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技术档案管理论文_艾媛

浅谈工程技术档案管理论文_艾媛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51800

摘要: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施工管理水平及质量的好坏,所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不仅影响工程的验收,而且将为工程的合理使用、维修、扩建等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我国的施工单位管理层缺乏资料科学的管理理念,过度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资料存在诸多问题,给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带来了诸多矛盾,也给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改进措施

工程资料主要记录的是施工的过程和项目的总结,直观的体现了工程的质量,也是工程完工后验收的重要依据。工程技术资料对于后期的养护,扩建等工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是后期工程科学进行的有效依据。如果工程技术资料不完善或者缺失就会导致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得不到保障,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的同时也一定要保存好各项资料并做到规范化的操作,防止资料流失对工程造成影响。

1技术资料对企业的意义

1.1记录真实建设过程

建筑的技术资料囊括了在施工过程中的一切数据,可以反应出企业在工程上的真实历史。清楚的反映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对于企业对工程的监管有重要作用,可以及时对工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最原始,最基础的资料。

1.2后续工作的依据

在建筑施工完成后,工程后期还有一系列的后续管理工作。一些由于后期环境或者人为因素,工程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最初预想不符的问题,而解决这些后续工作的依据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所记录的这些技术资料。根据这些技术资料,在可以了解最初工程的设计理念与整体构建,从而为解决后续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提供相应的帮助,盲目维护与修缮,极有可能出现更大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2工程技术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工程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注重施工而忽视档案管理,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和相关领导对于档案管理方面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不规范,合同中关于工程资料这一方面的要求不明确,这是造成资料缺失的最重要的问题。还有就是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这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2.2缺乏真实性

建筑工程是个很庞大的系统,从单位(子单位)工程到每个检验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施工要素和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有的施工企业相关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资料代签现象较为普遍,缺乏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后无法追责,给处理质量纠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员、质检员与资料员未有效的衔接,出现了资料日期与施工日期不符的现象,造成了技术资料严重失真,无法体现该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我国对于建筑原材的取样有着明确的规定,在取样的数量、频率等方面都有着具体的标准,但许多工程中的见证取样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导致取样不符合国家的标准,缺乏真实性。

2.3管理人员不专业

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竣工资料的编制对于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和对档案管理有丰富的经验。而在现实情况中却差强人意,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差,专业技能低,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建设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没有严格把关,都是直接从社会上招聘过来的,结果就是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使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工程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加强工程资料的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进行保障,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单位要有完整齐全的档案管理办法和整编要求标准,质量监督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制定相应的文件对单位工程进行划分,建设单位还要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人和档案管理员来对资料进行专门的管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配套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各阶段的材料和文件都能有序的归档和保存,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的初期就对档案管理进行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把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建设单位。前期的科学规划有利于后期各阶段的工作的有序进行。

3.2确保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能有效体现建筑工程的施工状况,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工程资料后补造假等现象,例如混凝土及砂浆试块强度的检测,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试块的抽取、检测、评定,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很少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试块的留置。资料的不及时性也体现在分包单位中,有些分包单位只注重现场的施工进度,忽略了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分包单位材料进场却不见质保资料和相关检测报告,提供了资料但却与图纸设计不相符;还存在现场施工完成后,一些后续的相关检测无法及时地进行甚至有漏检现象发生,最后补做检测,造成了施工资料时间的不连续性。因此各责任主体应加强对资料的监督情况。在各分部质量验收前应采取相关技术资料的预验收。同时要加大对工程技术资料的核查工作,如若发现代签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3.3严格进行工程资料的填写和保管工作

工程资料的填写需要进行严格规范,要统一采用黑色碳素笔进行文件的填写,不得随意涂改,不得出现代签现象;对于质检资料、工程材料清单等重要文件,一定要保证资料签收的准确性,签字人员出示证件需用原件,从而确保日后工程项目检查和核算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应设置单独的档案室,有专职档案员,及时做好组卷、归档工作。要有健全的资料保管制度和借阅制度,档案柜要有防尘、防潮、防高温的措施。使档案有更长的寿命,能够供我们更好的查阅。

3.4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对于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等问题,一定要在工程开始前就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详细介绍关于管理档案的相关要求和质量标准,使其掌握资料的管理和操作手法和验收标准,使管理人员增强档案意识和掌握工程质量标准。必要时也可以聘请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对档案进行更加专业的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

3.5逐步使用BIM技术来强化工程档案管理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以工程项目的各项数据为基础,通过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利用模型软件如Autodesk Revit建立模型,实现工程设计、施工、交付、运行维护各个阶段的管理功能,具有信息完备、信息关联、信息一致等特点,能够形成工程各阶段相应的图纸资料,模型资料信息,并及时更新、调整、统计各项工程资料。这将是对目前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场变革,也是整个建筑行业的一场革命。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施工企业具有重大的意义,若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存在问题,势必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及质量,为企业的声誉与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负责人的工作意识,保证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可追溯性及规范性,加强资料存放模式工作。只有通过以上措施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促进质量保证措施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董艳东.谈建筑项目施工中资料管理问题[J].山西建筑,2012,38(19):286-287.

[2]王建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7):9-10.

论文作者:艾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谈工程技术档案管理论文_艾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