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已经处于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迅猛的一个阶段,这不仅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促进,同时对于公路的建设者要求也在不断增高。这要求我们在建设公路的时候,要做好关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我们只有加强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
关键词: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一、公路养护安全施工的影响因素
1、交通自身
公路上车辆自身的质量、载重情况、行驶速度、以及驾驶人员自身的素质与整个交通情况关系密切,与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密不可分。
2、出行气候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省市不同地区高速公路所面临的天气情况迥乎不同。雨雪雾冰、风沙侵蚀、暴晒潮湿等天气情况对于路面质量提出重大的考验;在如面临较差的天气状况时也易诱发疲劳作业,进而增加养护人员的安全隐患。
3、人的问题
公路养护作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偏低,操作技能不娴熟,且大多数用工没有接受公路养护工的职业资格培训。特别是临时工人和季节性用工,其工人主要来自公路沿线农村的闲散劳动力,组织纪律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差,往往只是经过简单的培训或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对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操作把握不足,导致养护作业时主体安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例如快速行车时,驾驶员因长时间行车导致视力下降,视野变得狭窄,因而增加了养护工人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驾驶员的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章超车、酒后驾车等行为更会对正在作业中的养护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
4、管理的问题
随着安全生产管理日益被重视,公路养护单位也经常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教育,但是仅限于基础干部、班组长的培训,对于基层作业人员,特别是道班作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的机会较少。未能做到将安全生产管理落到一线工作人员身上,安全生产管理存在断链,安全生产管理仍处在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的过渡阶段。
公路养护作业远离市区,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也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监管工作量大、难度大、落实复杂。
5、施工事故
目前常见的施工事故有:高空坠物、现场崩塌、触电身亡、中毒身亡、以及粉尘吸入过多引起的矽肺等等。这就要求施工需要科学的组织管理,从施工材料的准备到工作人员进场,从对现场布置维护到组织交通维护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序认真的开展。确保万无一失、避免疏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负责,将危险降到最低。
二、针对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1、健全公路养护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公路养护作业数量大、周期长、参与人数众多、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安全生产的难度很大,通过对公路养护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责任到人,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保证安全生产能够层层有效传递,不断细化、量化标准,对于提高公路养护作业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公路养护安全责任制度主要包括:单位(企业)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其他副职的安全责任,工区主任(项目负责人)的安全责任,生产、技术、材料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道班长的安全责任人制度,养护工作具体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度。制定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检查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养护作业安全工作考核,并对结果进行记录留存。
明确公路养护作业各项工作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由技术人员组织道班长、养护工进行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不定期举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考试,督促每一位参与者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不同工区(项目)规模或者产值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并辅助一定数量的兼职安全人员,提高安全生产管理。
2、落实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
针对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护工作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规章、本单位(本工区、本道班)工作岗位职责、事故处理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加强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护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别是一线养护作业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加强一线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业务技能水平。采取自培、外培等多种培训方式,加大安全生产考核力度,使养护作业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完善安全作业计划制度
安全作业计划制度的范围指涉及公路养护作业中的改进劳动条件、防止事故发生、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建立预防养护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的各项预防措施,包括防护装置、信号装置、警示装置等。改善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预防职业病和改善工作卫生环境,主要包括防尘、防毒、防噪、降温防暑等措施。建设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所必需的一切设施,包括厨房、更衣室、休息室、淋浴室、消毒室、厕所等生活设施。
4、安全检查和监督制度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检查是改善劳动条件、清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及时排除风险,保证安全生产。安全检查可以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定期安全检查、日常巡回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等。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检查后应编写记录报告并做好存档复查。
针对安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整改的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将问题落实,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制人,落实整改日期,在未消除问题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5、重视材料安全管理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地和储存点,要严禁烟火,要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种的一切隐患。检查设备需要动用明火时,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领导批准,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有毒有害作业点,应进行技术改造或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按规定发放保健食品补贴,提高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6、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继续加强机械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适时更新养护机械设备,引进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方法提高公路养护效率。同时避免盲目配置机械设备。
各种机械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或带病运行,应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和改造。养护生产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养护施工规范,确保作业质量和安全生产。养护生产机械、设备应喷涂工程黄予以警示,还需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7、做好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能将公路工作人员从一个被动保护的局面转变思想变为主动自保。如对管理人员,需重点讲述养护施工中存在的隐患、他所承担的自身的安全职责、以及各级确立的安全目标等。通过此举来加大安全法制教育力度,提高公路人员相关意识,使之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标准。
结束语
随着公路工程的不断投入使用,对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也已经成为了热门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其次也要建立健康安全的生产管理结构,从各个方面,保障施工人员在工作时候的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浅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控制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6):39-40.
[2]谢漫涛.关于加强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思考[J].建筑知识,2017,37(22):106-107.
论文作者:包笑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作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公路论文; 人员论文; 制度论文; 责任论文;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