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及制度安排论文_王国荣

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及制度安排论文_王国荣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图书馆 山东省蓬莱市 265600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仅凭借传统上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能源资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当今发展需求。在信息时代下,知识经济已成成为重要的战略性目标,进一步开发、信息资源是我国发展的必经之路。俗话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必需要充分利用当今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文献的普及率,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强国之路。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博弈分析;制度安排

1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形式分析

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源,但是有些图书馆将文献资源的共享形式限定在图书馆和学校系统内,人为地划定了文献资源共享的范围。实际上,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形式有很多,具体表现为:第一,图书馆之间的共享。其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涵盖本系统、本地区、同一专业等方面的图书馆之间的共享。第二,高校内部的共享。该形式包括学生和教师员工对文献资源的共享,图书馆与信息档案部门、计算机中心、各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共享,要求做到一视同仁,尽可能打破师生分流服务的现状,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资源。第三,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之间的共享。其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与科研院所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形成的资源共享网络,可以是跨地区性或地区性,也可以是专业性或系统性,以便满足社会大众的阅读需求。第四,图书馆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之间的共享。图书馆不仅充当政府的智囊,也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但我国许多企业的力量相对薄弱,对新产品的开发引进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图书馆可发挥出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企业也可资助图书馆,解决图书馆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五,图书馆与社会咨询信息部门之间的共享。当前社会上涌现出许多咨询信息组织,这些组织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市场观念、灵活的运行机制、灵敏的信息嗅觉,但其成立时间较短,在设备、文献和人才等方面存在资源短缺问题,因此图书馆可以加强与其的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2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

为讨论简单起见,将图书馆的行为看作一个静态博弈的过程,暂时限于“二人”博弈,作出如下假设:假设图书馆甲从图书馆乙获取10份文献获得的共享收益为100,同时图书馆甲为图书馆乙提供10份文献需花费的成本为15,则图书馆甲将获得的共享收益为85。若双方都选择合作,则双方都可以获得85的共享收益;若甲、乙双方中一方选择合作,而另一方选择不合作时,那么选择不合作的一方可以获得的共享收益为100,选择合作的一方处于不利地位,需向对方提供文献支付成本15,故其获得的共享收益为-15;若图书馆甲乙双方都选择不合作,由于双方无法从对方获取所需的文献,此时双方获益均为0。博弈过程:先分析图书馆甲。对于图书馆甲而言,如果图书馆乙选择合作,那么其最佳选择为不合作,如果图书馆乙选择不合作,那么图书馆甲也会选择不合作,这样不论对方如何选择,图书馆甲都会选择不合作。对于图书馆乙也是如此。博弈的最后结果是,图书馆甲和乙都选择了不合作,而不是合作这个对社会整体而言更好的选择。分析:从上述得益矩阵可以看出,双方都选择不合作是图书馆资源共享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但这种纳什均衡是没有效率或者说是低效率的,这种非合作博弈的结局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

3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制度安排

3.1政府积极进行相关的引导

为了更好地加强多个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文献资源共享共建模式的开展,政府应该更好地给予相关的支持,并且作为桥梁让更多的图书馆参与其中。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图书馆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进行文献资源共享共建模式的重要性,并且对于积极主动参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的高校或者图书馆给予表彰,能够为其他图书馆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二,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政府应该更好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促进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共同地为读者提供相关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努力推进图书馆立法工作

为了协调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部门发挥权利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资源的共享进行相应的约束和规范。法律可以有效地保护文献资源提供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文献资源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通过契约的方式规定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业务活动,根据各大高校图书管理的差异,促使各图书馆在文献领域形成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于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共享时加强规范和引导,并制定一定的经济约束条例,制定相关的经济合同,促进资源共享的顺利展开。

3.3组织保障机制

为了能够构建完善的文献资源共享共建机制,首要前提就是构建跨系统、跨部门的共享协调机构。通过保障组织实现横向协调,减少不同领域的行政约束。基于此,构建一个国家级文献协调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文献资源共建共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实现统一协调、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同时,该部门还要设计到文献情报机构的法规、政策、条例等内容,国际财政部门每年应拨出一定的资金用户支持组织协调机构工作,从而保障其正常运转。

3.4完善协调机制

协调机制主要是对文献资源建设方面进行分工协调,这也是完善共建共享机制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时代下国内文献情报机构的协调与合作。从而我国科技、社会发展、社会经济角度出发,从而对不同的文献资源整体布局与文献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共建共享机制规范化的同时,也能够突出主题特色,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注入活力。对于文献资源配置来说,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保障资源配置能够立足于市场。并且,文献情报机构在制定科技文献资源发展建设、规划、开展合作协调中,必须要在寻求协调、协作伙伴,保障自身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开展馆际合作。

3.5推动数字化、移动化双向建设

现如今,监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已经不仅局限于馆际合作,更要立足于社会群众。当今我国智能手机普及范围非常广泛,其普及率已经高达75%以上,因此,除了数字化共建共享机制之外,也要构建移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并保障该平台的开放性。移动平台中存在很多的第三方平台,能够有效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共建共享机制移动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微信、微博、QQ等,都能够传统馆藏资源,提高文献情报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文献资源普及率,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养。基于此,各地文献情报机构初期要加强与移动平台相关企业的联系,借助第三方平台实现科技文献资源的移动化普及方法。例如在微信平台中构建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公众号),微信平台不仅不受系统的约束,各地文献情报机构可以将公众科技信息上传到微信平台中,人民群众通过智能手机登录微信平台即可进行信息查阅,不同文献情报机构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文献资源朝向平民化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实现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技术的优势,突出图书馆的服务优势,拓展业务的内容,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力恺.日本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v.32;No.19905:92-98.

[2]祁兴兰.内蒙古区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v.59;No.52811:82-88.

[3]王启云,杨海平.一种区域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模式—以连云港高校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网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3,No.7503:44-47+91.

[4]李卓卓,韩静娴,王芳.共享经济视角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优化[J].图书情报工作,2016,v.60;No.55817:20-26.

论文作者:王国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及制度安排论文_王国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