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体系的理论探讨——以陕西省为例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体系的理论探讨——以陕西省为例

邢晓梅[1]2001年在《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体系的理论探讨——以陕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各国旅游管理组织和研究机构对旅游规划越来越重视。旅游是-个重要的经济部门,旅游需要规划,己经被各国和国际组织所认同。旅游景区足旅游区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旅游开发以旅游景区为单位进行规划,在我国省际范围内更是如此。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旅游景区不同于旅游区域、旅游地和旅游景点,它是范围较小,旅游资源集中连片分布,无较大非旅游空间隔离,配套服务设施比较完整,自然或人文景观或两者兼备所构成的完整、连续、相对独立的环境空间。旅游景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旅淤景区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既保护资源,又吸引游客,既突出特色,又实现综合效益。这也是旅游景区规划时应该重视的问题。以往的相关规划,多套用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建设规划,偏重资源评价、土地利用和建筑形体设汁,忽略了旅游景区规划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市场分析主观化,理论体系盲目化,使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在理沦建构上还处于混乱状态。因此,明晰其理论建构,设立规范体系,是保证旅游规划有序性和合理性的坚实基础。 鉴于上述原因,本文对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框架体系进行了探讨。在参考多。本陕西省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国家及陕西省在旅游规划方面的相关资料,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本文的宗旨是: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是旅游产业规划设计,其规划体系应重视客源市场和资源保护,强调规划的实际可操作性。它的突出特点是小冉仅仅重视自然景观的设汁和区域范围内的路线与设施规划,更多的是从市场的角度、从注重游客感受的角度规划旅游景观和设施,设计旅游活动项目,强调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尽量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收效。从上述宗旨出发,本文提出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体系应由叁部分组成:基本组件、特色组件以及备选组件。 全义的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明确旅游景区在旅游区域系统中的地位,分析了旅游景区与相关旅游规划区的特点,对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工作性质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该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第二部分:在参考国家对相关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具有代表性的规划部门所做的八个旅游规划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山此总结出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强调建立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规范体系的重要性,指出本文的中心: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应由基本组件、特色组件和备选组件叁部分组成。 第叁部分:详细阐述了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基本组件设计内容,共包括十叁个部分: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主题思想的确立、规划总纲、旅游市场分析预测、旅游环境容量规划、空间功能区划分规划、旅游活动项目设计规划、旅游路线与旅游网络优化设计、服务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以及规划实施的程序和建议。这十叁个部分是旅游景区的基本组件,无论景区规划性质如何、角度如何,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部分:阐述了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特色组件设计内容。在强调旅游景区规划必须突出特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突出特色进行了分析。 第五部分:阐述了旅游景区应根据开发或发展的具体忆”二确定规划体系中是否纳入内容的备选组件的设计。主要涉及了旅游管理及经营运作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和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叁个方面。 第六部分:结论。对全文的重点用框架图的形式加以总结,并对相关的其它问题提出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对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体系规范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强调的是体系的规范时应当包涵的内容,对于如何付诸实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笔者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李娜[2]2007年在《旅游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并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重视。目前,不仅在美国和欧洲,集群现象已经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这些国家希望能通过制定相应的集群政策培育自己的优势集群,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加快区域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集群化的发展的趋势。但在有关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与正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现状是不相适应的。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内涵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了规范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考察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陕西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提战略和对策。本文共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结合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研究课题,并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指出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主要指导理论以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对旅游产业集群及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别有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特征、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发展模式、维度及旅游产业集群的作用。