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一通三防全面提高矿井瓦斯治理水平论文_徐振波,曾繁荣

抓好一通三防全面提高矿井瓦斯治理水平论文_徐振波,曾繁荣

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通防工区 山东济宁 272072

摘要:根据某煤矿的“一通三防”实际和现状,提出从思想认识、建立管理体系、健全制度、监测监控、现场管理、投入等方面着手,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全面提高瓦斯治理水平,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关键词:一通三防;瓦斯治理;安全生产

某煤矿为现年产逾420万t的大型矿井,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等各项工作多年来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随着矿井生产布局的安排,采场发生变化,生产重心转移到更为延伸的十三、十五采区,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三、十五采区作为矿井新开拓采区,距离井口远,通风线路长、阻力大,通风管理困难,且煤层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多,瓦斯局部异常,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38%,煤层自然发火期短,仅为35-52d。这些都对矿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在扎实做好采掘、机电、运输、防治水等安全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一通三防”这个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牵住瓦斯治理这个“牛鼻子”,抓好监测监控,强化管理,加大投入,积极开展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全面提高瓦斯治理水平,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搞好瓦斯治理的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安全管理上,最大的隐患就是思想隐患。要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先进、科学、完整的安全理念,使这种安全理念支配他们的行动。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安全生产,瓦斯为天。作为煤矿企业,第一要务就是搞好安全生产,特别是抓好“一通三防”工作,强化瓦斯治理,提高瓦斯安全意识,杜绝瓦斯爆炸恶性事故的发生。全矿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消除各种模糊认识,充分认识到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每月召开由矿领导牵头,总工程师主持的通防例会,总结通防月度计划完成情况,分析通防工作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到井下各区队和生产科室,并进行贯彻落实。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搞好瓦斯治理工作的保证

矿认真落实以矿长为第一责任者的“一通三防”管理责任制,逐步形成了“两条线”管理格局,有效地保证了瓦斯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由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组织、协调通防技术管理工作;通防科负责全矿“一通三防”技术业务管理工作,通防工区作为“一通三防”专职工区,负责全矿的具体通防业务工作;各工区抓好本单位业务分工范围内的“一通三防”工作,全矿形成了从总工程师、业务部门负责人到生产区队的技术管理一条线。二是建立以安监处通防科为主的“一通三防”监督检查体系。由安监处通防科负责“一通三防”的专项监督检查,安监员负责责任范围内“一通三防”安全检查工作,并对放炮、瓦斯检查、煤尘防治、监测设备的使用、防灭火工作等实施重点检查,形成了安监处通防科长到安监员的“一通三防”监督检查一条线。

三、健全完善通防管理制度和各项岗位责任制

“一通三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光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工区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必须以制度为保障,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为进一步明确通防责任,理顺工作关系,矿先后制定出台了16项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通防管理制度和39项通防岗位责任制。对照有关规定,建立了通防各岗位责任制。主要有:《瓦斯检查工岗位责任制》、《安全监测工岗位责任制》、《局部通风工岗位责任制》、《通防仪器维修工岗位责任制》、《防尘工岗位责任制》、《兼职瓦斯检查员岗位责任制》等,这些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对规范职工的正规操作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加强监测监控是搞好瓦斯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治理瓦斯上,深刻认识到技术装备上的不到位,传统防范事故手段的落后是事故的一个致命原因。为此,经过考察调研论证后,于2013年安设了KJ-95N型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24h不间断地对井下各作业地点瓦斯进行远程监控。2015年6月,完成了KJ-95N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目前,矿井所有的采掘工作面均装备了甲烷传感器,对所有局部通风机均安设了开停传感器,并安设了风量、负压、风门开关等传感器,为及时全面的了解井下各地点瓦斯浓度、风机运转等情况提供了可靠依据。充分利用局域网,在矿长、生产各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通防科、调度室、通防工区安装了监测终端,实现了安全信息的准确、快速传递。为保证安全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矿成立了安全监测部门,隶属于通防科,并配备干部及专职维修人员20人,负责整个系统的维修和检查,保证了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强化现场管理是搞好瓦斯治理工作的关键

全矿上下牢固树立“通防无小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意识,自觉把抓好井下现场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重心,狠反通防“三违”行为。矿专门出台和实施了《“一通三防”强化管理的暂行规定》。对用风地点风量不够、通防设施不齐全可靠、巷道贯通通风管理失控、密闭失修漏风、综合防尘措施执行不力等隐患从严查处,严格考核;对随意打开两道风门造成风流短路、瓦斯假检、漏检、迎头无风、微风作业、破坏通防设施或仪器、瓦斯积聚不及时汇报、瓦斯超限作业、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等严重“三违”行为,一经发现,从严从重处罚,同时将连带处罚单位一把手和生产副区长。

根据现场瓦斯涌出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瓦斯治理措施,实现了各作业地点的瓦斯超前预测预防,杜绝了瓦斯事故。严格规程措施的管理实施,对瓦斯涌出异常的每一个采掘工作地点,根据现场的瓦斯预测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通防安全措施,并且由通防科对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措施在现场得到落实。落实现场盯岗制度,凡是井下瓦斯涌出异常地点,都安排通防专业人员三班进行盯岗,现场交接班。坚持通防科、工区管理人员、瓦斯监测员24h值班制度,使现场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严格执行规程规定,全矿有关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放炮员、流动电钳工下井均按要求配备和使用了甲烷氧气两用仪;瓦斯巡回检查员配备了智能巡检仪,杜绝了漏检、假检;掘进头、炮采面配备放炮智能管理系统,用于提醒监督放炮过程中的通防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束管监测和安全监控的基础上,对井下作业地点每班巡回检查,真正实现了人机管理相结合。对安监员配备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实行瓦检牌板签字制度,对瓦检牌上的数据实时监督,有效的杜绝了假检、漏检现象发生。

六、加大“一通三防”的投入

近年来,先后购进了80台瓦斯断电报警仪、10台吊挂式瓦斯报警仪、530台甲烷氧气两用仪、60台光学瓦检仪、5000多支气体监测管、2台精密天平、12台粉尘测定仪以及装备了束管监测系统,并于2013年6月份安装了KJ-95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立了人防与机防双重灾害防治体系。依靠这批先进的“硬件”,矿井在预防和处理瓦斯、火灾、煤尘等重大灾害方面的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地提高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通三防”工作必须突出抓好重点,着力解决关键技术、关键工程、关键装备,并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全面提高。“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各专业、各部门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

参考文献:

[1]刘震,李增华,杨永良,等.近距离突出煤层群上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7):49-53.

[2]程远平,俞启香.中国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24(4):383-390.

[3]谢生荣,武华太,赵耀江,等.高瓦斯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26(2):173-178.

论文作者:徐振波,曾繁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抓好一通三防全面提高矿井瓦斯治理水平论文_徐振波,曾繁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