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困境与出路_思想品德论文

德育的困境与出路_思想品德论文

德育的困境和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出路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问题已为整个社会所关注。对此,我们必须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全方位的分析,才能寻找出摆脱德育困境,切实提高德育效果,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人的身心发展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几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而言,主要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因此,我们分析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现状,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事实上,除了教育的影响之外,由于先入为主等特定的作用,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了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给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我国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基本上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迈进的过程。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在新与旧、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观念撞击中,人们原有的信念、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受到冲击,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在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中,整个社会出现了放任自流的自然主义倾向,缺少明确的、适合时代特点的价值导向。面对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没有进行有效的抵制,更没有理直气壮地宣传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没有旗帜鲜明地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没有进行有说服力的评判、分析和引导。价值观念的混乱必然导致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的下滑和无所适从。目前,有“相当数量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正确与错误并存,是非界限不清,思想倾向不鲜明”①,有的甚至颠倒黑白,价值观、人生观发生逆转。思想品德的基础出现了“障碍”和“畸型”,对情、意、行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次,社会的文化环境没有形成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氛围。影视界被港台片所垄断,武打、暴力、凶杀片充斥市场,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严重。“湖北省一所中学对一些早恋、盗窃、打架、酗酒、赌博等违纪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中93%以上是受了色情、凶杀等录相的影响”②。有些作家不去宣传革命传统,描写改革开放祖国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先进人物,以优秀的作品去鼓舞人、激励人,而是挖空心思去描写性解放、性自由,街头书摊摆放的一些书刊令有识之士不堪入目;各地图书馆、少年宫等或者倒闭,或者改换门庭。各种游艺厅、娱乐场所却大量涌现,新的“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文化生态”失衡、“文化沙漠”的蔓延令人触目惊心③。这严重地腐蚀了青少年心灵的健康。最后,党内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学校德育效果起了抵消的作用。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党为纯洁组织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多种原因,党内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赃枉法、弄权渎职等问题依然存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出现了“两层皮”的现象,这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学校教育是假的、空的,或高不可攀,或远水解不了近渴。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也认为“胳膊拧不过大腿”,“小气候改变不了大气候”,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从家庭教育的小环境看,一些失误也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增加了难度。表现之一是家庭教育发生倾斜。家长们过份地注重孩子们的身体而忽视了他们整个心灵的塑造;对孩子娇惯、袒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望子成龙心切,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少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使孩子们的自我生活能力、劳动的观念和技能技巧严重欠缺。二是家庭教育出现畸型。许多家长不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而是盲目攀比,一味地培养孩子的“特长”,使孩子们身心负担加重。三是家庭教育有时变态。当孩子们达不到家长的某种要求时,有些家长不是耐心地引导、说服,而是进行打骂,使夏斐的悲剧④一次次在中国大地上重演。根据浙江省的调查,“60%的儿童在学习未达到父母规定的要求时,会遭到痛打。23%的儿童诉苦说,回到家里最苦恼的事是‘被父母打骂’”⑤。有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对孩子撒手不管,推给老人、保姆等等,这对孩子们品德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是如此。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目标的失衡性。建国以来,我们在制定和表述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时,一直存在着理想化和政治化的倾向。德育目标要求很高,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时德育目标伴随着政治风潮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目标必然使人感到无法捕捉而不能实现,有时甚至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德育的阶段性目标不明显,没有相应的评价措施。比如,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应完成哪些道德品质的培养任务或者应达到什么要求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评价指标,常常是没有实现某个目标就过渡到了下一个阶段。阶段和阶段之间缺乏系统的、宏观的研究,达不到有机的衔接;德育目标的操作性差。由于目标过份地抽象笼统,广大中小学教师不能使之具体化,就成了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第二,德育内容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我国的德育内容,在充分考虑国情、教育教学的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在一定历史时期应是稳定和规范的。这样,才能使德育要求随着青少年的成长而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为他们所接受并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建国以来,我们在德育内容上常常是动荡和摇摆不定的。50年代初,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8年变为“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四个观点”教育;“文化大革命”中进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粉碎“四人帮”之后,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981年,提出“五讲四美”教育,后来又补充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1983年,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教育;1989年动乱之后,进行反“和平演变”教育、“两史一情”教育;现在,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正如有的同志所说,学校德育被当作“救火车”来使用,德育工作者成了“消防队”⑥。这种追求德育近期效果的短视行为必然使学校德育出现走过场的倾向,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以一定的内容为依据,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在学校德育过程上,我们认为有这样一些弊端:(1)以管代导。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管理,只要学校制定出各种规定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服贴贴。这种高压式的德育,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容易形成双重人格的现象:在校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2)主客体颠倒。德育过程没有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做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视德育为外在的东西而不愿接受或接受不多。(3)德育过程形式化明显。德育过程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完整体系,而是单纯地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完成之后,常以表面性的结果来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要么是“效果显著”、要么是“成绩很大”,至于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到底是否发生了变化则无人问津。