第叁部分,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和层次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旅游产业集群分为叁个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第四部分,从价值链的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价值链模型,提出实现旅游产业价值的途径。第五部分,从竞争力的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第六部分,阐述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以及政府在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并提出旅游产业集群的战略模型。第七部分,基于陕西省旅游旅游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指出了陕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第八部分,基于旅游产业的相关联性、陕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相关的支撑产业不断完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以及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发展机遇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指出了陕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第九部分,提出了陕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对策。第十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本文的创新之处:(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2)根据价值链的理论,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分析,并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价值链模型;(3)首次提出了评价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性与定量的方法;(4)依据旅游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了陕西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

陈娅玲[3]2013年在《陕西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旅游活动日益成为普通大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旅游产业也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及影响力的产业活动之一。与此同时,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大量威胁旅游相关人群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虽然人们普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了多种管理应对措施,但或者由于过分关注“效率”和“速度”,或者由于利益驱使,应对效果极为有限,旅游对环境威胁依然严峻。因此,基于新的研究视角,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对旅游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变迁、政府管理等问题综合探讨,提山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并确保其充分实施,就显得尤为迫切。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ESs)注重人类社会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注人类社会在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的适应与调整能力,强调系统在遭受干扰后恢复到维持其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是可持续性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与其他研究框架相比,当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研究取向从以效应为主(impacts—led approach)转向以脆弱性为主(vulnerability—led approach),这对于深刻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地交互祸合作用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地关系中脆弱性的研究是其焦点,并成为可持续性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典范,本文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引入旅游研究中,将局域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作以旅游为人类干扰活动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以生态环境典型区域陕西秦岭地区为案例,在对其旅游发展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构建——系统外部压力分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驱动力分析——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及机制分析——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的提出”的逻辑思路展开全文研究。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在对旅游社会—生态系统(TSESs)某些理论特征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指出TSESs研究范式的本质:基于系统视角对旅游业发展最终是否能促进区域社会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探讨。②以区域尺度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做为研究对象,选取秦岭地区(陕西境内)做为研究案例,界定并构建了秦岭地区TSESs,提出了秦岭地区TSESs的脆弱性评价框架,即:外界旅游压力驱动下的区域系统变化分析——系统变化中的耦合属性评价——系统的适应机制总结。③对当前秦岭地区TSESs所主要面临的外部压力进行分析,指山当前秦岭地区TSESs是由多种外部压力驱动,来自系统外部的旅游压力的形成其实是秦岭地区系统内部各组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一种适应性选择的结果,即全球环境变化——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旅游发展应对——应对影响累积(隐蔽性、延迟性、倍增性)——旅游压力形成。在外界压力与系统内部间的相互作用下,当前秦岭地区TSESs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旅游发展加速与环境承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区域系统内部发展不平衡间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矛盾主导影响了秦岭地区TSESs的脆弱,因而,基于这两对矛盾来评价秦岭地区TSESs的脆弱性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议题。④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将秦岭地区TSESs划分为6个区域空间单元。选取16个评价指标,以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脆弱性评价模型,分别定量测度了1990—2010年秦岭地区及其内部6个区域系统的脆弱度时空变化,研究结果如下:时序变化(据1990—2010年时序数据):秦岭西安TSESs的脆弱度变化呈现出从平稳发展——加速脆弱并保持高值——震荡下降——稳定平缓下降的基本趋势;秦岭宝鸡地区为:维持平稳高值水平——波动后回升——平稳下降——加速上升。秦岭渭南地区为:平稳上升——缓慢下降——缓慢上升。秦岭汉中地区为:总体平稳上升——偶有波动——略快加速上升。秦岭安康地区为:总体维持低值平稳水平——略快加速上升。秦岭商洛地区为:总体维持低值平稳水平——略快加速上升。