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地基处理论文_黄万刚

公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地基处理论文_黄万刚

云阳县农村土地整治中心 重庆市云阳县 4045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导致更多的公路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一部分的公路工程项目逐渐暴露出诸多的质量问题,如:路面开裂、桥头跳车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路面出现塌陷的问题,这严重威胁了车辆的安全。路面坍塌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地基施工质量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路面塌陷成因及地基处理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面;塌陷原因;地基处理

1公路路基路面结构应具有的基本性能

现代化的公路交通运输要求公路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可以为车辆的运行提供良好的驾驶条件和服务水平,使车辆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可以安全、快速、舒适、经济地运行。所以,路基路面结构应具备以下几种性能:

1.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一方面,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通过车轮将垂直压力传递到路面的表面,另一方面,路面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在这些外力的作用下,路基路面结构内将产生不同性质和大小的应力、应变及位移,如果整个或部分路基路面结构的强度或刚度不能够承受这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作用,那么路基路面结构将受到破坏和变形,出现断裂、碎裂或沉陷等问题,这些都会恶化公路状况并降低服务质量。所以,路基路面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这样才可以抵抗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应力,并且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荷载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形。

1.2足够的稳定性

路基路面结构袒露在大气中,经常受到大气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而路基路面材料对于气候和水分变化因素的影响又较为敏感,从而使其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路基路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也同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幅度的大小,称为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2公路路面塌陷破坏的特征及成因

(1)路基直接在天然地基上开挖或填筑而成,修建路基之后改变了原地面的自然平衡状态,也改变了原地层结构的受力状况,有可能使原来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结构因为路基的开挖或填筑而造成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如路基沉陷、边坡滑塌、溜方和滑坡以及边坡的剥落和碎落等破坏现象。(2)路基路面结构受到地面水和地下水影响,其强度也将发生显著降低现象,如大气降水可以改变路基路面结构内部湿度状态,低洼地带的矮路堤,因排水不良而引起的长期积水,将使路基土软化,失去承载能力,而山坡路基也会由于排水不良而引起滑坡或边坡滑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中的水分若不能及时排出,将产生唧泥、错台等现象,进而出现板块碎裂现象,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而沥青路面结构中的水分侵蚀,将引起沥青层剥落、结构松散等现象;进入雨季的砂石路面,路面结构因雨水渗入会导致强度下降,产生沉陷、波浪、车辙等病害。(3)外界温度的周期变化也是影响路面稳定性的原因之一。高温时,由于温度高造成沥青路面软化,这时会在车辆荷载的情况下,路面产生永久变形;冬季低温时,又可能由于收缩变脆而开裂。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温度变化时,板块将发生拱胀或翘曲现象。另外,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在低温情况下,将低温现象而出现的大规模裂缝,最后都会导致承载能力丧失。而在北方冰冻地区,低温引起的路面不稳定的原因却是很多方面,如冬季冻胀、春融、翻浆等。(4)沥青路面开裂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它只是裂缝数量、裂缝发生的早晚和裂缝类型的差异。我国沥青路面裂缝包括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裂和沉降裂缝等。

3路面坍塌处理的要点

3.1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结合目前公路建设和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应完善和改进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了保护材料免受潮湿,必须将不同的施工材料应放置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贮存。交付现场后,务必要立即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控制标准,真实的记录材料到货、质量检验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遵守施工规范和相关标准,完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落实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充分认识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加强公路工作。根据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制定了全面、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案,解决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根据建筑质量管理规定,制定建设规划,选择更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前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明确公路工程的施工内容,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3.3做好地质勘测

在开展施工之前,务必要对地质进行勘察,经过充分了解后对地质结构进行有效的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安全隐患的部位,并采取警告、加固、保护、拆除和关闭等措施,明确处理计划。并且,对地下设施现状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对设施基础档案资料进行完善,建立地下设施信息安全体系和长期监控机制。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对地质结构复杂区域进行二次前期勘察。

3.4增设公路排水机制

增加道路排水机制,防止公路水文变化引起的公路路面坍塌和暴雨引起的公路路面坍塌。公路排水机制分为地面排水工程和地下水排水工程两部分。地面排水工程是在地表设立排水沟并对公路路面进行合理的倾斜设计,防止雨水等水文条件对道路构筑造成破坏,提高路面稳定性。地下排水处理是指公路建设项目中安装暗沟和盲沟,确保地下水及时的排出路基土层,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保证了公路建设项目的正常使用。

3.5做好安全工作

处理公路路面塌陷问题的施工人员务必要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反光背心,为避免交通事故,不得随意穿越公路和施工现场打闹。必须在施工区域前后30米处安装警示标志,必须在施工区域放置安全围挡,并在夜间将警示灯放置在施工区域。如果是在雨季,务必要在雨前、雨中、雨后都要进行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井、坑、出现问题的路面周边要做好防护措施,同时还要设置警示牌或其他警示标志。为了防止下雨期间施工过程中出现触电事故,务必要对现场电器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装置是否灵敏进行严格的检查;在雷雨天气时,施工人员务必要立即停止作业并移至安全区域,以避免雷击。施工人员下井检查的时候,要提前将井盖打开通风,并采取措施清除井内的有害气体,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4结语

城市公路路面坍塌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又有共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着重提高路基质量是减少路面坍塌的关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重视质量控制,严格管理路基质量,减少道路坍塌事故的发生。务必要对公路路面塌陷带来的严重危害进行了解,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防止这种不良情况的发生,为安全稳定的中国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全面发挥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皓.北京应如何解决道路积水与路面塌陷的难题[J].科技潮,2014(09).

[2]吴先志.某软土地区路面塌陷事故分析及管道抢修[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8).

[3]杨彩侠.城市道路路面塌陷成因初探[J].山西建筑,2013(15).

[4]常银生,喻云龙.探地雷达在某基坑外路面塌陷应急检测中的应用[J].住宅科技,2011(S1).

[5]陈恭.公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地基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5(26).

[6]孔宇,余进海.浅析公路路基路面破坏的特征及形成原因[J].企业技术开发,2013(14):156+159.

[7]李志国.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常见病害及根本性预防措施[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1).

[8]贾峰.简析公路路基路面破坏特征及成因[J].城市建筑,2013(6):252.

论文作者:黄万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公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地基处理论文_黄万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