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陈晓晖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陈晓晖

江苏泰滨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水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建设水利工程能极大地促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的时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有新的要求,混凝土裂缝防止和处理的相关技术是水利从业者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水利工程长期处于各种复杂的运行环境下,混凝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开裂,而裂缝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加速内部钢筋的锈蚀,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性降低,最终威胁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预防对策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水利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建设,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原材料,承载着整个水利工程的主体。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是一种硬性的建筑材料,一旦受到物理变化或者自然变化就会产生变形或者裂缝。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

混凝土质量优良,性能稳定,成本低廉,被广泛用于各种修理工程。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做好混凝土浇注维护工作,对提高维修工程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一般来说,修理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和施工工程有差异,修理混凝土需要高强度,必须具有耐腐蚀性、抗风性和不渗透性。

水资源建设取决于降水、气温等因素和季节因素,所以有时可能导致混凝土工程没有办法开展。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较而言施工时间长,整个工程会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材料,所以将相关管理工作以及施工技术充分做到位非常重要。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和其他工程相比非常负载,通常情况要依照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出现裂缝问题。

2.产生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

2.1混凝土的配制比例不严谨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裂缝程度也会是受到混凝土配制比例的影响导致的问题,施工人员如果不按照严格的配制比例科学合理的配制混凝土,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因为质量问题而出现裂缝。例如混凝土配制比例过程中水泥用量过多、水泥含沙率过高、水灰比例不合理、砂石比例过大等诸多问题都会直接导致混凝土骨料配制不能满足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要求。所以施工人员如果不能把控好每一项材料的比例,就会使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下降,产生裂缝等诸多问题。

2.2材料的质量不达标

混凝土施工对于材料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但是往往会因为忽视了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后期出现裂缝等问题,对于水利工程造成很大的威胁。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等,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其中的材料有一项不达标都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后期的抗拉力和承重力降低。例如水泥的强度不够、水泥受潮或者过期,或在搅拌中水灰的比例过大,水泥含沙量较高,外加剂的添加量不充足或者不恰当都是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受到影响,导致后期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出现裂缝现象。材料的不合格直接造成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抗拉程度以及收缩力出现差异,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

2.3施工中没有严格把控

施工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是导致混凝土后续裂缝的最常见因素。施工中不按照规范进行洒水,导致混凝土没有凝结之前水分蒸发,或者搅拌不均匀导致水泥出现疙瘩状态。这些状态都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中模板的作用很重要,但是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修葺,导致模板构造不强档,混凝土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拆模时间过早也是造成后期混凝土裂缝的因素。混凝土施工的工序比较繁琐,需要搅拌、运输、浇灌、振实一系列操作,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现缺陷或者操作失误。否则混凝土开裂现象就很容易出现,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3.1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①在选择水泥时,一定要注意现在市场上有多种品种、标号的水泥材料,一定选择适合其施工方案所需的施工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标号高的水泥。②在选择细骨砂时,杂质含量、细骨沙质量以及强度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条件。③在选择沙子时要选择含泥量低、有害物质较少的沙子,这样才能够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保障。④选择粗骨料时需考虑含泥量、粒径、颗粒含量、类别以及质地等。⑤受力部位的石子一定要避免使用白云石、石灰石等煅烧过的石子,同时选择的石子直径要保持在2cm左右。⑥在选择外加剂时,要严格检查其性能、质量、生产厂家以及合格证书等,在制作混凝土时添加外加剂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够加快固化速度,对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选择外加剂时,外加剂是否适合水泥的需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在为水利工程选择混凝土时,粉煤灰是特别好的一种外加剂,它除了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之外,对降低水热化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3.2对混凝土凝固以及浇筑过程中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温度的变化也是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温度的变化。首先,在选择水泥时,可以选择水热化反应没那么强烈的水泥材料。之后,要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施工的季节,合理地修改混凝土的温度要求,比如,当夏天的温度过高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降温以及修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工作。最大程度避免因为混凝土里面的水分挥发致使其本身内部结构温度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会导致裂缝的出现,温度变低能够有效避免给混凝土造成的不良影响。

并且,对于在浇筑混凝土时,如果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要适当地在施工现场加入一些冰块等方法来降低施工现场的温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选择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浇筑工艺。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为了增大混凝土浇筑的面积,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热量的散播速度。同时,直接在混凝土中加入冰水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的缓解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缓解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进而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

3.3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比

在配比材料制成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原材料的特点制出的混凝土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的使用量。除此之外,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控制砂率水胶比。此外,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高粉煤灰,并且要按一定的标准严格把控加入高粉煤灰的量,为得到高质量的混凝土提供一份保障,从而使其达到设计的要求。与此同时,高强度、低热度等都是混凝土的特点,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配制混凝土时可以适当结合其优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计量的准确性,使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为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问题是较复杂又具多向性的问题,需要我们从设计阶段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把控到位、运管期按规定运行,降低裂缝的产生,发生了裂缝使危害降到最低。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认识,将更好的理论和处理技术运用于其中,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魏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236-237.

[2]尹洪雨.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09):95-96.

论文作者:陈晓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陈晓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