空间变化(据1990、2000、2010年截面数据):1990年,秦岭地区各区域系统总体脆弱度相对较低,且南北区域差异明显,其中秦岭北麓3个地区脆弱度差异较大,西安最低,渭南最高,宝鸡居中;秦岭南麓3个地区脆弱度空间差异则相对较小。到2000年,秦岭地区各区域系统间差异逐渐缩小,且秦岭北麓3个地区变化明显快于秦岭南麓地区。2010年,除总体脆弱度差异继续缩小外,在脆弱度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与2000年相反的特征,即:秦岭北麓3个地区脆弱度变化明显慢于秦岭南麓的3个地区,表现为秦岭北麓3个地区脆弱度稍有升降或维持原有水平而秦岭南麓3个地区的脆弱度则大幅度上升。驱动因素:从1990—2010年秦岭地区各区域系统驱动脆弱度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构成来看,西安和渭南大致类似,主要为:地区总体经济水平因子、可利用土地资源因子、外来人口变化因子等。宝鸡和汉中大致类似,主要为:人口素质因子、游客增长率因子、GDP因子、工资依赖度因子、环保投资因子等。安康和商洛大致类似,主要为人口素质因子、客源集中度因子、生物多样性因子等。综合以上可知,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就业和财政分配是决定各区域系统脆弱度的5类最关键驱动因子,它们之间耦合关联,决定了系统的脆弱程度及时空变化。⑤基于区域间的互补性、可达性和中介机会3个方面,选用1990、2000、2010年时间截面数据,结合区域空间形态分析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旅游断裂点模型,分析了1990—2010年秦岭地区各区域空间的旅游合作与竞争关系,评价了其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结论为:从1990—2010年,秦岭西安、渭南地区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空间作用脆弱性总体降低,且变化大致稳定;秦岭宝鸡、汉中地区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相互作用脆弱性总体增高;秦岭安康、商洛地区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相互作用面临更大的发展风险,但机遇并存,短期内脆弱性不稳定,具有波动性的特征。⑥综合系统财富、连通度和恢复力,分别对秦岭地区及各区域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秦岭地区各区域系统旅游发展均处于适应性循环的保护阶段,还未经历一个完整的适应性循环周期。但各区域系统在变化时段、持续时间、变化特征、影响机制方面各有不同,这既是各区域系统自身对外部压力的应对结果,也受区域问相互作用的复杂影响。秦岭地区TSESs整体也处于适应性循环的保护阶段(上升期),还未经历一个完整的适应性循环周期。对该过程分析发现:政策变革特别是投资带来的旅游建设用地的调整是系统循环过程的关键驱动力,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则可以使系统维持在开发阶段;旅游变化过程中的“不平衡性”特征,会增强系统的外部压力,并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释放。对导致秦岭地区TSESs大尺度)及各区域系统(小尺度)间扰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内聚力、支撑力、中介力和惯性力,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具有的动态反馈关系,驱动了不同尺度系统的各自发展。⑦从环境管理、旅游发展和空间协调3个方面,提出秦岭地区TSESs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许春晓[4]2004年在《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是伴随着中国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而发展起来的,已经有了较多的成果,表现出研究课题选材覆盖面比较宽广,研究深度可观的特点。但发展不很均匀,具体考察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旅游活动史探究多,旅游思想史研究少;一般描述多,深入分析少。旅游规划思想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我们对于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是在较全面综述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认为旅游规划思想演进研究意义重大。对于问题的细致讨论,是从以下6个方面展开的。第一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进阶段的划分。在就学术界对中国旅游发展阶段的划分意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旅游规划思想发展阶段划分方法选择探讨,通过定性和定量基础上的中国旅游规划思想发展轨迹的综合描述得出划分结论。第二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思想萌芽时期研究。首先对旅游与旅游规划的起源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然后分为古代旅游思想的朦胧孕育和近代科学旅游规划思想初步萌芽两个阶段进行研究。认为古代旅游规划思想在旅游活动中孕育,从园林规划、区域开发和城市规划等活动中产生。近代旅游科学思想则随着近代旅游业的起步而产生,具体表现为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初步认识、对旅游风景区规划的理论思考、注重六要素配套开发、开始对旅游业发展步骤和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对中国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系统思考几个方面。最后对历史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第叁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的资源导向时 翔,师、大,.~文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 鹅要 期研究。在分析了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规 划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研究的主流,旅游 产品及六要素配套开发渐渐成为热点、旅游市场研究逐渐起步并快速 发展、规划内容体系初步完善与规范。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这 一时期存在的盲目开发、多头管理导致管理矛盾、理论方法尚不成熟3大问题。第四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导向时期研究。在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成旅游规划市场导向思想的产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进行研究,在旅游规划市场导向思想产生期内,学术界全面关注旅游规划的市场导向研究,“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可持续发展”理念成熟。在成长期,市场导向思想完全确立,规划技术研究深入,旅游地形象研究起步,规划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成熟期,旅游规划规范化,市场导向研究深入,多种市场导向观点提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归纳了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指出了管理不规范导致的问题。第五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人本导向时期研究。通过对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的考察,认为我国当前实际上己经形成了对“以人为本”的深切呼唤,国外有较多的“人本导向”旅游规划的经验可资借鉴,中国旅游学界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人本导向”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己经有了较多的探索。提出“人本导向”旅游规划时代己经到来。第六部分是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演进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在界定旅游规划主导思想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接力式演进、浸透式发展、重迭式交接3条演进规律,认为其发展是基于社会需求拉力、.,师二大,.