第四,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德育和其他各育相比,对教师的知识素质、人格要求是较全面的。他们必须先为受教育者所认同,然后所进行的德育过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才能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变化,完成德育的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不容乐观的。德育工作者的队伍也存在着年龄结构偏高、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有些教不了其他课的教师在从事德育工作,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不了。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不少优秀教师,包括一些在德育工作上卓有成效的教师纷纷改行、跳槽,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有的学校领导反映:“一些近几年走上讲台的理科青年教师近现代史的知识匮乏到看‘大决战’等影片分不清敌我友”⑦,其德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没有素质较高的德育工作者,提高德育效果或实效性岂不是空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真正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⑧,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实行“综合治理”。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全方位优化社会环境,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创造条件。德育,和学校教育的其他各育相比较而言,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要更大一些。离开了社会环境的依托和支持,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个社会要有育人意识,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引导社会的价值导向,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旋律,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铺路搭桥。要采取坚决的措施净化文化市场,对一些糜烂的书刊、音像制品坚决取缔,同时扶持健康的书籍、影视作品。文化领域的同志要从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多宣传社会主义、宣传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涌现的先进人物,多写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脉搏,又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文艺作品,使他们从“追星热”、“琼瑶热”、“金庸热”中走出来。对党内不正之风、腐败现象要坚决制止,绝不能姑息迁就、心慈手软。这不仅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当前,优化社会环境的问题已为全党全国人民所共识,“国家教委有关负责同志意识到社会教育环境与校园教育环境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⑨;宣传文化领域正在清理整顿,徐洪刚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党中央正采取有力措施端正党风,反腐败正步步深入。我们深信,经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健康向上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一定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学校要和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齐抓共管的格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一些影响是学校所不具备的。学校要建立与家长定期联系、访谈制度,给家长当好参谋,引导家庭教育的走向;要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和妇联、街道、共青团等组织密切配合,使家庭教育向健康的轨道发展。

再次,加强德育理论研究,构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体系。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的教育科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其中德育理论的研究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为理论研究滞后,许多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说明和论证;借鉴西方理论多,对中国国情和青少年的思想实际研究较少;泛泛的理论探讨多,能为实际工作者具体操作的东西少等。这些必然影响到学校的德育工作,德育的一些失误都与德育理论的苍白无力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构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体系要求德育理论研究必须做出重大突破。德育的目标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考虑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学校德育工作找准基点;要确定每一阶段、每一年级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任务,并注意其连续性和发展性;要围绕目标,制定出便于实际工作者操作的德育评价体系,为完成目标服务;德育的目标一旦确定,所表述的语言应完整、准确、具体,便于理解和掌握。德育的内容应具有时代性,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确定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德育内容新体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开放意识、效益观念、竞争观念、法制观念等都要反映到德育内容中;德育内容要切实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吻合,能够解决他们成长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德育内容要具有差异性,在保持全国德育内容基本统一的前提下,尽量体现各地区的特点。如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内陆地的德育内容应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德育内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着政治需要而随意更改。在德育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上,应有所拓宽和创新,克服假、大、空和形式主义,着重在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上下功夫。调查表明,那些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能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是最受欢迎的,那些不能体现主体性的活动最不受欢迎⑩。我们要注意研究哪些活动最具有教育意义,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成长的机制是什么?怎样实现由学校、教师的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过渡等等。

最后,要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依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迫切要求。只有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合力”,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小环境;要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的素质,包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观念的强化,必要的德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的武装,德育渗透和挖掘的技能技巧等,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力度和效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一支专门的德育工作队伍,在晋级、分房、评先进等方面优先考虑,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目前德育软弱无力的状态,使德育从困境中走出来。

注释:

①⑩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实效性调研组:《天津市学校德育效果的调查报告》,《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

②袁新文:《误区·引导·净化》,《光明日报》,1993年9月24日。

③皋军、江清波:《“文化沙漠”在蔓延》,《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17日。

④《莫让分数迷住眼,莫用棍棒治孩子》,《光明日报》,1988年2月6日。

⑤《盼望孩子成才,切忌强权溺爱》,《大连日报》,1992年2月15日。

⑥王炳仁:《全国德育学术讨论会论点综述》,《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

⑦段国兴:《提高教师德育素质,全程发挥主导作用》,《现代中小学教育》,1992年第3期。

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⑨翟惠生:《青少年社会教育环境亟待净化》,《光明日报》,1993年11月30日。

标签:;  ;  ;  ;  ;  

德育的困境与出路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