个体教育计划的构想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