士论文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 摘要体制改革推力和学术发展浮力3个驱动力而实现的,同时,得出了学术主导思想发展的主导思想不排斥非主导思想的继续发展、成熟的主导思想催生新的主导思想、任何学术主导思想都应该与时俱进等3点推论。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可以有效地界定旅游规划学者在旅游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己经取得的理论成就,仔细探讨旅游规划理论积累的过程与规律,极大地丰富旅游规划的理论建设内容,总结经验,促进旅游规划理论的成熟。进一步发挥旅游规划思想对旅游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使得旅游规划的现实意义更加明显。理论意义重大。 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归纳发展规律性,提出要适时地推出新的指导思想,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南。旅游规划思想直接决定着旅游规划的属性,标志着旅游规划的发展水平,促进旅游规划的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这一选题具有明显的边缘色彩,这就在客观上对我们提出了较高的知识本底方面的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自己既要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要把握好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总体上体现综合的风格。在方法上,我们力图有些创新,既要考虑历史学研究的传统和特色,也适当融进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具体形成了多角度透视与主线分析有机结合、思辨与实证有机结合、定性描述与数理方法结合的特色。

南宇[5]2013年在《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提出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着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着,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叁、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叁,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唐钰汗[6]2017年在《全域旅游下的韶关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实施导致了“叁农”问题的长期存在,制约了乡村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乡村的持续关注,乡村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也有部分乡村在“规划全覆盖”和“乡村城镇化”的浪潮中迷失。作为乡村主体的村民“任人摆布”,规划落地性不强,只考虑建设而忽视发展等问题严重。这其中,乡村自身的局限性是根本原因,但外部力量的参与也非常重要。政府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机制,规划工作者能否挖掘出乡村发展的动力并以长远的谋略思维进行规划统筹,社会资本能否合理地介入乡村发展等都直接影响着乡村的未来。本文的选题源于笔者对新时期乡村发展问题的思考,从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入手,总结出乡村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乡村非农化发展,而乡村旅游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在充分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引入最新提出的全域旅游理念,以韶关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作为研究基点,提出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发展策略的应对。全文共分6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研究的背景,从问题出发,到对现象的思考,再到机遇的出现,最终提出研究的目标。本章还对相关范畴和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使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是对相关研究的综述。主要对“乡村发展动力”、“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充分掌握目前的研究进展,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叁、四、五章是对韶关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韶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分布特征和类型等,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第六章是基于全域旅游理念,提出了韶关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构建了乡村旅游体系化策略,分别从定位、规划、产品开发、营销宣传和保障机制5方面进行了阐释。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全域旅游下的韶关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希望可以给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彭永祥[7]2010年在《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亦开始了知识化发展的新时期。几乎与此同时,地质公园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了(1996),在我国其发展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的时间。然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现状是:特色不突出、旅游者认知度低、数量及类型增多、竞争趋烈,关键还是对地质公园的本质属性及核心竞争力认识不够;而理论上起指导作用的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近年则注重了应用操作,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缺乏深刻研究、探讨,特别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有关的实证研究及在游客层面上的竞争研究。因此,研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问题不仅具有实践意义,也具有理论意义。而自1990年代以来,竞争力问题则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当前,国内外对此研究的热点转向了感知价值,认为存在“游客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抱怨→游客行为/意图→市场竞争力”这样一个关系链,满意度特别是推介意愿往往被直接用以比较旅游地竞争力。但是,目前的上述研究都是旅游地全要素、整体竞争力的研究,尚无涉及核心竞争力这一目前旅游研究与管理的新方向。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地质公园的专业特殊性,以笔者提出的地质公园旅游者收益为红线和准绳,分析了旅游者收益与竞争力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收益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基于收益影响因子解剖了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并综合收益影响因子及结果评价了叁个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系统规范分析法、模型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调查、案例研究法等。实证研究以翠华山、云台山、壶口叁家地质公园为对象,于2009年夏季进行了游客收益问卷调查、地质公园资料调查、专家咨询。每个地质公园发放问卷300份,问题严格限制在地质公园内部,力图排除公园外影响。数据分析借助SPSS以及当前流行的结构方程模型法。研究主要内容为:1.探讨旅游景区竞争的特殊性,确定竞争的基调及主要研究取向。2.研究旅游者收益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界定旅游者收益的概念,研究旅游者收益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基于旅游者收益的意义给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3.地质公园的本体性问题及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了地质公园的成因类型,属性特色、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与旅游者收益的关系,以此作为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另一个基点。4.运用SEM模型实证验证旅游者收益的市场核心影响力。5.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形成过程解构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形成因子及结果评价叁个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6.基于提高旅游者收益进而争取市场的目标分析了地质公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及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旅游者收益是地质公园旅游者的核心利益和终极追求。只有旅游者收益得到有效的保证,才有可能得到旅游者的高满意度,进而产生高度的忠诚意愿,这就等于是竞争力。2.叁个样地的实证模型分析均表明:旅游者收益对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而对忠诚度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而可视为地质公园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客观指标。从操作角度来看,旅游者收益可以用以比较核心竞争力,它是地质公园操作竞争力的指针、核心。3.地质公园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就是能直接提供旅游者以特殊收益并使之作用于旅游者、影响旅游者的景区要素及能力。基于此,可将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解构为:资源特色、创新因子、解说体系、科学管理等。4.地质公园属性特色及由之产生的核心价值是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内核及起点。5.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着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的核心竞争力并不高,作为地质公园其本职工作并未做好,四种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应该对其予以恰当认识。6.提升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应该从属性特色、核心价值出发,以提高旅游者收益为目标。本文试图在下列方面有所创新:1.在核心竞争力研究出发点上,提出了旅游者收益的概念,将其视为旅游者的核心利益、终极追求及旅游本质的体现。2.通过调查实证用模型方法验证旅游者收益对游客满意度及忠诚度的核心影响力,将旅游者收益作为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指标。3.基于旅游者收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因子解构法,建立一个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即旅游者收益形成因子体系),提出并验证了一个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模糊性,笔者需要今后不断明晰研究这一问题。

余咪咪[8]2004年在《基于生态理念的华山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科研价值和文化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将生态学思想引入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华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典型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目前生态问题比较严重。本文试图从生态角度探讨其对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从而得出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特点、影响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因素、土地利用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回顾,寻求基于生态理念的华山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进而概括介绍了华山风景名胜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状况,在全面认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自然生态要素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华山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对策,和华山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模式。

吴雨[9]2009年在《基于生态完整性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一些风景名胜区出现了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等十分严重的破坏性建设问题,特别是对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日益严重,风景名胜区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而目前风景名胜区规划多从风景视觉角度进行,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难以满足景区发展要求。生态完整性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滨水带、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的研究以及在规划中的应用,还尚未有相关研究。本论文综合了相关研究成果后,首先提出了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结构,由此提出明确的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概念及特征,创建能反映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理念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生态完整性评价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内容和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以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了以风景区生态完整性评价为基础的规划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风景名胜区特有的生态系统特征,认为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景观人文生态系统,并提出“风景名胜区景观人文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即:风景名胜区景观人文生态系统是指在风景名胜区内,自然生态系统和以人为主体的景观人文系统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由自然生态亚系统和景观人文亚系统耦合所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通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系统。(2)在总结目前学术界提出的生态系统完整性概念与分析风景区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将风景区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概念定义为:在外界干扰下能够保持其复杂性和自组织的能力以及具有物种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特征,并且能够为游人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外在表现为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胜;结构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均衡性;功能具备生态服务功能以及自我调节与人为调控功能。(3)以风景区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理论为指导,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风景区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组织结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完整性两方面选取指标,以全面反映风景区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内涵。并且,提出风景区完整性评价的标准。同时,选择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包括指标体系、权重确定、评价标准的风景区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4)提出基于生态完整性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功能、原则以及规划程序和方法,以指导景区规划。(5)根据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情况,分别对已建景区和未建景区进行生态完整性分析。已建景区整体生态完整性较高,评价值为0.782,生态完整性良好;待建景区生态完整性较低,评价值为0.573,生态完整性一般。风景区整体完整性评价值为0.678,属于良好状态。影响青秀山风景区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风景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不高以及待建景区缺乏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在此基础上,景区规划提出以生态环境效益为核心的景区性质和目标,以“一山、六岭、八水”作为生态结构,和“叁区、四廊、九心、六十二点”作为景观结构。将园区划分为核心景区、森林植物乐园区、北坡生态保护区叁大区域。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培育规划、典型景观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以及基础设施规划。最后,在实施规划措施后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作了预测评价,结果表明,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指标值将由0.678增加到0.869,达到理想状态。实证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风景区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上可行的。

骆泽顺[10]2012年在《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区域旅游合作的背景之下,边界地区的旅游合作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之一。我国省级行政区边界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往往具有空间上的整体性、地域文化的同源性、资源上的互补性。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割裂了旅游资源系统和旅游市场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导致省际边界地区的旅游业处于开发无序、竞争无序和管理无序的状态。为了实现省际边界地区旅游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就有必要对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进行探讨和研究。首先,文章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行政边界对旅游资源的刚性约束是问题的根源所在。现阶段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对省际边界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合作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其次,本文对合作开发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讨。从边界地区、边界类型、边界效应等概念入手,确立本文的研究对象之后,运用相关产权理论、行政区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系统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对合作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结论认为应该利用资本的无界性去突破行政边界的刚性,以单一的开发主体去主导省际边界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再次,本文通过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了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的体系框架,明确了在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用以指导边界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最后,结合具体案例闽粤边界地王寿山,对合作开发的策略、机制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设计。其中包括产权制度、“四位一体”的利益相关者制度;合作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成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委员会的合作开发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体系的理论探讨——以陕西省为例[D]. 邢晓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01

[2]. 旅游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D]. 李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3]. 陕西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D]. 陈娅玲. 西北大学. 2013

[4]. 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 许春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5].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南宇. 兰州大学. 2013

[6]. 全域旅游下的韶关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 唐钰汗.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7]. 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 彭永祥.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8]. 基于生态理念的华山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余咪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9]. 基于生态完整性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D]. 吴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10]. 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研究[D]. 骆泽顺. 广东商学院. 2012

标签:;  ;  ;  ;  ;  ;  ;  ;  ;  ;  ;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体系的理论探讨——以陕西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